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想给我的奶奶写一篇文章,但一直不敢动笔,她们那一代人太苦了,苦到不知道该怎么写才能把我奶奶的一生给描述出来。

波兰作家伊娃娜通过奶奶的遗物——旧箱子里装着的奶奶用过的纽扣作为灵感,创作了绘本《献给奶奶的摇篮曲》。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1)

伊娃娜说这本书是献给小赫尔达的摇篮曲,没错,小赫尔达就是伊娃娜的奶奶,她会在50年以后成为作者的奶奶。作者想要通过这本回忆录式的绘本,跳回到小赫尔达出生的那个年代,那座小城,重新去讲述奶奶年轻时的故事。

赫尔达出生在一个以纺织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罗兹城,赫尔达的生活就是围绕着这些纺织品展开。

绘本的内页附了奶奶年轻时的照片,一二十岁的年纪,青春貌美,眼神中充满了坚毅和希望。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2)

我看完绘本后,觉得好遗憾,我的奶奶连一张年轻时的照片都没有留下。我知道的她的故事仅仅是:

3岁时,妈妈因为破伤风去世;19岁时爸爸生病去世;本是班上的优等生,却因为哥哥一句“家里饭都吃不起了,还上什么学”,就放弃了学业;20岁时被哥哥安排嫁给暴脾气的我爷爷,后来生了5个女儿,2个儿子,其中一个女儿早夭……

一生那么长,说起来好像几句话就概括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一直是奶奶的形象,勤劳、好脾气、要强。

那奶奶的青春又是怎样的呢?

我只记得奶奶曾经无数次和我描述过的一个上学场景:

“每次考试时,我都提前交卷,老师就会对其他同学说,考5分(满分5分)的同学已经交卷了,你们好好考啊。提前交卷后就可以去操场上占乒乓球桌,我是班上乒乓球打得最好的女孩子,也是成绩最好的”。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3)

也无数次听奶奶遗憾地说过:

“当时班上成绩比我差多了的同学后来都当老师了,现在一个月好几千的退休工资,我因为家里穷,没上完学,不然一定比他们更厉害”。

我只能从奶奶的回忆里去想象当年那个满脸洋溢着青春笑容的女孩。因为结婚后的奶奶,过的日子就和全中国无数个农村老奶奶的生活一模一样:做家务、养孩子、干农活、赚工分……慢慢变老。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4)

这也是我还只看到《献给奶奶的摇篮曲》这本书的书名,连内容都没了解,就一定要入手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关于奶奶的书,一定充满了温情。

作者的奶奶赫尔达出生在一个纺织家庭,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往后的人生,赫尔达一辈子都在和纺织品打交道。

绘本里展示了很多奶奶小时候、年轻时用过的小衣服、小手帕,也展示了很多种不同的布料和花纹,里面记录的不止是奶奶的成长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5)

很多时候,我们一说起绘本想到的就是给孩子看的。但我发现,很多绘本孩子看不懂其深意,但我们成年人看完后却可以得到很多,或沉思、或感触、或泪流满面。

我问小勋这本《献给奶奶的摇篮曲》好看吗?里面说的是什么故事呀?给我推荐一下呗。

小勋说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画,她的奶奶很厉害,会做很多衣服,其他的我就没看懂了……

所以很显然,这本绘本对我触动远远大于孩子。

我看完后,被绘本里出现的那些手帕深深感动,也把我的回忆拉回到了那一段又一段奶奶陪着长大的岁月里。

印象中,我奶奶也有很多手帕,有的手帕会折成小老鼠逗我玩;

有的手帕里一层一层打开后装了很多零钱;

有的手帕是拿来擦汗的;

有的是折成小正方形装在我书包里让我擤鼻涕的;

还有的旧手帕或做成了沙包、或者缝成了装护身符的小袋子……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6)

我现在回老家,奶奶总还是要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来,然后一层一层打开,从里面拿出钱给小勋,要小勋自己去买好吃的。一番拉扯之后,奶奶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说:你嫁得远,难得回来,这些钱你拿着给小勋买衣服、买好吃的,我拿了钱也没地方花,我只要你们好我就开心没有遗憾了。

奶奶们都曾年轻过,但如果不是看了这本《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我们很难会这样深刻的回想起年轻时的奶奶,以及奶奶曾经的那些梦想和花样年华,也就不会如此痛苦又遗憾地感叹奶奶这一生。

我家小勋可能现在还体会不到《献给奶奶的摇篮曲》的动人之处在哪里,但我可以先收藏起来。等我老了,等他长大了再来翻阅时,再回忆起儿时第一次阅读和彼时阅读的心理进行对比,也许会有比现在的我有更深的感触。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7)

并且这本绘本也的确具有很大的收藏意义,它是我读过这么多绘本里,唯一一本画质真得让我怀疑是不是印刷品的绘本。

里面的那些纺织品,清晰立体得我数次上手摸,想要看看它到底是印刷品还是把纺织品粘贴到了书本上。

别说是大块布料的小衣服、手帕、围衣了,哪怕是一朵小花,也是每一个针眼都清晰可见。

有关怀念奶奶的歌曲(献给奶奶的摇篮曲)(8)

这些布料见证了赫尔达的一生!

过去的那些岁月,逝去了的那些年华,可以用这种方式被记录下来,也是极其幸福的了。如果要我写一首《献给奶奶的摇篮曲》,我可能会从“女孩考试时带着满脸自信的笑容走上讲台,提前把试卷交给老师,然后跑去操场上占乒乓球桌”的那一幕开始写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