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1)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是2009年串红的网络语,有些人很奇怪,这句毫无特色的家常话怎么就能火呢?何况贾君鹏也不是什么名人啊!

其实,这对60后、70后农村长大的孩子是一个很动人但久违了的场景,放学后经常是小伙伴们玩跳绳、弹弓等游戏昏天黑地之时,这时妈妈喊各自孩子名字回家吃饭的声音在村头此起彼伏地响起,于是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做鸟兽状散去。

巧的是,妈妈黄昏时喊孩子回家吃饭,正是对“名”字的形象再现。名,在甲骨文里的写法是左边“口”右边“夕”,金文将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口为叫喊,夕为黄昏,所以名的本义当为日落天黑时,父母召唤孩子回家。所以无论是“贾君鹏”还是“张三李四”,这个勾起一代人温馨回忆的帖子火起来就不足为怪了。可见“名”的力量!

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2)

名,是一个人的标签,是区别于他人的符号。《说文解字》认为 “名”的意思是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现在只要陌生人相见,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会报上姓氏大名。

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3)

无论雅俗贵贱,每个人都会有名。在古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在口头上的称呼叫作“名”,有如今日之“小名”与“昵称”,用于日常非正式社交场合,为贱称; 子女成年后为其设计的书面称呼叫“字”,用于正式场合。“字”和“名”的意思相近,是自己“名”的注解补充或说明。比如屈平,字为原,平和原意义相同;孟轲,字子舆,轲和舆都是车的意思。古人名和字分开用,今人化繁为简,姓名或名都统称 “名字”,从这点看,古人似乎比今人更讲究、更精致。

今人虽然没有“字”,但有网名、用户名、英文名、化名,名堂一点也不比“字”少。“极品人渣”“卖血来上网”古人能想象得出这么奇葩的名字?

名,可以作名词,如名号、名义、名册、名录、名片等;可以作动词,有说出、命名之意,如莫名其妙、不可名状,“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也可以作形容词,表示有名的、出名的,如名医、名著、名画等;还能作量词:一名工人、考试得了第一名等。

天地万物皆有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因为有了名字,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然对名字格外在意。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字是一个人形象、素质、品味的折射。一个诗书礼仪、世代簪缨之家是不可能相中于狗剩、驴蛋儿之类的贱名的,只有黛玉、宝钗、惜春这些充满书卷气的名字才能和身份相得益彰。

好名相伴一生。但我也见过一些雷人的名字,如朱轶群、史珍香、范统等,读之不免捧腹。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响亮、不够寓意,于是就有了笔名、艺名。在中学时没少背诵“巴金的原名是李芾甘,茅盾的原名是沈德鸿、老舍的原名是舒舍予。”真是奇怪了,既然人家的笔名很有名,老师何苦非要我们知道他的原名呢?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还有一名家,以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代表人物一个是爱与庄子抬杠的惠施,一个是以诡辩“白马非马”的公孙龙。名家的诡辩经常搞得我一头雾水,但惠施和公孙龙的鼎鼎大名却让我铭记在心。

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4)

和公孙龙一样,有些名字已经成为典故,成为一种符号,一见其名,便知其事。比如西施、潘安、叶公、伯牙、徐娘、江淹、柳下惠。我们单位也有一奇葩男,只要一说他的名字,大家立刻能会心一笑。遗憾的是圈子太小,知名度不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名的最高境界,就是名扬千古,名垂青史。出名的缘由,有人以外貌、有人以文章、有人有节操、有人以贪婪、有人以昏聩。所谓不能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

谁都希望名声在外、名扬天下、名垂千古,可惜的是在名缰利锁的诱惑下,名不副实之人太多,实至名归之人太少;专注于名气、名利的太多,而注重名声、名节的太少。

我只是一名不见经传的草民,拥有一个普通的名字,但对“名”也是心向往之,喜欢读点文学名著,逛点名胜古迹,尝点名店小吃,盼与名家交游、得名师指点,还有些名士做派。对穿名牌、买名车、住名宅之事,则心无艳羡,正好力也不足,乐得自在!

100个最有趣的汉字(你熟悉的汉字原来这么有趣)(5)

我是“雪飞扬的读写世界”,若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