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已运作两年多的少儿粤剧传承基地之后,粤剧艺术博物馆又添粤剧艺术传承基地,为专业粤剧演员提供向粤剧名家、老倌学习的机会。12月10日,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市穗演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名家粤剧艺术传承基地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正式揭牌。五位著名表演艺术家首批进驻、开展艺术传承。他们分别是国家一级演员、《七十二家房客》太子炳扮演者、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彭炽权,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者、广东戏剧协会主席丁凡,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者、广州粤剧团团长黎骏声,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者、著名花旦陈韵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者、著名花旦蒋文端。

广州佛山音乐节(粤博开启广东音乐之夜)(1)

据悉,粤剧艺术传承基地的设立旨在立足博物馆阵地平台,围绕粤剧传承发展主题,开展讲座、论坛、演出、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名家艺术引领和传帮带作用,为粤剧传承事业和博物馆运行发展注入力量支持和生机活力。粤剧艺术博物馆运营总监陈德发介绍,很多粤剧艺人渴望跟名家学习,五位艺术家将亲身向他们一对一、有针对性地传授各自所学、所得。“我们本身的工作比较繁重,但对粤剧艺术的传承,都是亲力亲为,只不过场地比较散。粤剧艺术博物馆是西关地标建筑,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这样一个统一的、设备齐全的场地提供给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艺术家投入进来。”黎骏声表示。

广州佛山音乐节(粤博开启广东音乐之夜)(2)

粤剧艺术博物馆将一周上演三场“广东音乐之夜”

揭牌仪式后,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音乐之夜”演出签约仪式举行。从12月10日至3月,逢星期二、三、四的19:30至20:27,在普天乐、别院声歌、琼花堂、广福台、吉庆别馆五处,将上演 “广东音乐之夜”。据悉,“广东音乐之夜”结合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实地景点,通过馆内传统岭南特色五大园林建筑与广东音乐曲艺团专业演奏员的配合,进行音乐情景剧的沉浸式演出。表演者分别进行进行扬琴、二胡、琵琶、古筝、笛子、高胡等演奏,曲目则包括《三宝佛》《连环扣》《平湖秋月》《双凤朝阳》《雨打芭蕉》,演出期间票价38元/人。

广州佛山音乐节(粤博开启广东音乐之夜)(3)

“38元实际上只是一个门槛。我们也希望通过广东音乐和岭南建筑特色的结合,让热爱广东音乐的人走进来,形成互动, 了解它的内涵。”陈德发表示,现在都在提夜间生活,广东音乐之夜就是想打造一个市民群众夜间文化艺术生活的好去处。

又一旅游情景剧将推出 粤剧学艺故事搬上舞台

粤剧艺术博物馆10月4日起夜间开放,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夜间游园内容,除了“广东音乐之夜”,旅游情景剧《穿粤·西关疍家妹》也将上演。该情景演出于12月14日起公演,持续至明年3月,每逢星期五、六晚20时开演。据了解,这部旅游情景剧融入粤剧、南音、武术、咸水歌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将在广福台、粤剧艺术博物馆剧场上演。

身为编剧的陈德发介绍,这部情景剧讲述了民国期间疍家妹饱受欺负,被武馆青年出手相救后,为彻底躲避黑恶势力,加入戏行谋生的故事。“疍家妹学戏的情节安排,是为了向观众介绍粤剧戏班的生活、粤剧艺人习练基本功的过程,里面有很多行话,比如云手拉山、走圆台、趷单边。” 陈德发说,他还在策划将粤剧小武演员陈小刀不畏伤病、苦练舞台绝技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

广州佛山音乐节(粤博开启广东音乐之夜)(4)

《穿粤·西关疍家妹》在12月为试演期,票价120元/人,感兴趣的市民游客可以关注粤剧艺术博物馆官方公众号、网站,以及相关票务网站,还可以前往博物馆游客中心购票。而今年9月底博物馆首推的粤语情景旅游剧《穿粤·西关》则不再上演。

据悉,两部剧目都是粤剧艺术博物馆活化运营中的尝试。今年8月,粤剧艺术博物馆通过公开程序招选广州市穗演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运营力量,协助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重点将在粤剧曲艺专业演出、公众参与体验服务和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方面为博物馆提供支持。未来,市民游客还将有机会体验更多形式新颖的粤剧文化讲述方式。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吴多 通讯员 荔宣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莫伟浓 通讯员 荔湾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罗嘉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