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施云)“前两年,大桥漫山遍野的玛卡种植,让我们伤透了心,2万元1斤的玛卡种子买来,种出来仅卖出了蔓菁价,不仅浪费了土地,还挫伤了老百姓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在会泽县大桥乡磨盘卡村,已从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多年的老党员庄柱兰在接受采访时说起这中药材种植,这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似的。“不过,那一页总算翻过去了,现在大家的积极性又上来了,因为大家再也不跟风似的种了,而是按照订单有计划地种植。有了制药厂家最低保护价收购这颗‘定心丸’,咱老百姓种植中药材再也不用担心挣不到钱了。”

会泽矿山二级水库最新消息(会泽大桥乡自然)(1)

今年试种的续断大获成功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桥乡党委要求各村党员干部要在发展农村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已从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多年的老党员,庄柱兰甩开膀子说干就干,在磨盘卡村注册成立了会泽镇旭种植有限公司。同时,她还组建了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和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并成立了科技开发营销协会,走出了一条集研、种、养、销于一体的种养殖路子。截至8月1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96人。公司已吸纳2名大学毕业生和2名退伍军人就业,发展党员5名,并成立了种养协会党支部。在会员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专业人才5名,返乡创业青年17名。

庄柱兰向记者介绍长势喜人的独定子

会泽矿山二级水库最新消息(会泽大桥乡自然)(2)

庄柱兰和她的川乌实验田

庄柱兰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种植的中药材全是订单生产,已与两家制药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一家是云南白药厂,另一家是呈贡药厂。如果市场价格高,就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如果市场价格较低,制药厂则以保护价进行收购。200亩当归以干药材每公斤不低于20元、30亩独定子每公斤不低于180元、500亩川乌每公斤不低于18元、300亩续断每公斤不低于12元的保护价收购,200亩灯盏花收购协议正在商谈中。1000多亩中药材,仅按保护价估算,亩产值与种洋芋相比就能高5至8倍。

会泽矿山二级水库最新消息(会泽大桥乡自然)(3)

胡兴龙带领技术人员查看当归长势

胡兴龙是会泽金钟人,今年他成立了会泽升利专业合作社,在与曲靖益康中药饮片厂签订收购合同后,他在大桥乡流转土地500亩种植当归,并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发展当归种植60亩。药厂以每公斤鲜品5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胡兴龙告诉记者,看现在的长势,今年至少也能挣到80万元,种植户能增收近10万元。当地百姓更可观的收入来自就近打工。他一年至少需要5000个工日,按平均每个工日80元计算,一年仅劳务支出就达40万元。就地务工人员在优先保证土地流转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外,还吸纳周边其他群众就近务工。目前,云南白药厂找到他,正在洽谈200亩金铁锁和3000亩当归的订单种植事宜。同时找到他的还有与大桥接壤的巧家县马树镇党委政府,希望他能把中药材种植扩展到马树,带动周边更多农户靠订单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重点,走“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路子,扶持公司和合作社向农户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结合旅游业实现了农旅互补,着力把自然“冷资源”变致富“热资源”,把高寒“贫瘠地”变高原农特产业“致富地”,把念湖及周边的“青山碧水”变精准脱贫的“聚宝盆”。目前,该乡已发展公司6家、专业种植业合作社3个、种植大户15户,发展以当归、川乌等为主的订单中药材250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1600余万元,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和参与经营的贫困户,最少的年人均也可增收6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