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被大家称为“扶弟魔天花板”的安徽潘女士火了。
标题为“卖饼12年给弟弟买房买车”的视频在网上评论点赞量很高。
她不但给弟弟买房买车,还说自己现在挣的钱都在父母手里。
有人问,这么多年,你为自己考虑过吗?
她说,等弟弟结婚了再考虑自己的婚姻。
一时间,网友们议论纷纷,都想问她是被逼的吗?
可惜并不是。
相反,她是心甘情愿的。
实际上,潘女士是位90后,今年才33岁。
网传她在县城经营着2家烧饼和牛肉粉丝店,很受当地顾客欢迎。
为了经营,她每天早上4点半起床,一直在店里忙到晚上10点后才能歇息,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
“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3000张烧饼,几乎都是我一手烙出来的。”她说。
从言语中能够感受到她的确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骄傲,这是因为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梦想是什么呢?就是给弟弟买房、买车。
房子已经看好了,129平方米的,总价约50多万元,还没付款。
根据视频里她所说的,车子她应该买好了。
潘女士自己说,这么多年赚到的100万大部分都用来帮衬弟弟了。
而她自己呢?
以后再买套小的。
网友们很心疼她的付出,纷纷猜测:
莫非又一个现实版“樊胜美”?
或者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甚至有网友问,这个弟弟莫非有什么特殊情况?
在大家猜测背后肯定有重要原因后,潘女士眼角带笑、云淡风轻的一番话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她说:“我弟弟好了,我父母也会好,我父母好了,我们姐妹都会好。”
照这个逻辑,全家人的幸福都在弟弟身上,弟弟幸福是全家首要任务。
那弟弟为什么不自己去争取幸福?他是身体不便吗?真不是。
潘女士的弟弟出生于1995年的,上过大专。
毕业后学了几年修车,后来又到南京工作。
不久前,潘女士把弟弟叫过来,帮她开店。
原因是什么呢?
潘女士说自己弟弟在外遇到过很多困难,修车也没有什么前途,还不如回来帮自己干活。
目前,她打算把一家店让给弟弟。
这个故事如果放在过去,很多人都要为潘女士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
但今天,大家想到的更多的是心酸和担忧。
首先,是对潘女士个人家庭、婚姻情况表示担忧。
不少人说,这个做法当姐姐可以,但是将来和她结婚的人未必心甘情愿。
言下之意,就算另一半佩服潘女士的奉献精神,也很难和她成为一家人。
大家都知道和拥有“扶弟魔”行为的姐姐结婚是一件“后患无穷”的事。
假如和姐姐结了婚,结果还带一个拖油瓶,于情于理谁都受不了。
而这样很现实的问题,潘女士其实已经碰上了。
后续的采访中,她说2012年的时候,在家人的介绍下,她和老家一个小伙结了婚。
婚后夫妻两人也是继续卖烧饼。
2013年,两个人的儿子出生。2018年,为了照顾儿子,他们又回到老家,继续卖烧饼。
网传婆家觉得她太顾自己娘家,丈夫最终和她离了婚。
其次,这样“扶弟”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
正如网友们担忧的那样:“等你弟弟娶媳妇,你可能还要攒钱帮他办婚礼,以后还要帮他带孩子……”
其实网友们担心的就发生在眼前。
潘女士说:
“弟弟的年纪不小了,对象还没有着落,我们都着急,母亲头发都急白了。只有自己家里好了,我才能好。”
不少网友希望潘女士的弟弟赶快找个对象,免得为他买车买房的姐姐这么担忧。
但转念一想,找到对象就好了吗?恐怕很难。
溺爱般的帮扶弟弟,本质上就是一条无止境的路,何况这条路还是姐姐自愿踏上的。
还有,退一万步说,万一以后姐姐有什么突发状况,弟弟能够卖车卖房帮助姐姐吗?
说实话,潘女士这种“牺牲”式的付出,是让人非常有压力的一件事。
当前,她把期待都放在弟弟身上,她内心真的没有想过弟弟以后怎么还吗?
或者说以后弟弟没有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自己不会觉得白白付出了吗?
因为网上各种评论,弟弟也被架在道德的高架上。这意味着他也必须同样无私对待姐姐,否则就要遭受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双重拷问。
那以后自己有了家庭又该怎么摆清楚这个关系?
一家人的关系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
最后,潘女士自己说看到了网友们的议论,她说:“生活是自己的,不理解没有关系,不在乎别人说自己是‘扶弟魔’。”
事已至此,很多网友也只能尊重、祝福了。
家庭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很多人的根深蒂固的思想。
家庭中,所有人都要把家庭和家族的发展、荣誉放在第一位,就算牺牲个人的追求和想法也在所不辞。
在潘女士的言语中,两次提及“家庭好了,我才好”,可以窥见这样的想法深入她内心。
即使在自己出嫁、组建了家庭、离婚、单身带娃的十几年里,这个观念始终未曾改变。
就这点而言,大家和潘女士观念矛盾之处就在于,大多数人认为潘女士自己过好了,她的家庭才能好。
因为我们看到过太多人为了所谓的家庭利益放弃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这样的人,往往大半辈子都活在委曲求全的生活状态当中。
关键是这样的牺牲大概率换不回家庭的幸福,能够得到的只不过是一辈子被“压榨”。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50岁自驾游阿姨苏敏。
结婚后几十年以来,和老公在经济上一直都是AA;她老公对她的爱好追求永远都是冷嘲热讽,甚至还动手打过她。
但是她不敢离婚,原因是怕女儿不好嫁人。
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她又因为要照看孙子把自己自驾游的行程一再推迟,直到孙子们上幼儿园。
她从小被教育要照顾弟弟,工作后要上交工资,因为弟弟还没有工作结婚。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苏敏阿姨一度抑郁吃药。
虽然自驾游两年后,她实现了经济独立,拥有了知名度,她还是说:“我希望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地过下去。”
为家人牺牲自己,似乎已经在她体内形成了肌肉记忆。
直到前段时间,她终于忍无可忍地离了婚。
在个人利益和“大家庭”利益面前,很多人习惯了以家庭为重,本质上是一次次让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和追求梦想的权利。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会遭受内心良知的拷问。
毕竟,如果把追求个人幸福放在第一位的话,会被看作是自私的,是不道德的。
与其说我们感叹潘女士为了弟弟辛苦操劳,不如说我们惋惜的是她为了家庭过度牺牲自我。
对于网络上评论,潘女士也直言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她的困难,所以不理解她是正常的。
那么,潘女士经历了什么困难呢?
原来她是家中的长女,下面除了有个弟弟,还有个妹妹。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家里十多亩地主要靠母亲来操持。
她记得,小时候自家经常向乡亲和亲戚借米过日子,一家人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她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贴补家用。
通过这段经历,大家可以思考:潘女士是怎样变得过分宠溺弟弟的?
无非就是被灌输了“长姐如母”“姐姐要照顾家人,让着弟弟妹妹”的思想,从小一直帮弟妹,长大了赚钱、结婚、养家都还要帮弟妹,因为帮着帮着就习惯了。
电影《姐姐》里,张子枫饰演的女主安然有个姑妈,姑妈年轻时候也有自己的梦想。
她原本考上了西大俄语系,但安然的父亲考上了中专,家里只负担得起一人的学费,姑妈只好选择去工作。
工作后,姑妈有机会去俄罗斯做生意,结果弟妹生了孩子,姑妈只能再一次放弃了自己的人生,成全了弟弟一家。
她说:“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这种作为姐姐“认命式”的牺牲,已经根深蒂固地扎根在她的血液里。
虽然潘女士没有说家庭的问题,我们也无法推测其父母在她成长过程中有怎样的教育引导,但从她反复提及的“弟弟好,我们整个家庭才能好”的思维逻辑中,不难窥得一二。
甚至她还说了一句:“以后父母还是要和弟弟一起住的。”
所以,潘女士觉得自己给弟弟买好房、车,也就等于是给父母尽孝。
但其实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未来一定要和弟弟一起住呢?
凭借潘女士的能力和勤劳,再加上弟弟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一起分担父母的养老。
今天讨论这件事,是因为大家发现在家庭大于个人,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下,产生的还不只是扶弟现象。
有的父母说子女不考虑自己,对子女逼婚,不允许他们去外地工作、求学;
有的人作为哥哥、姐姐,自己工作、婚姻都没考虑好,却需要承担起弟妹的未来;
有人被家族寄予期望要考上名校,找到好工作,从小被灌输“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之类的话,一直活在压力之下……
他们一方面很想摆脱这样的窒息束缚,但另一方面却又承受着“自私”的良知拷问。
对此,我想说:
首先,放下自己承担的家族、家庭重担和助人情结。
一个家庭的改变是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的,而不是靠着某个人就能改变一切。
我们没有那么厉害,也承担不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
能够把自己人生路走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放下助人情节。
即使是我们的父母、子女,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
他们的人生不是通过我们的无私付出和帮助就能够一帆风顺的。
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当然要彼此支持帮助,但不是取代他们去生活。
停止“扶弟”式的奉献,放过的不仅是自己,还有那个本可以自立自强的家人。
其次,家庭中每个人性别、长幼不同,但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哥哥姐姐的身份,不代表要处处“让着”弟弟妹妹,更不意味着要包办他们的一切。
尤其如今,机会是靠个人去争取的,每个人都有能力让家人幸福。
最后,不要陷入无私奉献式的自我感动,因为这样会让自己被无休无止地“压榨”下去。
亲人之间,相互关爱,力所能及地互相帮扶,已经足够。
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在学会爱自己的基础上,再去努力爱人。
勇敢做一次你自己,去发现光,去追逐光,最后成为光。
作者:行动派,来源:行动派(id:xingdongpai77),敢行动,梦想才生动。关注我们,一起成为行动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