哈利波特英语晨读(二年级的女儿可以读原版哈利波特)(1)

1、

从开始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毕业,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在班上数一数二,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英语并没有学好。十几年下来,虽然花了很多心思学习英语,但严格说来,我的听说读写没有一样是完全过关的。

对于女儿的英语学习,我决心打一个翻身仗。

我的坐标是魔都,虽然本来就觉得,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才是重中之重。但当我翻看女儿的英语课本,我还是惊讶的发现,现在的英语教材和二十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还是呆板的以背单词、学句型为主。

女儿也没有上过英语培训班,因为我觉得性价比太低。动辄上万的培训费,大多是跟着外教复述一些单词句子、唱唱儿歌。我不认为这样松散的教学方式,会让孩子的英语水平有本质的提高。

我想回归语言学习的本质,采用科学的方法、有体系的带领女儿学习英语。对,就是亲子启蒙。

女儿现在七岁半,二年级,累计读了上千本的英文绘本和初中章书,现在已经开始看《哈利波特》和其他的儿童小说;女儿口音地道,喜欢用英文交流和表达自己,爱看小马宝莉、神奇校车、还有BBC的一些关于动物的纪录片;因为很喜欢《神奇树屋》,还续写了一些神奇树屋的故事。

2、

说说我们的启蒙历程。

女儿英语启蒙不算早。中班,四岁的时候正式开始。

第一阶段,我们主要目标是通过动画音频等做大量的听力输入,创造原版的环境。

为了适应女儿的需要,我们停了有线电视,准备了很多可以在电视上播放的、适合她这个年龄的原版动画片,还有电影和动画片转换的音频,以及儿童歌曲。

当时我们家规定,想要看电视就只有英文的,不想看可以不看,但喜欢看也不能无限制的看,每天只有15至20分钟。

女儿当时很迷恋电视,但没有中文节目可看,只好看英文的。我们的英文动画片之旅从小猪佩奇开始,女儿很快就被这只粉红色的小猪吸引,不在意播放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了,每天都要催着才把电视关掉。

以听力为主的输入大概持续了一年,觉得女儿有了一定的听力词汇积累,我带着女儿学习了phonics和常用词,作为听力与阅读的过渡。之后就开始了第二阶段分级读物的阅读。

不得不承认国外的分级阅读做的实在是好,不管从什么年龄段开始,都有可以让孩子拾级而上、阅读水平循序渐进的台阶和空间。可以选择的分级读物非常多,我们当时选的是step into reading,reading a to z和海尼曼分级读物,选择标准主要还是以趣味性为主。

随着孩子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慢慢的,我们加入了很多原版绘本,睡前亲子时间改为英语故事,有时我读,有时她读。

一开始,女儿对于全英文的读物有点抗拒,本着内容为王的原则,我费尽心思找符合她阅读水平的、她可能感兴趣的优秀绘本,诱导她参与和表演。

不出所料的,女儿很自然的被那些经典的精致的优美的故事内容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踏上了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的道路。

相应的,妈妈也就退居二线,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资源提供者。

女儿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喜欢用英语交流和表达自己。英语几乎已经完全变成了她的娱乐和放松时间。看着女儿捧着原版小说津津有味的阅读,或者和我讨价还价,问电视能不能多看几分钟的时候,我知道,女儿的英语启蒙成功了。

3、

如果回顾一下,女儿的英语启蒙我到底作对了什么?

我想最重要的是,在方向和方法这两个方面充分的准备。上面分享的具体的学习细节,其实只是服务总体目标、和建立在认知和方法论上面的具体的模块。

一个好的英语学习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长对英语学习有科学的认知,可以把握整体的方向;

(二)是家长对学习过程有具体的规划,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拾级而上的完整的体系,以及和孩子能力匹配的优质的学习资源;

(三)是可以调动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快乐;

(四)是可以增加孩子的见识和思考,学习一些好的思维习惯。

先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英语说到底,和语文一样,就是一门工具,是一门工作、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工具。英语的独特在于全球通用。流利的使用英语,就意味着孩子有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也得到了获取这个世界上最先进资源的工具。

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英语而学习英语,语言要放进文化背景,才具有意义。学习英语绝不仅仅意味着孤立的学习词汇和语法,更重要的,是打开视野、丰富认知,学习另一种语言所记录的知识、思想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孩子天性好奇,向往美好的事物。国外新奇的文化、精美的经典绘本、海量的分级阅读资源正好可以和孩子的天性和成长阶段相匹配。

当遇到有趣的知识和故事内容,或者有了相应的需要交流的环境,孩子自然就会被吸引,产生学习和表达的冲动。

家长要做的,就是不断提供优质的资源,以内容吸引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沉浸其中的乐趣和满足感,这样孩子自然会对学习英语充满动力。

第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我们一般会用听说读写来衡量一个人的英语能力。可能是因为自己深受哑巴英语之苦,现在很多家长都特别重视孩子的说。很多教育机构也都把孩子能和和外教开口说英文当做教学成功的标准。

但实际上,英语和中文一样,孩子一开始要有一个浸润式的语言环境,当语言和信息的输入足够大以后,会自然有一个输出的过程,也就是先要着重发展听和读的能力,再着重发展说和写的能力。

这就是听力先行,听读先行的原则。

而在听和读的关系上,也是要先进行听的输入,在有一定的听力词汇积累的基础上,再使用phonics和常用词作为听力与阅读的过渡。

而阅读方面,我们是从最简单的分级读物开始,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然后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再慢慢过渡至难度较大的绘本和章节书。

听和读是贯穿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活动,听和读的学习就是信息输入的过程,积累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孩子会自然的产生说和写的需求,会自动产生表达的冲动,并从自己积累的信息中,寻找相匹配的内容来完成表达和输出的过程。

英语学习不只是说说唱唱,而是听说读写能力––甚至是思维习惯的全面培养。学习开始的时机、各个阶段优先级的设定、学习内容的安排、虚构与非虚构阅读材料的分配、相应的资源的配套,都是严谨的学问。

4、

女儿现在二年级,虽说之前的铺垫让她在英语学习上有了比较高的起点,但实际上,文化和语言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快乐的,也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到了较高年级的时候,肯定也需要针对精读、写作描写和对话陈述做加强训练。

所以,我并不是完全否定机构的作用。只是在特定的时期,也许家长可以考虑性价比更高、更有效率的英语教育方式。或者,在孩子参加培训的同时,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长期的、有体系的规划。

现在女儿的英语学习完全是自主的、快乐的,她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奇的、充满乐趣的天地。通过英语的学习,她大大扩展了自己的世界。

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