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定地震语文作文素材,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川泸定地震作文600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川泸定地震作文600字(四川甘孜泸定抗震救援相关语文作文素材)

四川泸定地震作文600字

四川泸定地震语文作文素材

一、赞美勇敢、勇气、团结的素材片段

(一)

第一次听说“泸定”是因为一座桥。再次听闻“泸定”还是因为一座桥。

不同的是,前者是战争年代兵家必夺之环,后者是抗震救灾保障百姓的必走之段。

1935年,铁索高悬金沙涛,星星之火昭示王者之师不可阻挡。

2022年,树干横亘湍流河,荧荧之光彰显责任光辉永不磨灭。

时隔87年,他们把灾难踩在脚下,把人民扛在肩上!是他们回来了吗?不,他们从未离开!

——中高考语文加油站原创

(二)

他们不是在镁光灯下乘风破浪、披荆斩棘。

是在汹涌澎湃的金沙江上,在摇晃的木枝上,肩扛人民,连涛水都以浪作掌声。

是在满目疮痍的裂土上,在寸步难行的救援路上,徒手刨土,连晚风都作响喝彩。

是在摇晃的幼儿园教室里,在餐桌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疏散270余名幼儿。

他们是无名之人,他们是平凡之辈,他们没有巨星光环,也没有鲜花名利,但条条洁白哈达是最诚挚的感谢与祝福。

——中高考语文加油站原创

(三)

地震、洪水、瘟疫总是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它们粉墨登场,势必嘲笑人类的弱小。然而天漏则补,山挡就移,神话中的中国人绝不服输。一个地方爆发疫情八方支援,一座大山着火了人民可以筑起防火长城,一个地方地震了排除万难也要救出同胞,现实中的中国人也能创造奇迹。不管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中国人民总是能捧出一颗纤尘不染的赤子之心,怀山河深情,筑中式风骨!

——中高考语文加油站原创

二、可以引用的名人名言

1.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增广贤文·上集》

【写作示例】

支撑英雄暗夜前行的往往不是名利,而是他心中的信仰,恰如“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般凛然洒脱,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人民日报》有改动

2.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写作示例】

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追星赶月的脚步,正如篱笆阻挡了攀爬的牵牛花,山川阻挡不了奔流的江河,风雨阻挡不了展翅的雄鹰。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在许许多多磨难考验面前,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从来都不缺乏这样英勇执着的中华儿女。

3.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写作示例】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有在自然灾害面前不服输的胆识。

4.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顾炎武

【写作示例】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这是勇气的赞歌,是勇士的怒吼,中华民族自古乐于宣扬英雄强大的人格意志力量,“夸父”虽败犹荣,“愚公”虽“愚”却感动“天帝”搬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精卫”生命不尽“填海”不止,“杜鹃”哪怕“泣血”也要把行人召回故乡,等等。中国人把民族精神投射到文学作品里,并且在现实的考验前实践。

5. 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的永垂不朽——车尔尼雪夫斯基

【写作示例】

前苏联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的永垂不朽”,由此可见,对生命敬畏,对责任赞颂,是世界人民的共识,而平凡且勇敢的中国人在每次需要挺身而出时刻都在。

三、人物素材

1.

2022年9月5日,在磨西镇海螺沟,甘孜特警突击救援小组,发现一名男子被压在垮塌的房子下面,由于通道狭窄,挖掘机等救援机具无法到达,救援人员徒手刨土,成功将男子解救出来。

2.

地震发生瞬间,四川雅安一幼儿园的老师们正在吃饭。她们立刻扔下碗筷,集体起身冲向孩子们,很多人一手“提”一个孩子,只为更快将孩子们带到安全区域。仅用时1分钟,就疏散270余名小朋友。

3.

2022年9月5日,甘孜特警队员,在震区持续开展救援,行至磨西镇与青岗坪交会处时,被湍急的流水拦住去路,他们用身体和绳索搭建桥梁,徒手爬绳索前往对岸,堪称是“飞夺泸定桥般的救援”

4.

以绳为梯,以木为桥,逆行的脚步无法阻挡。9月5日,泸定磨西镇青岗坪村,因连续下雨,河流上涨桥梁垮塌,森林消防员自制担架,脚踩木桥抬伤员过河,滚滚急流,无法阻挡逆行的脚步,手脚并用攀爬斜坡,只为快点赶到灾区。

5.

地震发生后,乐山消防迅速赶往灾区,在距离磨西镇约2公里处,遇到道路塌方,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往震中,面对几乎无法下脚的斜坡,救援人员手脚并用,踩着松动的石块、泥土艰难前行,行经之处不时有土渣掉落,但他们谁也顾不上,只想快点、再快一点,带着搜救犬一起赶往最需要的地方。

6.

消防员抱着2个月大的婴儿,臂章上“汶川”二字让人泪目,2022年9月6日,一名消防员抱着一个只有2个月大的婴儿。从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疏散出来他的臂章上写着“汶川”字样

7.

2022年9月5日深夜,徒步20公里赶来救援的消防员们在磨西镇席地而睡。村民自发把自家的棉被拿出来为睡着的消防员盖上,还不忘为他们添柴、翻烤鞋垫,目前灾区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

8.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300余人,星夜兼程抵达灾区,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第一支挺进石棉县草科乡的专业救援队伍就来自该队。70多岁的老奶奶倪春花,早上7时多就等在了路边。和大家带着水果、鸡蛋来送别不同,她给救援人员带来了亲手缝制的鞋垫。“我给孩子们缝了鞋垫。”她说,这些孩子来石棉救援很辛苦,希望他们能穿上新鞋垫,希望他们以后能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