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表述文字里,确定没有这个词吗?

替罪羊是什么呢(替罪羊这个词语真的是外来语)(1)

有一种说法是,原本孟子里面说齐王的事:齐王看见一头小牛要拿去献祭,看它可怜,就要放了它。手下问那是不是不要祭祀了,齐王说不行,换一头羊献祭……

但是牛就是太牢,用太牢祭祀是最高级别的,怎么可能因为可怜牛就用羊代替呢?要知道古人特别是君主很重视祭祀的,国之大事在祭在戎!所以这个说法不是很有依据。

中国祭祀的主题是贡献给神祗,西方祭祀的主题是给自己顶罪。有这么一个电影。主角就是替罪羊。王子看他不顺眼。总惹祸。然后看着他挨抽。后来他感动了国王。被封为贵族,由此看来,替罪羊应该就是西方的词语。

百度百科与汉语中,都说替罪羊是英语Scapegoat的意译。

据说还有其他的词:洗白、香波、时髦、白痴、门槛、黑马、代沟。党鞭、血拼、杯葛、霸凌、罗曼,的士,巴士,士多,还有图腾、嘉年华、幽默、乌托邦、脱口秀、达人秀等等。

任何语言都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各种交流,其语言的词汇逐渐丰满。汉语如此、英语如此、日语如此、法语如此,所以我们没必要专门揪着汉语来说有哪些哪些哪些词汇是源于外来语。

相反,应当骄傲一点,就是我们构词方式的优越,就是简单几个字就能翻译许多。特别是在学术上,你看看英语构成一个新词的长短,再看看我们构成一个新词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