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朗读(夜读)(1)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到了晚间休息,一打开手机,微信弹出一条来自母亲的消息:“儿子,最近过得怎么样,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了,身体如何,家里都挺担心你的。”

我准备回复,但输入栏的光标不断闪烁,竟一个字都打不出来。恍惚间,屏幕已然熄灭,我慌忙点亮,“最近很好,请放心。”匆匆敲出几个字,又犹豫了……

从小到大,母亲为我遮风挡雨,从不愿我受一丁半点委屈辛苦。入伍那年,我跟家里提起当兵的想法。父亲很是高兴,极力赞成。母亲却神情凝重,语气似是责备,“当兵很苦,你能受得了吗?”我郑重点了点头。她喃喃着,想再说些什么,还是被父亲阻止。

临行送我上车前,父亲叮嘱,到了部队好好干,听领导的话,团结战友之类。母亲忍不住红了眼眶,却只说“走吧,到了部队给妈打个电话。”等我到站落脚,父亲发来短信说,母亲在我走前那段时间常失眠,担心最多的就是我在部队受苦受累,让我多宽慰她。我那时年轻气盛,一心想的是自己的志向,对他们的担心多半觉得多余,不太放在心上。

我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朗读(夜读)(2)

部队的日子飞奔向前,闲暇时,我看了倪萍所著《姥姥语录》中的一个故事。姥姥的儿子当兵牺牲了,部队领导到家里慰问,甚至救护车也开到了现场,姥姥听到消息,笑着说:“当兵的就是这个命,国家使完了咱再使。人家也有命好的,国家使完,爹妈还能接着使。咱这个命,国家使完了,咱就不使了。”直到家门上“光荣人家”的牌子换成“光荣烈属”的时候,姥姥嚎啕大哭。每当儿子生日,姥姥煮一碗长寿面,碗遮住半张脸,泪水顺着边沿流到脖子再流到身上……

这个故事场景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我不止一次设想,假如有一天我牺牲了,母亲肯定也会泪流不止。去年,喀喇昆仑戍边英雄的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母亲打来电话,询问我近况,言语中掩饰不住的担忧。我知道母亲的心意,面上风平浪静,本想告知她,“你的儿子不上战场,别人的儿子就要上战场。假如有一天祖国需要,即使牺牲我也毫不退缩。”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仍是报上平安。我心中有志向,却不愿意当家人的面说出口,怕的是伤害母亲脆弱而敏感的心。

我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朗读(夜读)(3)

那年上培训课,授课老师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教员。再次谈及喀喇昆仑牺牲的官兵,教员发自肺腑地说:“想到他们这么年轻就牺牲,我既感动又痛心。我的儿子也是一名军人,假如有一天他要上战场,我也……我也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他。”教员说到最后,哽咽了,在场的我们无不为之泪目。我知道,身为母亲,她对儿子有万般疼惜与不舍。但作为军人,我们肩负着用生命守卫万家的神圣使命。

那天,我给母亲重新发送的信息中写下:“亲爱的妈妈,我已经长大,请您莫要牵挂。终有一天,儿子有儿子的报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