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热爱文字的平姐

图:来自网络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里人吵嘴打架好像挺正常的。那时的人们还没有那么文明,吵架激烈时就上手,仿佛这样才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

杨水英生性脾气刚烈,向来在村里吵嘴打架不能吃亏,只是她那时有丈夫,她也不至于遇事要跟人拼个鱼死网破。

记录乡村生活的兄妹(纪实村里那个蛮不讲理的女人)(1)

那时她的丈夫深受她的苦,杨水英和丈夫经常吵架,常常把她那老实巴交的丈夫骂得狗血淋头。她的丈夫王德水见到她,像是老鼠见到猫,怕她怕得要命。

杨水英强势和蛮不讲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发起脾气来,连自己的母亲都骂,一般人不敢惹她。

杨水英为了生儿子,连生了四个女儿,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儿子,杨水英自是开心得不得了。从此她在村里讲话总是我儿子小宝是如何的可聪明,招人心疼。她其实是在向那些妇女说,你们能生儿子,我也能生儿子。

一向郁郁寡欢的王德水,在快四十岁时,得了肝腹水,肚子大得像个孕妇,不久就撒手人寰了。王德水一贯以来勤劳肯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这一走,杨水英带着五个年幼的孩子,无依无靠,甚是可怜。

杨水英的婆家人看她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就介绍堂小叔子给她做丈夫。堂小叔子年轻时,因为家里兄弟多,家里太穷,一直没有娶到老婆。

开始堂小叔子不太愿意倒插门去这个嫂子家。小叔子王德江也知道这嫂子脾气不好,吵起架来特别的泼辣,什么都骂得出口,心里有些不愿意。

更何况家里还有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因肝病死去的王德水家欠下了不少钱,这样一穷二白的家庭谁都怕。杨水英主动靠近王德江,几番的甜言蜜语,王德江半推半就,这桩婚事也就成了。

王德江身强力壮三十来岁,正是干活的年纪,犁田耕地,拋芽撒种,田里的农活样样精通。杨水英家因着王德江的到来,日子改善了不少。

婚后的第二年,杨水英又生了一个女儿,王德江这下真的是开心得合不拢嘴,自从有了女儿后,干起农活来更加起劲了。

夫妻俩过日子,谁家都有吵架时,像杨水英这样强势的女人,不吵架这日子是没法过下去的。王德江农活又重,还时不时被杨水英骂,逐渐地萌生了想要离开杨水英家,过自己的单身日子。

杨水英岂肯同意,她说王德江要离开她可以,说要赔一笔钱给她。她还说很多不堪入耳的话,总之她用这些话把他王德江卡得死死的,使得王德江也不敢再提要离婚的事,继续在这个人口重多的家庭做牛做马。

只是没过几年,王德江又生了重病,在床上卧病不起,像一棵失去生气的向日葵般蔫了。后来听人说,是王德江在山上搬石头,劲出过了,受了内伤,说是内脏挤坏了。

记录乡村生活的兄妹(纪实村里那个蛮不讲理的女人)(2)

上世纪八十年代,医学还没那么发达,再说农村人是没什么钱治病的,没过多久,王德江又病死了。用村里人的话说,王德江身体强壮,是三榔头都打不死的人都死了,真的太可惜了。

自从王德江死后,村里流言四起,说杨水英是白虎星,克夫,谁跟她结婚都活不长。杨水英带着六个孩子苦度光阴。好在几个女儿都已长大,可以帮杨水英干些农活。

杨水英带着这么多孩子生活确实不容易,在农村家庭是不能没有男人的。那些犁田耕地的活只有男人才会做,所以杨水英还想再找男人。

我们村里有个光棍,是个秃子,比杨水英年龄小不了多少。于是杨水英托人去说媒,没想到被光棍一口回绝,说是我不想要什么老婆,只想多活两年。

杨水英因为光棍的拒绝,怀恨在心。见他一次就骂他一次,她说我差了吗,哪一点就配不上你个秃瓢…骂得非常难听,直骂得光棍见了王水英就躲。从此,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村子里,那个光棍见到杨水英,像是见了鬼一样惧怕。

杨水英的生活确实很苦,她把自己受的苦难,全部化成恶毒的语言,谁惹了她,谁不小心触犯到她,都会被她骂得狗血淋头。

后来她的女儿们逐渐长大,因为杨水英的恶名在外,一般条件好的人家,根本都不会想着娶她家的女儿。因为杨水英太过刁蛮泼辣,别人是真的怕她呢!

在农村,人们的田地都连在一起,总是会因为水田放水,放牛放鹅等琐事,总是会起一些纷争。杨水英吃不得半点亏,只要惹到她,她会骂得人家祖宗十八代都不得安生。

她动不动就撒泼放赖,跟别人吵架,不吵赢绝不收兵,她还会憋气,倒在地上像死了一样,谁也不想和她吵,吵了没有好果子吃。

村里的妇女,几乎都被她骂过,她还动不动就自称杨奶奶。如果她要是吵输了,她就威胁人说她要喝农药自杀,她家的六个孩子就让别人来养。

村里人多数让着她杨奶奶,算她狠。

随着女儿一个个出嫁,杨奶奶都得了一笔不菲的彩礼,家里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儿子小宝已在县城安家落户,娶妻生子。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种田已不是农民的唯一出路,很多年轻男女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人也很少为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吵吵闹闹了。

杨奶奶这个天下无敌的吵架精,随着村里人越来越少,也没了用武之地。村子里也安静祥和了。

那次我回老家,在村里偶遇杨奶奶,按辈份我叫了她一声姑姑,她满怀欢喜地答应了,并万分怜惜地对我说,这丫头没有妈妈真可怜。说得我差点泪崩。

细细打量这个曾经的杨奶奶,她的头发乌黑发亮,梳理得光滑服贴,苍蝇站上去可能会摔几个跟头。她的脸红润富态,往日的怨气一扫而光。她的左手上戴了一个玉手镯,气质介于地主婆与媒婆之间。

记录乡村生活的兄妹(纪实村里那个蛮不讲理的女人)(3)

她看上去既有点小富,又有掩不住的风情,这样的气质在农村老人中少有。我心里暗暗称奇,心想她应该有好多年没在村里跟人吵架了吧!她现在也不用跟人自称杨奶奶了。

她如今的年纪,只怕是村里的孩子见到她都是要叫奶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