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天幕长约300米,屏体约6100㎡,几乎赶上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大小,从头到尾走一个来回大约需要十分钟。4月份以来,项目经理孙德林在这条不长不短的路上,每天都要走无数回。

四川内江天幕商业街(我在四川内江建)(1)

半天下来,腰酸腿疼脖子硬 衣服都是一圈一圈的盐渍

从项目入场、钢结构搭建,到箱体安装,到点亮调试,最后项目交付,孙德林带领着现场30多人团队展开夜以继日的工作。

内江最热的时候,气温直逼40°,气象台数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这时候,市民们能躲在室内就不会出现在街上。但是,天幕项目完全暴露在户外,连上主体结构,施工要在差不多20多米的高空中进行。所以,与太阳“直接对话”就成为他们必须“勇敢”面对的事。

四川内江天幕商业街(我在四川内江建)(2)

负责运输的高空作业车只两三人宽,升降一趟要好几分钟,因为荷载限制,单次最多运送2块箱体,三个人要分两次才能送上去。安装的过程是下面的人托着一米见方的屏体校准位置,上面的人蹲在钢结构上操作。

装一块屏要花大约15-20分钟。托举的人为了确保箱体位置“横平竖直”,脖子几乎要仰成90°保持20分钟,而先上去的人,为了提高作业效率,一呆就是半天,钢构的建筑里非常闷热,人只能或蹲或跪,待不了多久就浑身发僵。

高空作业和夏季高温的双重攻势,让这个项目的安全施工管理更加严苛,项目经理神经紧绷,一组人员隔4-5个小时必须回到地面休息,同一组人上下午必须对调工作位置,这样一天才能装完大约110㎡的显示屏。

“半天下来,腰酸腿疼脖子硬,衣服都是一圈一圈的盐渍。”即使到如今,他们依然忘不掉酷暑的燥热。然而,这对于他们来说,却又是常见无奇的事。

365天里320天在项目上,很正常

能负责这种大项目的项目经理都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孙德林除了内江的项目,同期在跟的还有珠海长隆以及全部川渝地区的项目。

四川内江天幕商业街(我在四川内江建)(3)

“干工程的都是哪有项目往哪跑,一年365天里320天在项目上。”孙德林告诉记者。他还说,不止是他是这样,其他同事也是这样,很正常。尤其是今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就特别需要在下半年加快节奏,将上半年落下的工作补回来。

“复工初期,所有项目就像汽车刚发动,内部衔接有点跟不上,箱体能不能按时出货,与厂家的协调、到场的时间、项目的进度,再加上进入高温,现场确实比较紧张。”

“刚开始产能有些跟不上,其实还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好了,已经都运转起来了。我们希望大伙儿看到高端显示屏,就想到洛普。”

复工以来,洛普公司陆续交付了成都LED穹幕、重庆LED穹幕、油气调度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其他项目也在启动中,各地项目都忙得热火朝天。由于疫情缓慢下来的节奏已经恢复。

“未来,将有更多城市的夜空被中国电科点亮。”他们相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