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让社会充满爱(关爱空巢老人不仅仅是)(1)

关爱空巢老人让社会充满爱(关爱空巢老人不仅仅是)(2)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贺铺村副书记汪学东(左二)和义工一起看望空巢老人。 汪学东供图

关爱空巢老人让社会充满爱(关爱空巢老人不仅仅是)(3)

3月26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老年协会为村里20位90周岁以上的老人集体祝寿。 汪心洁摄

编者按 当越来越多的农村中青年走进城市打工时,他们留在故土上的父辈祖辈,便成了孤独的空巢老人。少了子女绕膝的陪伴与温馨,这些空巢老人有的生活窘迫,有的精神压抑,还有的受到物质与精神短缺的双重挤压。日渐冷清的村庄里,谁来慰藉空巢老人寂寞的身影?大学生村官身在基层,走村入户,与空巢老人交流多、感情深。从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中,我们更深地感受到,让空巢老人安享晚年,不仅是老人子女的家事,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分担的责任。

开工建设老年幸福公寓

对农村的空巢老人来讲,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首先需要物质基础作保障。在这方面,村集体可以有所作为。

近年来,我任职的三里港村和大多数农村情况一样,逐渐步入“386199”行列,目前全村女满55岁、男满60岁以上的老人有75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6%,其中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有186人。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老年人在家生活失去了依靠,常常是“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独守空房,精神寂寞。空巢老人问题成为三里港村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月11日,在党员春训暨村干部公开承诺大会上,村书记现场宣布,开工建设老年人“幸福公寓”。这是所有村干部经过2年多努力,通过外地考察学经验、向上申报立项目、争取政策要资金,为全村老年人争取到的一份福利。

占地20亩的老年人“幸福公寓”,设置200多个床位,以确保让全村想要住进“幸福公寓”的老年人都能够满足心愿。“幸福公寓”内设公共食堂、医务室等基本设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医疗问题。还有休息娱乐活动室、棋牌室等便于老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一改空巢老人守在家中无事可做的空虚生活。“幸福公寓”建成后,村里空巢老人有望摆脱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挤压,不再是“寂寞的夕阳”。

湖北省当阳市玉阳办事处三里港村主任助理 卢骏骅

为“节后症”开具良方

老易夫妇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虽然两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但老两口身体都还不错,每个月领取养老金,经济上没什么顾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比较满意,不过也有“难言之隐”。

春节,儿子和女儿带着孙子孙女回来了,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很开心。但热闹的场景,没几天就又过去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他们初六下午走的,走之后我老是担心这担心那的,心里空落落的。”易大妈说。老易因为早年下井做矿工腿受过伤,现在腿脚不是很方便。“有一次外出一下子摔倒了,幸亏邻居及时帮助。他有高血压,要是突然脑溢血,说不准这人就没了。”易大妈说,她自己也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长期服药。

像老易夫妇这样的空巢老人,除了身体突发性情况需要子女照料外,心理上的焦虑、落寞等问题其实也很多。尤其是春节等重大节日过后,空巢老人“节后症”就显现出来了,既担心孩子路途上发生什么意外,又怕孩子耽误了行程找工作难……

更重要的是,因为缺失关爱或得不到子女的赡养,空巢老人屡屡成为欺诈案、盗窃案的受害者。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年纪较大,对花样百出的诈骗防护能力极低,对于盗窃、抢夺等违法行为抵抗能力就更差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想了很多办法,关心关爱农村空巢老人。如村居干部入户走访,跟空巢老人聊家常、送温暖,让他们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有一个解决问题的依靠。再如,建设和完善农村书屋、体育设施等,引导老人读书、跳舞、运动,培养兴趣爱好,把对孩子的牵挂转到关注自我身上,减轻心理压力。我们村里的周大妈,每天晚饭之后就到附近的苗木基地散步,之后再到院坝里跳“坝坝舞”,有空时还和老邻居打打小牌,生活充实而健康。

如何让空巢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整个社会都有责任。随着社会发展,空巢老人增多,物质生活的改善也许能解决一部分老人的生计问题,但老人最需要的心理慰藉,则更多来自亲人的关心。出门在外的孩子们,有空还是“常回家看看”吧。

重庆市荣昌县盘龙镇龙王村书记 邬 刚

创办爱儿童老人网

每每看到电视上播放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广告,我心里总是酸酸的。因为我想到了我们村里的那些空巢老人。

上周四,和大冶市孝行天下义工团成员一起,我们探望了镇里的几户空巢老人。尽管平时我会定期走访他们,但时隔几个月后再次上门,看到他们的艰难情形,我心里还是有不小的震动。

朱细意,今年75岁,是贺铺村12组人。她有一个45岁未婚的儿子,已外出打工5年,至今音讯全无。老人蜗居在一座低矮破旧、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屋子既是卧室又是厨房。这次见面,感觉她比上次精神要好一些,也许是因为暂时给邻居8个月的孩子当保姆的缘故。这样,老人不仅每个月增加了300元收入,而且可以缓解对儿子的思念。可是“病欺弱者”,老年人难免有个五病三灾,要是得个头疼感冒倒也罢了,一旦卧病在床,谁来照顾她呢?

告别朱细意老人,来到贺铺村2组贺方祥、熊明英老两口家。贺方祥今年74岁,由于5年前帮邻居在屋顶捡瓦,不小心摔了下来,导致左脚粉碎性骨折,经过治疗,脚是保住了,但再也不能干重活,不能长时间行走,为此还欠下了巨额医疗费。熊明英今年65岁,视力不好,已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由于家庭贫困,媳妇也跑了,留下一个9岁的孙女跟二老一起生活。年前一场大雨,致使破旧的房子墙壁开裂,现在用树棍支撑着,遇上刮风下雨,害怕房子倒塌,只好搬到低矮的草棚里。同行的义工感慨说:“没想到如今还有这么困难的人家,连个安全的栖身之地都没有。”

82岁的吴回心是灵乡镇南畈村人,患有严重的风湿疾病,左腿瘫痪,无法行走。老伴14年前去世了,如今她只身一人生活。她属于“女儿户”,大女儿自身家庭条件差,无力照顾病母,小女儿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对母亲也无经济支持。我第一次看望她是在2年前,当时住的是一间土砖房,房子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老人整天提心吊胆,破旧的房门上写着“竹青”两字和一个电话号码,那是她女儿的电话,留在门上是防止自己突然离开人世,以便邻居通知她女儿。如今,政府部门已经帮她改善了居住条件,拆掉了以前的土砖房,在原址建了砖瓦房。

在农村,像这样的空巢老人还有很多。任职近3年,通过深入接触和了解,我发现他们不仅生活困难,精神也很痛苦。身为大学生村官,我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我定期上门走访,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如果一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我也会想办法,比如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村官自己创办的爱儿童老人网,与我们一起用行动来关爱空巢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走访,平淡的拉家常,也会在精神上给他们更多的慰藉。

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贺铺村副书记 汪学东

设立“不孝公开栏”

周大爷是一名退休教师,两个子女都在县城工作,退休工资花不完,子女每月还按时给他送钱送物,在其他老人眼里,周大爷的生活令人羡慕。

但有一事,如大石般压在周大爷的心上。周大爷中年丧偶,为了两个孩子,一直没有再婚。待孩子们工作稳定成家后,周大爷的寂寞与日俱增。好不容易有一段缘分,与邻村的王奶奶谈得来,擦出了爱的火花。同为丧偶的两个老人似乎一下找到了归宿,准备搭伴过。然而,周大爷的两个子女死活不同意,他们认为周大爷吃穿不差,生活很幸福,没必要再找个“拖油瓶”,觉得王奶奶看重的是周大爷的退休工资,并非真想搭伴过日子。子女坚决不同意,周大爷最后竟郁郁而终。他在遗书中写道:“孝顺父母,并非给钱给物这么简单,还要关注他的精神生活,不能自以为是,要用父母最需要的方式尽孝。”

是的,孝亲得用心,不能自以为是,要用心观察父母最需要什么,用父母需要的方式好好尽孝。为了让老人们的老年生活得到充分保障,我们村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组建亲情聊天室,通过视频聊天等方式,拉近老人与子女间的距离,让老人感受到子女的关爱,缓解精神上的空虚;二是实行“不孝公开”,在党务公开栏中留下位置,设立“不孝公开栏”,对那些屡教不改、不孝顺父母的,上墙“亮相”,并在村组大会小会上点名批评,让其知错能改;三是筹集“亲情基金”,通过募捐和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亲情基金,对家庭困难,在外打工又想回家看望父母的子女,村委会可以为其报销往返车费。另外,每逢春运,很多子女都为往返车票发愁,他们不会电脑,不会网上买票,就由我来帮他们在网上购买车票,为他们搭建尽孝团圆的平台。

通过以上措施,村里空巢老人的赡养问题大为改观。但我以为,不论多么科学有效的措施,都只能治标不治本,真正赡养好老人,还是需要每个做子女的,自觉用心做好应尽之责。

重庆市石柱县万朝镇万富村副书记 谭 高

村里有了家庭温暖日

作为一名村书记,如何关心空巢老人这个群体,既是我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题。我常常想,如果他们是我的父母、我的爷爷奶奶,我该怎么做?

除了收集全国各地好的经验做法,我召开了村“两委”会研究,从全村实际情况出发,决定从两方面做起。一是争取将村卫生服务站闲置的4间空房,改造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以此立项,争取3万元补助资金,为养老站增添简单的设备,从而给空巢老人一个聚会唠家常的场所;二是举办家庭温暖日活动。村里共有223位空巢老人,每月以生产小组为单位,选取中心位置户举办家庭活动日,给予场所费50元,村资助购买瓜子、象棋、茶叶等,让老人们聚在一起。只要时间允许,这些活动我都会去参加,我经常跟老人们说:我虽然是村书记,但我也能做你们的孩子,大家伙在一起聊聊天,我来听听大家讲讲年轻时候的故事。一开始,老人们还有些拘束,絮絮叨叨不敢大声说,可现在,他们来找我办事,都会说,书记,我们不叫你书记,还是叫你姑娘顺口。我听着心里也开心。

家庭温暖日活动,让老人感到快乐的同时,我还会宣讲一些涉农政策和知识,拉近了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家庭活动日的每次费用380元,一年下来4000多元。这笔费用不是大钱,但却办了大事——家庭温暖日营造的那种其乐融融的轻松氛围,让老人们感受特别幸福。老人们说,大家聚在一起唠唠比吃什么都高兴。

作为村官,我们有责任给空巢老人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更要有温暖人心的行动。空巢老人活得开心,我们的内心也能得到充实。

江苏省高邮市城南经济新区渠南村书记 方 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