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中这段经典的名句,造就了中国几百年来理论结合实践的传世名理——知行合一。
我曾经听闻,说是中国人都要试着学习王阳明的思想,学习阳明心学的核心,无论是做人处事、带兵打仗,亦或是现如今的职场修炼,都应该仔细揣摩“知行合一”,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发扬传承“知行合一”。
所谓“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省察便是知。知道并做到才是真知,做到并知道才是真行。
01
缘何“知行合一”
知和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很重要的两大命题。从《尚书》开始,到孔子、庄子、孟子、然后到二程,朱熹,然后到明末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再到孙中山、陶行知,都谈知与行。
从古到今,这两大命题一直争议不断,到底是“行先知后”,还是“知先行后”;到底是“行易知难”,还是“知易行难”。
中国的哲学史向来是把知与行分开,有先有后,有难有易。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这是首创,在当时引来一片哗然。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很喜欢讲究中和、恰当,不喜欢走偏锋、走极端。
所谓“中庸之道”,讲究的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之道”。中医中所谓的“阴阳调和、五行平衡”,讲究的就是身体内部要平衡、要恰当。
甚至我们的经济制度也是同样道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道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来“调和”,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两只手一起抓。
南宋诗人陆游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王阳明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知道就必须要想办法去做到,做不到就不是真知道。所以,阳明心学很注重结果。
现如今的社会最不缺乏的就是道理:做人的道理、处世的道理。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嘴上也一直在念叨。但有些人只是嘴上说说,真要他付诸行动,就会有百般借口来搪塞。
另有些人确实是践行了,但终因遇到困难、挫折而未能坚持、半途而废。这都不是真知,为何知行合一听着容易,但做起来难?难就难在这里,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确实并不多。这也是为何知行合一能辗转数百年,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被广大志士所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心上学,事上练
在知行合一的具体实践中,王阳明有两点心法。第一是“心上学”,第二是“事上练”。所谓心上学,就是用自己的大脑、用自己的意识去学一项技能。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事很玄妙,其实这个我深有体会。
我个人很喜欢打乒乓球,但是因为早年刚入职场的时候工作繁忙、家事琐碎,抽不出太多时间去练习动作,特别是一些新学的动作。那怎么办呢?我就在睡前,用大脑模拟打球的场景,模拟新学的动作,到了球场上,练习几次,就基本能够掌握了。
我和球友们说,我用的是“意念”练球,但是他们都觉得这事很荒唐。但事实上,我进步最快的阶段,就是每天都在用大脑练球。这就是我自己“心上学”的应用。不过那时候没有拜读阳明心学,只知其行,不知其理。
王阳明当年说他学书法就是这样,写了半天不见进步。后来每落笔之前,先在心中运笔数十回。
然后激发出一个潜在的自我,这就是王阳明的“心上学”。王阳明他是一文官,舞文弄墨这是他的强项,但当时他最让人拍案叫绝、被人称神的是他领兵打仗的能力。
王阳明打仗无往而不胜,很多人觉得他是运势比较好,但实际上是因为他的内心足够强大,强大到能够摸清对方所思所想、打仗前已经在内心全盘模拟过战场局势,王阳明极其擅长“心理战”。
这就是王阳明“心上学”的强大之处。
第二点就是“事上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口诀,叫做“事上练”。碰到事,不怕事。
要迎难而上,在做事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惧怕难事,让自己能遇事不慌,冷静处置。
王阳明“事上练”很重要的智慧就是“洞悉全局”。
王阳明做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不论去一个新地方,还是做一项新工作,都要事先调查清楚。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了解背后的规律,最终再做出有效的判断。
毛泽东就非常推崇王阳明,据说他的那一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便是源自阳明心学。
03
总纲核心“致良知”
“心上学,事上练”,最终能“知行合一”的背后有一个极其关键的点,也是阳明心学的总纲与核心,堪称总纲中的总纲、精华中的精华,那就是三个字,叫做“致良知”。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底层逻辑。建筑的地基,植物的根。
所谓“致良知”,就是我们做事,要尊崇内心最至善的一面,以便达到本真。用我们时下最流行的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任何职业、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个最初的目标。
为官者为民为初心,为医者治病为初心,为师者传道为初心,创业的以营利、纳税、承担社会责任为初心,即便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员工,也是以成就公司进而成就自己为初心。这一个个“初心”,便是我们心底的“良知”。
很多人工作越做越疲惫,越做越迷茫,越来越觉得自己困在一个笼子里,出也出不去,久而久之便失去了野性、活性,内心无比的困惑。王阳明说:为什么会困惑其中,那是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在做利益判断,而非价值判断,这不是致良知。
王阳明不止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他在庐陵做知县的时候,始终内心装着百姓。一上任便想办法免除了不合理的“葛布税”,而后面对庐陵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制度的建设和实事求是的解决办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庐陵的整体风气。
所谓“为政以开导人心为本”,王阳明认为,人人皆可为圣人,人人内心皆有良知。
郦波教授在《五百年来王阳明》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我很是赞同。“其实中国老百姓的要求真的不是很高,很容易被感动,只要父母官心里有他们,能为他们着想,便民惠民,他们就觉得很幸福。”
事实的确是这样,从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对疫情的控制和对百姓生命安全的重视,我相信但凡是一名中国人都会非常感动,都会因生在中国而感到无比的幸运。这便是更高层面上的“致良知”。
■■■
“知行合一”是伟大的,也是有步骤的,从知到行,从行到合,再从合到一,这个“一”便是“致良知”。
有了这个底层逻辑“致良知”,我们又可以从知到行,从行到合。这样往复循环,不断升华。
这便是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最为智慧的奥秘。
版权申明:图片来源于Pexels,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