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郎神,人们便会想到那个长着三只眼、手使三尖两刃枪、带着细犬、腾云驾雾的神将形象来。

但如果有人追问二郎神的“家乡籍贯”,恐怕很少有人回答得上来。

其实,典籍中写得很清楚。

《辞海》中注:“二郎神,神话人物。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俱引用。

既然二郎神的点击率如此之高,现在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的他到底有何区别吧。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是同一人吗(1)


《西游记》中,二郎神的形象让人感觉是他的性格十分逍遥,他“只听调,不听宣”表现了他对“天家眷”的蔑视,而且他非常重义气,所以有梅山六兄弟与哮天犬跟随。

在他捉拿孙悟空时完全体现出他的高强法力,后来在帮助孙悟空收拾九头虫时也与他称兄道弟,喝酒吃肉。

《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则是助武王伐纣,有勇有谋的道童,而他在与纣王部下斗勇的时候,也充分表现出他的智慧。

在《西游记》第六回中有这样描述他的一首诗: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心高不识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赤诚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是同一人吗(2)


这首诗不仅概括了二郎神的外貌特征、“工作简历”及“社会关系”,最后也点明了他的“家乡”住在灌江。

而在古典神魔名著小说《封神演义》中,杨戬形象与上述形象似乎有所勾连。

书中叙杨戬出场时,说他“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这显然来自赵昱的封号。

书中第47回叙杨戬战赵公明之时,“暗将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这只哮天犬是二郎神的标志之一,《西游记》小说和杂剧都曾提到,与孟旭和赵昱不无干系,当然也有可能如张政烺所说是由独健的金鼠衍化而来。

《封神演义》第55回又说杨戬为追怪物入一石穴,取得三尖两刃刀和淡黄仙袍,并收了两个金毛童子为徒,这也是二郎神的标志性特征。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是同一人吗(3)


《西游记》小说中的二郎神持的即是三尖两刃刀,《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杂剧也提到细犬和三尖两刃刀,淡黄仙袍显系借自孟旭像。

《西游记》杂剧第十六出有唱词云:“郭压直把皂鹰擎,金头奴将细狗牵。背着弓弩,挟着弹丸。”

金毛童子即是此处的金头奴;甚至杨戬追怪物入石穴似乎都有李冰和赵昱入水斩蛟的影子。

刘逸生撰文称《封神演义》对杨戬的描写有一个逐步明晰的过程,一开始作者并不以杨戬为二郎神的。

这是颇有见地的意见,但笔者愿意指出,这并不意味着那些与二郎神相关的描写都是后来的补笔,或许作者正要如此写出杨戬的生命成长史呢。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是同一人吗(4)


另外,《封神演义》描写了数位具有怪眼的人物,譬如闻仲、殷郊、温良、马善和吕岳都有三只眼;高明是千里眼;杨任的眼眶内长有双手,手上有可以透视地底的双眼,大概为避免过多的重复,又或者仅因为作者在糅合多种二郎神说法时有所偏重。

所以《封神演义》原著中并没有突出描写杨戬的三只眼,尽管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认为这是二郎神的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中二郎神最大的差别所在了。

但是杨戬“即运神光,定睛观看,已知袁洪化为怪石”这句话依稀可见第三只眼的痕迹,也可以从中证实二郎神是杨戬形象的主要渊源。

总之,杨戬的形象是《封神演义》的小说作者在采纳多种二郎神传说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他的许多特征都可以因此得到解释。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二郎神 西游记与封神演义中的二郎神是同一人吗(5)


即便是粗略读完《封神演义》的读者也不难察觉杨戬和孙悟空的诸多相似,笔者以为,之所以会如此,多半在于杨戬的二郎神身份,因为在有关二郎神和孙悟空形象的早期材料里,双方就存在密切关系。

杨戬与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的诸多相似之处,追溯造成这一系列相似的原因,充分说明了《封神演义》杨戬形象的塑造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