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新生来啦!8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迎来2022级首批新生。今年该校将迎来全日制本科新生近8000人,研究生新生5000多人。华师石牌校区、大学城校区2022级新生于27日和28日分两批、以学院为单位来校报到,南海校区、汕尾校区新生28日报到。

记者发现,为迎接新生,华师各学院创新设计具有学科特色和新生特点的迎新礼物,营造暖心的迎新氛围。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入学(迎新特色各不同)(1)

疫情防控信息化,织密校园防控网

27日上午,华师石牌校区内,新生们陆续拖着行李前来报到。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新生小彭和室友一同前去报到。“我们之前已经在网上交流了一段时间,这次算是网友 ‘奔现’。”

在报到点,记者看到,学生志愿者会给新生提供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科学防疫、平安开学,华师多部门联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既保障校园安全,又实现人性化管理。自8月20日起,2022级新生便开始每日“健康打卡”,为开学报到做准备。

按照华师要求,全体新生需在“学校综合服务平台”完成进校报到申请,并上传健康码、行程卡、连续7天健康打卡记录、疫情防控承诺书等,由学院逐一审批、学校审核同意后方可到校报到。为减少人员聚集,做到错峰分流,华师进一步优化报到流程。新生来校后,扫描返校核验码生成核验通过凭证,经“新生报到通道”查验核验通过绿码、测量体温后,在志愿者指引下进入校园。新生入校后,可先到宿舍放置行李,再到学院办公楼报到。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入学(迎新特色各不同)(2)

华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生辅导员冯老师告诉记者,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院事先安排新生尽量分批次分时段报到,以避免人员聚集。

华师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维锦说,为迎接新生,学院制定了周密的迎新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同时,因为新生家长无法入校,为了帮助引导新生,学院还安排了三批志愿者为新生提供帮助,并租了3辆三轮车帮助新生运送行李。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入学(迎新特色各不同)(3)

依托网络平台,思想教育前置

据了解,华师依托微信公众号、易班网等网络思政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置到学生入校前,通过线上线下活动贯穿新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华师提前建立网络班级和QQ群、微信群,新生易班入驻率达到93.2%,凝聚集体力量。同时,华师还举办“踔厉奋发,青春奋斗”新生征文大赛暨开学典礼发言代表选拔活动,对新生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引导学生表达新时代青年胸怀祖国、志向高远和求真求实的精神,抒发对华师学习生涯的向往之情,为新生展示风采提供舞台。

不仅如此,华师还开展“新生奋斗,榜样传承”新生打卡活动,新生通过学习强国打卡、榜样传承打卡、早起打卡、单词打卡、练字打卡、运动打卡等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的到来。

此外,华师还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易班特色项目立项的工作,鼓励各学院易班工作站与新生年级负责人踊跃报名,展现具有专业特色、能够促使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换学习方式,确立阶段性成长目标的项,截止时间内共收到来自20个学院35份立项申请,对于立项项目所提交的活动成果作品,将会进行筛选,择优遴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各平台展示。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入学(迎新特色各不同)(4)

全员参与迎新,教育服务暖心

为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华师大家庭,迈好大学第一步,华师各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兼职班主任、志愿者等早早准备好迎新“大礼包”,开展丰富多彩且暖心的线上线下活动,做到“线上集结,线下暖心”。

华师计算机学院王立斌老师开展新生线上座谈会,引导新生转换身份观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帮助新生了解计算机专业、尽快打好专业基础。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在易班APP平台开展了以“太空漫游四部曲”为主题的系列迎新活动,以此为新生答疑解惑,鼓励新生分享故事、相互熟悉。基础教育学院兼班们组织了3次“兼班师姐线上唠嗑会”,通过直播的形式为新生答疑解惑,畅谈学习和生活。马克思主义学院收集家校联系方式,安排志愿者匹配新生小组,保证每位新生有3名专属志愿者为其保驾护航。

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入学(迎新特色各不同)(5)

凸显学科特色花样迎新

为迎接2022新生的到来,华师各学院充分发挥师生智慧,创新设计具有学科特色和新生特点的迎新礼物,营造暖心的迎新氛围。

美术学院举办迎新展览,展览设置在报到点,让新生在浓厚的专业氛围中完成报到,从入学起培养“崇文尚艺”的追求,引导学生把德艺双馨作为毕生追求。

心理学院为新生制作“扬帆'心'旅程,启航新征程”主题展板,并结合学科特色定制专属入学小礼品,包括特色寄语明信片、专属院服、特色帆布袋、钥匙扣、卡套等,帮助新生打开心理学大门,探索心理学奥秘,开启大学“心”旅程。

文学院定制了“尚文而峨”主题文创作为新生礼物。文创包含年级精心设计的明信片、钥匙扣、帆布袋及笔袋。明信片正面图案以原创漫画的形式呈现了写作作业、专业课堂等本专业学习生活的特色场景,背面印刷着辅导员团队特邀的50余位2018级优秀学长对2022级新生的手写寄语,以朋辈力量勉励,将薪火文脉相传。帆布袋正面以群山作底,以红日点缀,寓意新生们如初升的朝阳,在文学之路上汲取前人智慧,勇攀后浪高峰;背面是用软笔书法书写的“文以承学,学高为范,尚文而峨,其道大光”,承载了学院及辅导员对新生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这些礼物体现了属于文学人独有的浪漫,沉淀了学院对新生的关怀与寄望。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发光放电学长团”做足准备,为新生们打造“宾至如归”的入学体验,他们以二十周年院庆为契机,为全体新生精心定制院庆版帆布袋,邀请穿越人海为科技而来的萌新在“青春赛道,奋力奔跑”背景墙前打卡合影。同时,在院楼大厅设立机器人迎新区,现场进行机器人操作展示,并摆出历届科技人的获奖证书和奖杯,激发全体新生爱院荣院、拼搏向上和科技强国的浓厚热情。

工学部在新生报到注册现场铺设赛道展示智能车、机器人执行设置的指令,发掘新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设置强国心愿墙,新生写下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期望和强国愿景,激励新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新工科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杨柳青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林霞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