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武汉发布通告关闭了离汉通道,如今已过去1个多月。
这30多天里,多数人都处在近乎饱和的情感密度当中,时而低落,时而天晴;时而忧心、时而笃定;时而祈祷,时而感动;时而疑惑,时而清醒。
武汉保卫战,付出的代价是全社会的痛,痛过之后,终需坚强,终需记取。
疫情是面镜子,照尽了美与丑,也照出了真与谬。
这30多天里发生了太多事,从这些事中,我们梳理总结出了10个常识。这10个常识,照到日用而不察的谬误所在之处,也散发着醒目的“理性之光”。
常识1:自然有很强“报复力”,保护生态也是自我保护
▲图片来源:新京报
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的来源仍未完全明晰,溯源还在持续。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15日表示,通过对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样本比对,提示此次疫情可能与野生动物交易有关。而此前,华南农业大学通过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组样品,发现穿山甲病毒序列与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达99%。
大概率,与埃博拉、SARS一样,又是“野味”惹的祸。
在某些人饮食观念里,吃野味有着浓厚的“征服自然”的意象,这不仅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集中体现,也将人类推入风险之境。没有哪种野生动物是天生的“食材”,它们处在各自的食物链中,亿万年来共同维持着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固然可以骄傲地“能吃一切”,但不得不承认,自然也有很强的“报复能力”。
尤其是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病毒,在那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世界里,它们时刻进行着高速的复制、变异和进化,而靶子没准就是人类。
所以,最好的自我保全,就是敬畏自然,包括拒绝野味。无知无畏带来的代价太沉重,任何人都承受不起。
常识2:法治是准绳,在抗疫方面亦不例外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疫情就是集结号,全国上下的抗疫总动员也迅即开启。防疫需要绷紧弦,而很多基层区域的“硬核防疫”景象,也对此要求做了呼应。
无论是循环播放的“土味大喇叭”,还是村口劝返走亲戚的“铁面老大爷”,或是那些光怪陆离的“硬核”条幅……都在加固着社区或村组的战疫防线。
但“硬核”防疫也需有度,不能变成“硬来、胡来”。而拿捏好分寸的关键,就在于对表法治要求。
毕竟,防疫分寸若没把握好,很可能就滑向过度防控、肆意侵权一端。
起初,面对部分村庄封路、断路的行为,一些人说:“没问题,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办法。” 后来,武汉返乡人员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在网络大肆传播,一些人说:“不算错,个人隐私要让位于公共利益。”接着,出现了一家三口因打麻将被掀桌、农村老汉出门解手没戴口罩被强制隔离……不知道,这些人还能怎么说?
恪守法治,敬畏权利,与抗疫要求本并行不悖,这点应被重申。
事实上,从中央到有关部委一直都在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依法防疫。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严守法治底线。若以疫情为由过度侵犯个体权利,很容易滑向疫情防控的反面。
常识3:战场并非秀场,“实事求是”是“金线”原则
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的一次“突击考核”。淘尽黄沙始见金。在这张答卷上,是否能做到“守土尽责”,现实会给出答案——在病毒面前,任何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都是“无效药物”,还会产生副作用。回归“实事求是”,是唯一的解决路径。
在这战“疫”的三十天里,众多干部都是“逆行而上”“‘疫’无反顾”,投身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的还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
就在前些天,一张疫情期间因公殉职人数统计图广为流传。据统计,截止到2月9日,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这些殉职者都值得敬重。
也不必讳认,不少平时“摸鱼”的干部现了原形。黄冈卫健委主任对市内病例数、床位数、检测能力“一问三不知”;张家界疾控中心一科长临阵脱逃,带着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哈尔滨市香坊区区长、五常市市长被通报后防控仍不力。还有些地方,在“战时状态”下,还在搞那些拍照、填表、迎检的形式主义“老三样”。
很难否认,这场疫情从最开始就有某种“官僚主义”的“助攻”,从“处理8名‘造谣’医生”到“人传人”结论的拖延,或多或少都沿袭了某些惯性做派。不回避问题,来一场完完整整的复盘,堵住所有漏洞,我们才不至于“疫情散去,一切如旧”。
疫情之下,容不下半点虚假,信息公开、实事求是应是我们该汲取的最重要的教训。
常识4:医患不可对立,而是相互依存
这三十天里,“抗疫主题剧集”中,有太多超越鸡汤又打动人心的“镜头”。而给人们最多感动的,恐怕就是千里驰援的“白衣战士”。
从1月19日第一支医疗队支援武汉,到2月19日全国已经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与死神赛跑,与病毒“读秒”。
连轴转时,他们有的累瘫在地上;防护物资短缺时,他们防护服一穿就是一整天,为了少上厕所,有的戴上了尿不湿工作。从那摁满手印的“请战书”到被护目镜、口罩压出勒痕的脸;从隔窗与亲人的凝望到那些令人揪心的诗句——我们感念于这些“生命卫士”的守护,也当惭愧之前对他们的种种误解。
在危急关头冲向最危险的地方,是为了完成KPI还是为了荣誉?是为了那几千块钱补贴还是为了今后去景点免票?
都不是,毕竟天平的一端是随时可能发生的感染。若不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悲悯以及对职业精神的捍卫,我们很难解释这样的千里奔袭。
这番景象,让那些用医闹制造出“医患紧张”局面和“医患对立”景象的行为愈显卑劣,让曾经的伤医行为更显残忍。
医患不可对立,而是相互依存。保护医护人员,也是保护我们自己——TA们不只是我们的“同袍”,更是我们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这些医护人员用“负重前行”托起了我们的“岁月静好”,我们该用善待去回应善举。而医患互信,也该是由此结出的“善之果”。
常识5. 科学研究要 “求真”,也要 “向善”
▲武汉病毒研究所。图/新京报网
疫情防控,需要科研“攻关”。无论是疾控还是病毒研究院所,在此次战疫中都被寄予了厚望。
事实上,这些机构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拿武汉病毒所为例,早在1月2日,该所就获得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的序列。1月5日,该新型冠状病毒被成功分离。1月11日,武汉病毒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和发布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但这些进展跟许多人期许的局面难言“同频”。在舆论场中,有些人秉持结果导向,将疫情快速扩散与科研行为产生关联解读,有些阴谋论也附着其上。
这其中的谣言当然要被击破,公众寓于有些期冀性话语中的期许,也该被看到——科学结论的确要审慎,但公众也希望,涉及疫情的科研不是真空的研究,而是能与民众健康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紧密嵌合,让科研与决策接驳得更顺畅,让那些实时研究成果能快速带动必要的预警与防范。
这里面,科研的审慎性与重大疫情防控的“最坏预设”“安全冗余”要求存在某种冲突,这也需要科研人员能更多地“瞻前”而不只是“顾后”,让科研成果“求真”也“向善”,助推公共危机的预防跟解决。
1月29日科技部发布《通知》提出,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疫情防控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常识6. 公益慈善事业,“善作”才能“善成”
在疫情暴发初期,武汉众多医院急缺防护用品的求助信屡屡刷屏。与此同时,大批捐赠物资在仓库爆仓、物资流向公示表纰漏频现,将当地红十字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里面,捐赠物资统一归口本意是为了提高救援效率,但在抗疫物资调度分配已被疫情切到“特殊时期”的背景下,也该相信和善用社会力量。
此次抗疫物资调配从起初的混乱不堪到调整后的有条不紊,个中经验教训对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运作也不乏启示:经过这次疫情,公益行业要进行一场从理念到方法的变革。
理念上,要放弃官僚作风和本位思想,回归慈善扶弱济困的初心,在疫情发生时,以开放的心态及时引入社会力量;方法上,不妨引入更透明更高效的智能化物资存储、分配系统。事实上,1月31日起,社会力量协助武汉红十字会进行物流管理后,效率极大提高。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的当下,那种填表、盖章、排队分物资的方法是时候更新了。
常识7. 社会需要守望相助,而非“丛林法则”
▲图/新京报网
近些年,在舆论场中,借着职场宫心计与“你弱你有理”等流行语的反向暗示下,“强者生存,赢者通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
在“丛林法则”视角的解读下,同事总是阴暗的,闺蜜总是心机的,善良总是虚伪的,人与人之间是疏离的。这番解读,不止适用于人与人,还适用于国跟国。
但这次的疫情之下,让我们看到了共情、善意、互助的力量。
人与人之间,未必需要那么多的“零和博弈”。没有人是“原子化”的存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你我相关。当危机来临之时,正是社会成员间的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才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全球采购口罩的华人华侨,奔波在武汉街头接送患者的摆渡人;事无巨细统计各家需求的“买菜群主”, “邻居”日本援助物资上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寿光汶川送去的蔬菜,节省了一辈子的老人倾囊捐赠;哪怕只是同事送来的一盒口罩、我们对武汉亲友的几句挂念……这些感情和付出背后,自发自觉而又同心同德,没有什么虚伪造作。
用阳光的而非阴暗的、合作的而非竞争的“共同体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会离文明更近。
常识8. “让市场归市场”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矛盾
随着疫情向好,眼下很多地方都开启了“科学防控疫情”“推动复工复产”两条线作战。
复工复产,是为了给抗疫“输血”,也是让社会回归正常态的前提。但疫情对很多中小微企业来说,“黑天鹅”般负面影响难以抹去。对它们的精准纾困,也该纳入抗疫序列。
“北京十六条”、“苏州十条”……几乎各地前不久都推出了“援企稳岗”的系列举措,积极为企业降税减费免租。国务院也送上高速免费、减免社保、公积金缓交等重磅“干货大礼包”,解了不少企业的燃眉之急。共渡难关,必然需要政府让利为企业加持。
共渡难关,还需要公共服务做加法以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就眼下看,北京、杭州、义乌等城市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如包车、专列、定制公交等服务措施,解决员工的返程和通勤,就不啻为服务型政府的具体实践,也契合善治期许。
但也要看到,仍有些地方对企业复工“人为设障”。这边厢“过河拆桥”,要求企业备足口罩再开工,转头低价征用了企业千辛万苦凑的口罩;那边厢“表格大赛”,要求企业开工先准备21份材料。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时常微妙,往前一步是干预,往后一步是放任,需要根据实际把握好边界,寻求“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的平衡。在这方面,“让市场归市场”跟“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矛盾,这些年来的简政放权成效也不该被非常时期“走回头路”给消减。
常识9.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
▲图/新京报网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孩子拥有了“加长版”寒假。“四目相对”的孩子和家长,恐怕已经许久没有这么“扎实”地相互陪伴了。
如何在家学习,成了许多家庭的头号难题。当惯了“甩手掌柜”的家长和习惯了老师“手把手”教学的孩子,一时乱了阵脚。
“上网课”纵然是种解决方法,但结果是状况百出,老师、家长、学生都不堪其重,去看看惨淡的“钉钉”评分就能了解一二。
家长的焦虑不难理解,但比起饥不择食,甚至不顾危险报名“线下培训班”,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真正在这个漫长的寒假自我成长。
一方面,和孩子一同关注疫情和新闻,让孩子了解“窗外事”,正如那句话所说:“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不能只安放没有思想的头颅”;另一方面,利用这个难得的“窗口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科学安排时间,梳理日常来不及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思考、利用网络去查漏补缺。
在这个知识急速迭代的社会,如何学习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句话既送给孩子们,也送给成年人。正如那个在方舱医院里静静读书的男子,我们总是抱怨日夜奔波,但当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时,能否通过学习、阅读、思考,去理一理被琐碎日常填满的混沌头脑,去学一项一直来不及学的本领,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常识10. 每个人都在向死而生,自我珍重也敬畏他者
大约有许多人都像我一样,清早起来刷过新闻之后,站在窗前看看空旷的城市,怀念着岁月静好时楼下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一场疫情,许多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甚至是家庭。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部血和泪交织的悲剧。刘智明、李文亮、柳帆、常凯、段正澄……每每看到这些名字都叫人心痛。
“文学写了上千年,其实作的就是一篇文章:生离死别”。疫情是一堂生动的“死亡教育”,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向死而生的数十年光景里,究竟该过怎样的生活?善待自己、珍惜生命、关爱家人,恐怕是我们得到的最直接的答案。
但正是这种对自我生命的珍重,也提醒我们,同样去敬畏他者的生命。那些充斥于网络的谩骂和恶评,那些宣扬搏命工作的毒鸡汤,那些安全检查时的疏忽大意,那些隐匿于家庭和校园的暴力……其实与病毒无异,都不知不觉间侵蚀着他者的生命。
自我珍重也敬畏他者,认真工作也快乐生活,这该是“生活信条”。
最后,我愿意用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
□孟然(新京报评论员)
编辑:佘宗明 王言虎 校对:吴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