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原著不是封闭系统,每一笔都是外部世界的投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第一炉香适合谁来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第一炉香适合谁来演(第一炉香难看赖演员吗)

第一炉香适合谁来演

[张爱玲的原著不是封闭系统,每一笔都是外部世界的投射。]

第一是全片色调很好看,不突兀,审美上赏心悦目。

第二是薇龙来梁家第一场作为局外人的舞会,背景乐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这首歌也是我没看电影前心目中的配乐,响起来的时候我在电影院中惊喜地跳起来(但是这段画面没剪好,主要原因是场地限制,剧组可能找不到合适地梁家豪宅)。

第三是编剧偶然几句话的对白,体现出想要把人物的层次拉出目前局限的努力。

真的不赖,跟老被吐槽的女主胖男主壮没有半毛钱关系。它的不好看在于格局拉胯!格局拉胯!格局拉胯!

这部电影,将原著的逐渐递进的人物、剧情、暗示结构拆得乱七八糟七零八碎,将能体现特定人物性格的对白张冠李戴安在别的人物身上,导致它完全脱离原著内核,和原著从立意到结构到关系到细节,没有一点点相似。如果你还没看,坐进电影院前先告诉自己,这不是张爱玲。如果还有兴趣,推荐你花一点点时间看看原文,是一篇很细腻但真的不矫情故事。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这种体验,但凡你期末考试作文写到声泪俱下感动自己,觉得不愧是我,必然继承了点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脉!出来一定是低分。

小时候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作为光荣的合唱小领唱唱得深情并茂却被老师骂得狗血喷头,我才懂我哪里拉胯了。

老师是这么骂我的:“你不要唱得这么芊sasa!”

给北方老铁们解释一下,这是杭州话,意思介于矫情做作和不合时宜的真情流露之间,不太好形容。

但是我看完电影的第一感受也是:“你不要再芊了!”

好,进入正题。(手边无原书,以下内容提及的都是我根据很久前的阅读回忆的,如有错误,非常抱歉,原书为准)

张爱玲原著讲什么,不是我强行正能量,这个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女人是弱的,无论是被赶出去的睇睇,压着睇睇赶出去的她妈这种小角色,还是葛薇龙、周吉婕,睨儿,姑妈,她们都是很“硬”的女子,很努力挣扎在人生中,而不仅仅是轻浮虚荣,玩弄男人,自相残杀。但是无论你拎出哪一个女性的线,都能看到她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悲剧的必然性,三座大山不是说说的,这个表面上情情爱爱的小故事,很好地反映了香港社会里二等公民的中国人无处可去无路可走的境地。

那电影在讲什么呢?电影真的觉得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所以它很努力地在讲情情爱爱,你们注意一下电影英文翻译:《Love after love》,一爱接tm一爱,爱个没完(划掉)。

先说葛薇龙。

葛薇龙来找姑妈,为了要钱读书,她家在上海已经是个破落户了,避战逃到香港,南英中学的学费都出不起,所以她自己拿的主意来求姑妈。人也是挺骄傲一小姑娘,家里有佣人,大小算个小姐(葛家确实穷了,但死守贵族脸面),真不至于在睇睇和睨儿两个丫鬟面前像电影那样唯唯诺诺,而马思纯电影前半段都在演一个小心翼翼话说不利索别别扭扭的小姑娘。

真不是胖,马思纯的身材其实正好,原书怎么说的?“上海的姑娘像粉蒸肉……”

粉蒸肉那能有瘦的吗?瘦肉那不就柴了吗?

所以你得支棱起来,葛薇龙这个人虽然虚(注意是虚,不完全是虚荣),但是自信、聪明、善于观察别人,底子上确实还算善良。

她一开始想得很清楚,钱是要借的,但是咱有咱的尊严,绝不干姑妈那一行,借钱是为了读书。第一次住在姑妈家,打开衣橱,一柜子漂亮衣服,试了一件又一件,年轻小姑娘都有点虚荣,可以理解,这一段电影放的第二圆舞曲做背景乐,非常契合。试完了之后,躺倒在床上,清醒了,问自己“这和长三堂子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区别?”

电影里出现过两次“长三堂子”台词,一次是睇睇刻薄葛薇龙,一次是姑妈对乔琪乔发火,但是,编剧我想问问你哪一次能够比得上葛薇龙从一开始就自己认识到这是一条不归路呢?

清醒下来之后,她觉得还是要读书。

这里批评一下道具组,葛薇龙房里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一本书。咱就这么说,这故事里的交际花都读书,周吉婕读书,她姐姐周吉妙读书(而且成绩很好,排话剧不亦乐乎),葛薇龙也读书,为了提醒自己别走姑妈道路甚至挑灯夜读。那姑娘,咱追个星大帅哥照片还贴墙头呢,我寻思也没看见你有个书包啥的,怎么梳妆台床头柜一本书没有?

编剧,你真的太小瞧交际花了,她们其实真的挺愿意读书的。

女人能不能靠读书有个未来,还是说读书只是为了嫁人,这是无数影视剧表达过的主题了,也是到今天为止,大部分女性仍然在困扰的问题。

所以重点就是:

葛薇龙的悲剧不是因为她爱哪个男人,而是因为她没有办法靠不爱哪个男人有自己一条光明未来!

她其实没那么爱乔琪乔,爱情不过是她堕落的借口,葛薇龙没有出路,只好走姑妈老路,出卖自己。

这一点乔琪乔看得也很清楚,所以他说,你不需要我骗你,你自己就会骗自己。

说葛薇龙虚,也是因为她经常给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借口从亲情面子,到男女情爱,再到老天爷的天意。

马思纯演的就是纯纯不爱葛薇龙,其实她读原著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葛薇龙可爱她自己了,这反倒是她整个虚的人格中一点可爱成分所在。

俞飞鸿的姑妈演得很好,因为在结构整个变了的情况下,她还能保有一点姑妈的精神内核,应该是看过书有自己的想法。

姑妈和葛薇龙确为姑侄,她俩本质上很像的,电影非要加那段梁集腾死了以及姑妈纳妾跪着敬酒的片段纯属画蛇添足。姑妈不是因为以前当小妾受尽屈辱才变成今天这样,她这个人就知道人生不能两全,钱和道德尊严帅哥体面只选一个。她作出了她的选择,并且一点也不后悔。

姑妈悲剧的点在于她小时候也是葛薇龙,葛家还没那么破落的时候,她却已经看清未来,力排众议嫁富商做小候他死,自认为选对了新式的未来。谁想到变革来临之时,旧不幸福,新也不幸福。

所以张爱玲透过葛薇龙的眼睛,对姑妈有个精准的定义:“姑妈一手挽住时代的巨轮,在她淫逸空气里做她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下场怎样,大家也清楚。

乔琪乔挺可怜的,彭于晏演得有点浮。

葛薇龙一开始对乔琪乔产生兴趣,是因为姑妈也说他不好,睨儿也说他不好,连一面之缘周吉婕都要说他不好,要我我也会好奇的。

姑妈不喜欢他,因为他不上道,表面花花公子,内心居然还挣扎。睨儿是站在葛薇龙角度上,认为乔琪乔是顶坏的未婚夫人选:“乔诚爵士几十个儿子,他老娘一嫁过来就失了宠,没有攒下多少梯己,他老子又不喜欢他,将来跟前红人尚且分不到多少……”

周吉婕说他不好,原话是:“薇龙你不知道,杂种的男孩子们,脾气再好也有点阴阴的,带点丫头气……”

这话本质是在说,乔琪乔作为买办的“杂种”儿子,和当时畸形社会中的女人一样,也是次等公民,所以大家都不正眼瞧他。

编剧在电影中加了一个他为了自己的蛇哭求他爸爸的场景,这个场景不错,确该表现一下乔琪乔的无力,他的无奈是,身为男子,经济社会中并没有他一番地位。

但是可吐槽的就更多了,乔琪乔和周吉婕关系是面都不见的不好,而电影里,要是不说,我还以为周吉婕才是他真爱。还有强迫睨儿以报复葛薇龙与司徒协,我只能说:

格局拉胯!

说完主角,我累了,我已经不想继续吐槽配角了。

但是单独讲一下周吉婕,原书中我最喜欢她。

葛薇龙第一次见到周吉婕,嫉妒她。因为她年轻漂亮,在交际圈中很有名,还是混血。这个视角熟不熟悉?其实也反映了当时国人心理对外国人的看法。

那周吉婕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她很小,“但是出山早,地位稳固”,有多小呢,我看原书的时候,反复确认,她确实是初中生的年纪就开始当交际花。雪白,没有血色,石膏像一般,但真的不长梁洛施那样...

周吉婕很坦荡,她见葛薇龙第一面的时候,薇龙叫她下去伴奏唱歌,不去,很直白地把自己的择偶处境坦白在葛薇龙面前:中国人不行,我们是外国式教育,外国人不行,谁也不傻娶个东方殖民地的女人断送前途,只能找杂种的。

葛薇龙觉得她也很可怜,一时间一点点嫉妒也消散了。

周吉婕不是没脑子的小女孩,她说:“换个殖民地气氛没那么厚的地方,普天下不见得没有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所以其实周吉婕对这种交际花生活早早就厌倦了,她也很知道葛薇龙将来的交际花命运会是怎样。

但是电影怎么处理的呢?

梁洛施扮演的周吉婕在葛薇龙婚后为哥哥乔琪乔说情,还不断卖弄自己勾引男人的本事,甚至问葛薇龙:“你上过几个男人?”

这真不是我编的,电影院里我也惊呆了,编剧你摸着良心对我说,这是周吉婕能问出来的话?????

算了我累了。

总之一句话,电影在说小情小爱。

张爱玲不只想说小情小爱。甚至不只是想说女性,虽然女性在故事中比较显眼,但是她们身后、身侧的男人也是悲哀的,这是时代社会问题。

格局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