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本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但总有一些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古代,七夕也被称为乞巧,有一首诗歌写的正是七夕,字里行间很是凄美,道尽孤独的滋味。为何会在七夕节写下一首凄美的诗?本是欢喜之日,却更加孤独,我们来看看这首千古绝诗。

七夕最美十首诗(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夕千古绝诗)(1)

秋夕

这首诗名为《秋夕》,为唐代诗人杜牧所作,诗歌的后两句被千古传诵,每每提及七夕就会用到这两句,诗歌原文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最美十首诗(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夕千古绝诗)(2)

秋夕

整首诗为七言绝句,诗题为“秋夕”,意思是写在秋天的夜晚且是七夕之日,毕竟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已过,在古代也已是秋天。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在皇宫之中的宫女,诗的第一句讲的便是皇宫里的景象,七夕之夜,皇宫里的蜡烛光照耀着画屏。

紧接着看第二句,这句说的是宫女手里拿着扇子,轻轻扑扇萤火虫,联系下生活实际,点起烛光总有一些飞蛾或者火虫迎来,会用扇子扑扇,使得烛光平静地照在画屏上,显得静谧而唯美。这两句诗把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交代了,在皇宫之中,哪怕是七夕之夜,也依旧要做这些琐事,七夕的夜晚宫女们心里也想和宫外的女子们一样,能够出门逛街,或许能够遇上心上人,可这一切都只能在脑海中里想象。

七夕最美十首诗(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夕千古绝诗)(3)

秋夕

再看第三句和第四句,这两句要连在一起看,七夕之夜,立秋之后,夜晚的石阶在月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更加清冷,与其说石阶凉如水,更不如说是人凉如水,这“凉如水”也把这份凄冷和孤独绝妙地联系在一起,运用了对比和借代手法,天色石阶凉和主人公的心情凉形成对比,这份天气的凉借指人的内心凄凉,让人读起来意味深长。

最后一句为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主人公在七夕之夜不能像宫外的人们那样过节,只能独自叹息羡慕,七夕的夜晚渐凉,坐在宫内看着天边的牵牛织女星,心里想着七夕之夜,牛郎和织女是不是正在鹊桥相会,自己的心上人此时又会在何方,道尽无尽的孤独以及对生活的期盼。

七夕最美十首诗(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夕千古绝诗)(4)

秋夕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为何会成为千古名句,我们读起来也觉得意犹未尽,联系这首诗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便可知,主人公身在皇宫,七夕之夜大家在乞巧,乞巧是对生活的一种憧憬,可自己也有生活的憧憬,可是无奈自己的身世,坐看牵牛织女星的时候脑海里想象很多美好的画面,却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这番心事,相信人们都明白,却又无可奈何。

生活就像如履薄冰,哪怕身处异乡,也会充满向往,诗歌里主人公的这份孤独,在现代人的心里亦存在,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唯愿生活对我们温柔以待,杜牧的诗歌诉说出了我们的所思所想,可谓经典。致敬千古绝诗,致敬传统文化。(文/云冗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