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信任——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的几点做法(二)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活动前思考 049信任(1)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是关心孩子的

小瑶同学,一位让班主任头疼的女生,经常迟到,上课睡觉,与人打架,与学校值班领导和教师发生冲突,且屡教不改。

找其父母来校时,才知其父母从小瑶读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北京打拼,家里只有一位老人给小瑶做饭。平时夫妻二人都是轮流给小瑶打电话,询问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提出一些要求,但“远水”显然“解不了近渴”,小瑶的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每况愈下。

怎么办?

我在与小瑶妈的电话联系中,反复强调高三最后一年的重要性,要求他们必须安排一人回来照料小瑶的学习和生活。后来,小瑶的父母就轮流回来了,小瑶的表现也发生了一些可喜变化。

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得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一方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又要赚钱养家,搞好自己的事业,确实不容易。

作为班主任,面对一个个调皮、“难缠”的学生,在与他们反复“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即使家长的监管与教育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到位,也必须始终相信一点:

每一个家长都是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每一个家长都会感谢关心自己孩子的班主任。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活动前思考 049信任(2)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有点教育“无奈”的

琪仁同学,一位学习成绩较差,又不太想付出努力的学生。

当新学期开始时,其母问他是否还想读书,由他自己决定。

琪仁说不能剥夺他读书的权利。

可是到了学校,作业不想做,上课想睡觉,在教室里坐长了感觉很累,就偷跑出去“放松一下”。

请其母来协商,其母笑曰“我也把他没有办法,叫他不读非要读,来了又不好好读”。

于是我提议,每月给琪仁一次放松半天的机会,但必须事先请假,并告知家长。

今天的家长,绝大多数对孩子的教育处于一种“无奈”状态。也许这些家长在单位能够威风八面,在社会能够呼风唤雨,但在孩子面前却是信心不足、耐心不够、方法不多。

作为班主任,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认识,既不能对家长的期望太高,也没有必要抱怨与责怪,而应该与家长进行真诚地沟通与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活动前思考 049信任(3)

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善良和自私的“矛盾统一体”

高一上学期快结束时,小卓和小明两位男生在教室里追逐疯打,小明不慎摔了一跤,牙齿摔掉、摔断了几颗。

小明的父母找到我,要求小卓赔偿。

因为小卓的父母都在河南,所以我说等小卓的父母春节回来后再处理。

没想到,下学期开学时,小卓的父母把他带到了河南。

小明的父母知道后,多次来校找我,要求我负责,态度非常恶劣(此时,他们的儿子已经选择了读理科,不再是我的学生)。

小卓的父母也拒不出面,只是指派了一个亲戚参与谈判。

最后在年级领导的参与下,终于达成了赔偿协议。

不久之后,小卓的母亲还打电话对我表示了歉意和感谢。

任何一个家长,不管学历高低、贫富程度以及素质高下,首先会站在自己和自己孩子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是人之常情。

作为班主任,在处理学生纠纷时,不能盲目相信家长的善良,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魅力,即使你曾经和家长的关系很融洽。

要把自己置于有理、有利的位置,同时采取有节的策略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在问题解决之后,如果家长对我表示歉意,一笑置之;如果家长对我没有任何表示,一笑置之。

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有着善良的一面,都是善良与自私的“矛盾统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