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综合 对于一座城市的初印象,人们有时候是从地标建筑开始的,因为某种程度上地标建筑逼真地传递着城市的形象与品位。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贵州,凝聚了绿色生态、现代科技、民族文化等众多城市元素,贵州又应该有怎样的城市地标与之匹配呢?多彩贵州网小编经收集整理了一份贵州城市建筑新地标“宝典”,这些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

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

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占地面积为1715亩,总建筑面积为257000平方米,可容纳6万余人。是目前贵州省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大型体育综合场馆。该体育中心为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将分为竞赛区、训练区、大众健身区、辅助功能区等。可以承办部分国际单项赛事和各类国内综合赛事的主场馆。为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主体育场,现中超球队贵州恒丰智诚的主场。

筑城广场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2)

筑城广场位于贵阳中心城区,襟连南明河,毗邻甲秀楼,总面积16.07万平方米,是“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客厅”。2011年4月1日,贵阳市决定启动筑城广场重建项目。历时九月,广场顺利落成。建成后的筑城广场可容纳10万余人,兼具集会、休闲、文化、生态和历史纪念等功能。

贵阳古时多竹,竹寓意坚强、气节、高雅。筑城广场以竹文化为魂,中央建有以芦笙为题材的“筑韵”主题雕塑,四围广植竹、梅、兰、菊、松。其意在接续贵阳悠久的竹文化历史,展示贵阳良好的生态优势弘扬贵阳人民不屈不挠、协力争先的精神,彰显贵阳城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新风貌。

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3)

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位于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迎宾路以南、观山东路以北、长岭北路以西,紧邻贵阳市市级行政中心,观山湖公园以东。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在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生态指标上达到国际权威绿色生态评估体系LEED和国家绿色生态标准,是国内功能配套最完备、设施最先进的多功能会议展览中心之一,贵阳市对外经贸活动的重要窗口。

贵阳花果园“双子塔”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4)

花果园双子塔坐落于贵州省最大旧城改造项目——贵阳市花果园项目的核心位置,分东西两座塔楼,两塔结构高度和建筑总高度分别均为334.35米和406米,属于花果园200万平方米商业规划中最重要部分。作为贵阳未来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和贵阳城市经济发展的缩影,双子塔规划时就被赋予了“铭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的奋进贵州”的特殊含义,奠基时更被看作是“我国西部崛起的一个标志”。

贵阳世界贸易中心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5)

2017年3月,备受业界关注的贵阳世贸中心,在中天未来方舟动土开工。作为贵州省首个世界贸易中心,是中国生态智能建筑试点楼盘。贵阳世贸中心建成后,将与纽约、东京、上海等处于世界贸易中心体系的区域拥有同等的地位,共享全球庞大的贸易网络。借助与世贸中心的全球性网络,贵阳距离世界级城市的发展目标,也将更进一步。

贵州饭店新大楼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6)

2016年5月4日,建筑高度达275米的贵州饭店新大楼正式封顶。该项目是贵州省“5个100工程”之首的办公会展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新大楼由一栋53层的写字楼和一栋39层的五星级酒店组成,总面积2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贵阳市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贵州饭店新大楼预计将在今年投入使用。

茅台集团行政办公中心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7)

茅台集团行政办公中心位于贵阳市观山东路与长岭南路交叉口西南侧,总面积约为167.4亩,建筑面积44万平米。项目主要进行办公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国酒茅台文化广场及其他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茅台实业旗下销售公司、贸易公司等都将进驻该办公中心。

贵阳中天201大厦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8)

贵阳中天201大厦以贵州少数民族芦笙为原型的现代楼宇设计,采用12根钢管砼柱支撑,是继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总部大楼与新加坡国库大楼之后,全球第三个采用筒式悬挂结构的建筑,是全球最高的筒式悬挂结构的建筑,目前在国内建筑中尚属首创。中天201大厦是高水准的5A级办公写字楼,被称为“贵阳城市新地标”。它是获得中国绿建三星认证的绿色建筑,也是获世界纪录协会认证的全球高钢桁架结构大厦!

贵州三线博物馆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9)

2017年,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被网友评为“最值得去的八大博物馆”之一。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于2013年8月17日在六盘水市开馆。

“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国有重点企业和项目在六盘水应运而生,使六盘水从封闭的农业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新兴开放的工业城市。馆内收藏了三线建设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历史文献、图片等,并通过微缩场景再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0)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占地4.74公顷。贵州省博物馆新馆设计为多元一体的菱石理念:

理念一:响应山地环境能量。远古贵州曾属浩瀚的“特提斯洋”,是世界古生物最早的家园。经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最终形成了贵州今天山地占97%的地理环境。理念二:功能革新。从单一的收藏展览功能转变为社会活动中心。理念三:信息载体。采用鱼腮式外墙构造,新馆表皮可行使生态呼吸功能;外墙石材采用图案化电脑辅助切割,贵州自然历史文化图像信息可以保存在外墙中供人发掘。

贵州歌剧院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1)

贵州歌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中天未来方舟(专题阅读)为了践行“修人文以润繁华”城市发展理念,继北京798艺术中心、方舟戏台、上影越界激光IMAX影城之后,倾力打造的又一城市地标性建筑,目前已正式动工。

比之悉尼,贵州少了几分绅士的严谨,却又多了几分隐士的优雅;正如贵州歌剧院设计一样,比之悉尼歌剧院,造型设计线条潇洒飘逸,隐隐流露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美学,又巧妙的与声学完美结合;无论是风格多变的交响乐,或是高亢激昂的意大利高音莎剧,贵州歌剧院都能予以在场者绝美的听觉享受。

彩蛋来了!怀念:贵州那些消失的城市地标建筑

城市在发展,总有一些地标会消失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再来盘点一下,贵州各地那些消失的标志性建筑,你见过几个?

凯里冷却塔——看到它们就知道到凯里了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2)

原凯里发电厂的3座冷却塔和烟囱都是凯里的标志性建筑。

凯里发电厂建于1957年,原为一独立的地方性小型火力发电厂,1971年并入贵州电网。在后来的发展中,该厂实施过几次技术改造工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该厂发电机组小,耗能较大,加之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长期以来市民对此反映强烈。

国家有关部门出于对环保和节能的考虑,于2009年3月份关闭了该发电厂。2012年1月13日,凯里发电厂会同有关部门,对该厂主厂房实施了爆破。2015年12月底,凯里市对位于原凯里发电厂的三座冷却塔实施了清除性作业。截至当年12月30日,三座冷却塔均已被成功拆除。

贵阳大十字天桥——曾经的贵阳“甜甜圈”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3)

贵阳大十字环形天桥于1997年建成,屹立在贵阳市已近二十载。它不仅见证了贵阳的发展,更承载了贵阳几代市民的记忆。

2015年11月,天桥上的商家纷纷接到通知,为支持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根据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终止大十字人行天桥合作建设合同的通知》,商铺清退工作将于2015年11月30日前完成。

这意味着,在继喷水池环岛、人民广场中心小金字塔、老百货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相继“离开”后,又一个城市地标的“谢幕”。

伴随着贵阳大十字环形天桥即将拆除的新闻曝光,网友们纷纷在百度贴吧、微信朋友圈,回忆与大十字的相关故事。

2015年12月,经过五个黑夜的紧张施工,大十字天桥主体拆除工作全部完成,伴随近二十年的“甜甜圈”正式挥别贵阳市民。

仁怀茅台大桥——央视直播爆破拆除现场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4)

茅台大桥始建于1993年,桥梁总长281.923米,为混凝土桁架拱桥。该桥的建成结束了仁怀市境内赤水河上没有桥梁的历史,成为黔北川南陆上交通的又一通道,惠及两岸数万群众,推动地方酒业迅猛发展,成就了国台、怀庄、远明、无忧、金酱等知名酒企。繁忙时节,运输原料、产品的车辆需排队经过茅台大桥。

随着茅台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流量的迅猛增加,导致已经运行18年的大桥出现了严重的开裂及承载力不足等病害。仁怀于2009年5月和11月,先后对茅台大桥进行两次维修,最终被评定为4类危桥。

仁怀市为把茅台镇打造成为原生态的山地小镇、历史文化古镇、酒业经济重镇和旅游名镇,根据规划,并经上级许可,决定对茅台大桥和旁边的“钟楼”进行爆破拆除。

2014年6月6日13点,茅台大桥及“钟楼”成功爆破拆除,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长达10分钟的现场直播。从此,茅台镇这两处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在人们的视线里消失,成为回忆。

毕节人民剧场——当地曾经的休闲娱乐首选地

贵州省有哪些地标建筑(贵州这些城市建筑新地标你绝对没见过)(15)

毕节人民剧场于1958年开始修建,但因历史原因,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才正式修建完毕。“人民剧场”几个大字由当时毕节民国时期三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勋章题写。

据了解,人民剧场早期主要是放电影,那时候看场电影也是奢侈的事,此处因此成了市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地。同时因其是前苏联式建筑,风格较为独特,逐渐成为毕节的标志性建筑。2015年4月,根据毕节城区交通规划,人民剧场将打通连接毕节卫生学校的后大门,成为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通道。

人民剧场拆除后,但鉴于人民剧场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许多市民对之有深厚的感情,为给广大市民留下一个文化记忆,当地政府拟在人民剧场现址左侧20米处,按照原规格和风貌重建。同时,新修建筑内部将建电影院,以满足市民文化生活的需求。

城市地标不惧曲高和寡

提到城市地标,首先人们眼前闪现的会是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建筑,但是这类建筑往往带有商业、商务属性,只算得上城市地标的一类。更富有深度和内涵的城市地标应该是文化建筑,这类建筑具有内、外识别性,功能性上,可以完善城市的公共生活、文化生活,老百姓可以近距离与之接触,两者兼具才是更能代言城市的地标建筑。

实际上,从世界各地来看,许多知名的地标建筑也并非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像东京的著名地标之一,就是浅草寺的大红灯笼;华盛顿的地标,是国家美术馆新馆,是世界上建筑精美、藏品丰富的美术馆之一。地标并不仅仅意味着大体量,更应该是具有唯一性、独特性的建筑。

贵阳历史上也曾经有书院、有名人故居等人文沉淀,试想能否实现一个像纽约中央公园那样的城市地标,地面之上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森林,地面之下可以是文化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融入性。文化建筑地标,目的就是传播城市优雅文化,不怕曲高和寡,要对大众文化品位起到引导提升的作用,同时更能够体现一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水平。

对于商业性地标建筑而言,仍然应该把握绿色生态这一核心要素,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原创性,既契合“爽爽贵阳”的城市定位,又富有建筑本身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