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一座簇新的文化地标与大家见面了这座历时近三年建设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不仅为中轴线上又增添了一座国字头的文化殿堂,而且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成为北京文化之都的亮丽名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成为北京文化之都的亮丽名片(打卡北京中轴线文化新地标)

成为北京文化之都的亮丽名片

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一座簇新的文化地标与大家见面了。这座历时近三年建设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不仅为中轴线上又增添了一座国字头的文化殿堂,而且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博物馆的空白。

展馆中展出1298件(套)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80%的展品为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大部分展品是中国艺术研究院70年来积累的珍藏。

七弦静天地,一木纳古今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古琴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和中国的书画、诗歌以及文学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古琴是中国独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们弹奏古琴往往不仅是为了演奏音乐,还和自娱自赏、冥思、个人修养以及挚友间的情感交流密不可分。

从早期的文学作品以及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古琴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2400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所以世间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琴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传说舜定琴为五弦,周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在非遗馆中,游人时不时会被琴声所吸引,人们称之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演奏出“历史的呼唤、天地的精神和无数生命那一次次幽幽的低吟”。这里展出的,是一把把“传说”中的古琴珍品:晚唐“枯木龙吟”琴、宋代“鸣凤”琴、元代“苍海龙”琴……这些古琴至今依然能演奏《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名曲。

提到古琴,自然离不开知音,又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最早《荀子·劝学篇》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就是伯牙琴艺高超,以至于马被琴声所吸引,仰头听琴,忘记吃草。

如此高超的琴艺,固然与天赋有关,其实更离不开后天的勤学苦练。《琴操》里记载,伯牙跟随成连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总感到他演奏时,尽管能够熟练地把音符奏出来,却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听者共鸣。

于是成连把他带到了东海蓬莱山:“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完,成连驾船离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却没见回来,伯牙只能抚琴度日。面对浩瀚的大海,郁郁葱葱的山林,倾听澎湃的涛声,群鸟啁啾呼啸的声响,霎时所有的声音涌入伯牙的心间,他把这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高山流水》。从此成为世间的高手。

其实,还有一位鼎鼎有名的古琴高手——孔子。《史记》中记载,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方法,可以学习新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意境。”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只见孔子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严肃穆,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意志深远。这时候孔子对老师说:“我知道创作这首乐曲的是谁了,是能令天下敬仰的周文王。”师襄子听后,起身而拜:“这首乐曲确实是周文王所作。”

一振雄名天下知

非遗馆中有一个重头展区——“丝路丹青——丝绸之路沿线壁画传摹”,在展品的选择上,精选了龟兹、焉耆、高昌、米兰、于阗、敦煌等23处壁画遗迹的临摹精品70件。

这是在泥质地仗壁画临摹方面规格最高、作品规模及时间跨度上最大的一次综合展示,穿越4世纪到14世纪的时光,跨越1600余公里地理空间,引领观众沉浸式体验“丝路丹青”。

其中有一幅临摹唐代的《张议潮出行图》,原作是唐代创作的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图中军威赫赫,仪仗整齐,张议潮位居中心,乐队与舞伎增添了场面气氛。这幅画表现了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雄壮气势,从出行队伍可以看到唐代军队的仪卫制度和多民族杂居的河西地区军旅特点。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这幅画的背后,是一个今天依然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

公元799年,张议潮出生于河西走廊的沙州(敦煌),他自幼对大唐心驰神往,自少有大志,对唐朝名将封常清十分崇敬。

自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边防虚弱,河西诸州相继陷落,百姓日夜思归唐朝。

张议潮有感于民不聊生的凋敝景象,在沙州“论兵讲剑,蕴习武经”,“誓心归国,决心无疑”,他开始积蓄实力,争取多方面的支持。

848年,眼看时机成熟,张议潮率众在沙州发动了起义,经过艰苦的奋战,驱逐了敌军。光复沙州后,张议潮当即派遣使者,赴长安告捷。唐宣宗大力褒奖张议潮等人的忠勇和功勋,擢升他为沙州防御使。

与此同时,张议潮以沙州作为根据地,先后收复了瓜(治今甘肃安西东南)、伊(治今新疆哈密)、西(治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甘(治今甘肃张掖)、肃(治今甘肃酒泉)、兰(治今甘肃兰州)、鄯(治今青海乐都)、河(治今甘肃和政西北)、岷(治今甘肃岷县)、廓(治今青海贵德东)等州土地。

到861年,失陷百年之久的河、湟故地全部复归唐朝。此后,“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从此河西走廊重新通达无阻,对促进西北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地百姓称赞张议潮:“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归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中国四大翡翠国宝

展厅中,翡翠“四大国宝”重磅现身——翡翠山子《岱岳奇观》、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提梁花篮《群芳揽胜》和翡翠插屏《四海腾欢》。

为什么这四件工艺美术精品被称为国宝,这话至少要从40年前说起。

1989年10月被称为中国四大翡翠国宝的翡翠玉雕惊艳问世,这一年恰好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国宝级翡翠玉雕佳作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礼物。

要说起这批用来雕琢的翡翠原石,渊源则更早。1949年,上海一报社突然收到一封读者来信,信中透露在上海一家地下金库里,收藏着几块大型翡翠原石,其中有一块刻着“卅二万种”的字样。这个消息引起了国务院的重视,周恩来总理立即下令将“卅二万种”用专列运回北京军务处的一个仓库里,由一名解放军干事日夜看守。1980年6月,《北京晚报》刊发了一篇消息,寻找“卅二万种”,北京一玉器厂厂长(正是曾经的那位解放军干事),拿出相关资料证实了“卅二万种”的身份与下落。这批翡翠原石之所以被称为“卅二万种”,据说在清末民初价值就达32万两白银。

1982年11月,国务院召开了专门会议,宣布将原石交由北京玉器厂进行设计雕刻,并争取在1989年前完工,作为新中国40周年的献礼。

这个工程从设计到竣工耗时8年之久,其间有6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参与,也叫“国宝工程”。 最后,制作成一个花篮、一件器皿、一扇屏风、一座翡翠山子。就这样,身世传奇的“卅二万种”,在几经波折后,创造了中国玉雕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成为了四大翡翠国宝,也成为了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精品。1990年,这四件玉雕作品获国务院嘉奖和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嘉奖令对此评价道:“四件艺术珍品原料之贵重,创作之精美,为古今中外所未有,堪称国家珍品,是玉雕艺术推陈出新的典型。”(穆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