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有个少林寺的原因,豫西民间自古尚武好斗,加上八百里伏牛山卧虎藏龙,更是滋养了彪悍的风气。清朝末年,豫西时有荒旱,不少穷人揭竿起义,竖起了反清大旗。
当时民谣云:“一等人当老大,银元尽花;二等人挎盒子,跟着老大;三等人扛步枪,南战北杀;四等人当说客,两边都花;五等人当底马(线人),暗害民家;六等人当窝主,担惊受怕;七等人看肉票(人质), 眼都熬瞎。”又云:“要当官,去拉杆”、“进山转一圈,出山便是官”,可见当地人把落草当成是不错的出路。
但是豫西各县拉杆的人一直没能成气候,直到一代大侠王天纵起义,豫西仿佛如井喷般涌现了大量草莽。王天纵于光绪五年( 1875年)出生于嵩县鸣皋镇曾湾村,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全家靠着点坡田过日子。王天纵跟弟弟王天佑自幼读不起书,便爱上了舞刀弄棒,上山砍柴的时候,就跟着少林寺的老和尚学功夫,主要就是罗汉拳之类。小哥俩像模像样地练了十来年,也算是身手矫健。
王天纵18岁那年,经朋友介绍,到镇上的保卫团干了个团丁。当时保安团已经有了几支快枪,时不时让团丁拿出来练练。王天纵非常喜欢玩枪,几个月练下来,几乎可以百发百中。
鸣皋镇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镇子,镇中有个官宦子弟孟七公子,也很喜欢刀枪剑戟,经常跟镇上练武的青年相互切磋。他听说王天纵枪法不错,于是有意结交,一试之下,果真如此,孟七兴奋不已,要王天纵教他练枪。孟家有钱,能弄到快枪和大量子弹,王天纵借此也可以自己玩玩,自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此后,王天纵经常出人孟家,一段时间后,两人枪法均有提高。孟七为人豪爽,唯不喜读书。鸣皋镇有一位老进士郭铭鼎,极其鄙视出身官宦之家的孟七不读孔孟之书,数次在言语上批评孟家浪荡公子,而且严禁族中子弟与孟七交往。得知郭老爷子屡次相讽,孟七也很恼火:你搞你的假道 学,我做我的侠义事,各不相干,你吃饱了撑的拿我消遣!
孟七的朋友遍布三教九流,当即有人为他鸣不平,四处传言说:“郭进士假充道学,其女儿与人通奸,都怀孕了!” 甚至有人嘻嘻哈哈提着只公鸡到郭家,向郭进士求婚,说孩子就是他的。郭铭鼎气得七窍生烟,其女儿更是刚烈,到公堂告状,当场剖腹自尽。
郭铭鼎经不起失去女儿的刺激,活活给气死了。这下事情闹大了,郭铭鼎的学生们纷纷向府、省各衙门告状,说孟七在地方上毁辱斯文,而且结党营私,有“不轨”之心。历朝历代,只要跟“造反”沾上一点边儿,官府就紧张了。河南(府治在洛阳)知府是个满人,得知这一“情报” 后慌了神,安排清兵前去捉拿孟七及其党羽。清兵刚到孟七家门口,王天纵等百余热血青年也赶到了,跟朝廷是没法讲道理的。王天纵当即对着众人大呼:“现在我们反正也成了党羽,七爷被捕,大家都逃不了干系,讲义气的跟我与他们干了!”
孟七本人其实早得到消息潜逃了,王天纵却不知道,带着一帮人就跟清兵打了起来。他就着墙角拔出盒子枪就射,弹无虚发,连伤数兵。清兵营官派人大呼:“谁敢带头造反,抵抗朝廷,不怕诛九族吗?"王天纵哈哈大笑:“爷爷就是神枪王天纵,不怕死的上来!”清兵不敢压近,王天纵率领众人且战且退,将孟七的家眷护送到九皋山。安顿完毕,王天纵召集众人商讨下一步计划,开门见山道:“事情我们闹了,退回去只会被杀头。七爷虽然暂时离开了,但相信不久后便会回来,大家伙不如就在此山上做了瞠将,有福同享,有罪同受,倒也快活。”百余名青壮汉子纷纷大喊:“就当蹼将,反了满清!”从此,王天纵正式拉起来队伍,其帮规无非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之类。
河南知府虽然屡次派兵进剿,但王天纵一行飘忽无定,反倒经常将官兵打得狼狈不堪。后来孟七果派人回来联络,王天纵要孟七上山,带着兄弟们替天 行道,但孟七觉得自己毕竟是官家子弟,不愿落草为寇。对王的好意表示感谢之后,说自己现在很安全,愿意在上海、天津一带的租界帮兄弟们买枪弹,大家多多保重。
王天纵知道孟七跟自己已经分了路,不好强求,于是安排手下将孟七的家眷秘密送走。话说回来,孟七还真是个讲义气的哥们。两年后,孟七弄到了批枪支弹药,派人潜回洛阳联系王天纵。不料来人在郑州被清廷逮捕,一番酷刑逼供后,那人供出了孟七,孟七因此被捕,押回了洛阳。河南知府异常激动,亲自提 审,孟七却一言不发。后来满人大老爷生气了,让人将盂七在大堂上当众杖毙。
(王天纵)
孟七大义凛然,不出卖朋友,不屈服权贵,在绿林中影响很大。王天纵得知孟七被清廷杖毙,悲愤异常,决心反清。之后的几年里,王天纵杀富济贫,广场招游侠,并在杨山修寨扎营,将其打造成了革命根据地。杨山在嵩县城南数十里的地方,其山三面悬崖,仅有羊肠小道可上。
王天纵杆帮打造的山寨中有粮仓、有布库有铁匠炉有裁缝坊、有伙食房,举凡衣食及作战需要,无不齐备。并在八百里伏牛山各县镇皆设侦察联络站口,官军入境,王天纵即获知。同时王天纵还严令部下,不绑票,不抢劫,专在驿路上和交通要道劫官府公款和富商财货。
江湖上的朋友到山寨中来,酒席招待。山寨所收财帛,王天纵并不据为已有,而是按功行赏。由于驭下有方,前前后后慕名前来投奔的鏜将越来越多,山寨逐渐发展到千余人。王天纵很有政治头脑,觉得占山为王没多大出路,只有推翻满清,联系革命党,才能为兄弟们谋个好出身,他想联系豫西各地杆帮,共举大事。
当时活跃在豫西的杆帮有100多支。“小杆”二三十人,“中杆”二三百人,“大杆”五六百人。王天纵的部队属于纪律严明的大杆子,他便想着联系附近龙门、嵩县、 栾川、宜阳一带的杆子“合杆”,共谋反清大事。经过联系和磋商,1909年的中秋之夜,众好汉在杨山聚义,跟“桃园结义” 的程序一样,将各绿林杆首的姓名生辰、籍贯列人金兰谱,献在关二哥像前。 按年龄排下来,潭头镇的孙官为老大、老二马超远、老四孙炳、老八柴云升;大章乡的关金钟老九憨玉琨老十;龙门的张治公老七;库区的张屏老三;以及老六王天纵和他的义兄老五陶福荣,十兄弟一起烧香磕头 、焚香发誓:“同心同德,反对满清,有福同享,有祸同当,若有三心二意,天打五雷轰!”众人推德高望重的“老六”王天纵为大架杆,以杨山为总部,嵩县附近八镇为保卫杨山的外围防线,抵御清兵进犯。
自从王天纵占山为王后河南省巡抚火大了,指派巡防营管带谢宝胜率兵进剿。谢宝胜小时候当过道士,外号谢老道。谢老道跟王天纵玩上了“猫和老鼠”的游戏,十余年你来我往的纠缠下来,谁也奈何不了谁。谢老道大军来,王天纵就边打边退,伏牛山山高峰险,王家军如鱼得水,牵着清军磕磕绊绊,还时不时把官兵骚扰下。只要绿林退了,官军就得意地班师回朝,算取得了“胜利”。
当时清廷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吏,最害怕在自己的辖区内出现所谓“叛党”,如果据实上报,自己头上的红顶子恐怕就没了,反正清朝的官基本是任期三年,只要在三年内没出啥乱子,以后走了管他谁来受这窝囊气。由于底层官员不敢上报,府、道上面也是收了贿赂,继续往上忽悠,说只是 “流寇捣乱。如“负责"剿匪的谢老道之流,几乎每次出征都剿灭了一股“流寇”,其他各县上报的情况基本上也是大同小异,上瞒下骗,导致豫西的绿林好汉是越剿越多。每次“进剿”都有小小胜利,十余年下来,谢宝胜一再因功升官,直升到南阳总兵。而王天纵也不断招兵买马,双方像玩“无间道”一样,还越来越认真了。
据说王天纵本来是有机会杀了谢宝胜的,但他没干这事。一次双方隔山沟对峙 ,彼此能看见对方,王天纵大声喊道:“谢老道,你个怂人,有种站出来跟爷说话!”谢宝胜受不了奚落,当真站了出来说:“王天纵你有什么了不得,本官一直有好生之德,因此没要你的小命罢了!”
王天纵哈哈大笑:“谢老道,你明白吗?你升官都是老子我保举的,你要知恩感德!要不是我,你哪会升这么快!”
谢宝胜面红耳赤,默然不语。王天纵见谢宝胜脑袋后面辫子不长,又高呼:“谢宝胜你个汉奸,连辩子都没留,枉称什么满鞑子的忠臣。”
谢宝胜再次被撩拨了起来,举起自己的辫子:“你娘的看清楚,爷的辫子就是短了点,谁说没有?”
只听“砰”的一声!谢宝胜吓了一跳, 他手上的辫子真没了,一下被王天纵齐根打断!
王天纵喝道:“谢老道,老子留你一命,交个不死的朋友,如再不服,小心你的脑袋! ”
谢宝胜惊吓之余,挥军退去,再攻山时也不敢认真了。
有手下问王天纵:“大哥,你怎么不打死谢宝胜那怂人呢?”
王天纵笑道:“打死谢老道容易,但他一死,必将惊动官府,米进则的清兵更多,不但增加我们的敌人山中老百姓也更遭殃!不打死他,无形中订下了互不侵犯的默契,即使他迫于上命入山围剿,也不过兜个圈子罢了,对我们并无大害。”
(谢宝胜)
王天纵久居山寨,也想见识外面的世界。听说上海滩十里洋场,他跟着军师熟悉了官场礼仪,制造了一系列假文书,冒充是清朝的候补道台,并挑选了多名精干随从人员,选了个黄道吉日,乘夜下山。辗转到湖北汉口,再转乘轮船到了上海。在上海,王天纵住在较好的租借旅馆,结交朋友出手阔绰,同住一个旅店的清朝候补道台张某钦慕王天纵的富有和豪放,将女儿许配给王。张小姐姿容秀雅,举止大方,曾上过新学堂,虽然是父母之言,但也为王天纵的人品折 服,当下便应允了。
王天纵便在旅店内大宴宾客,和张小姐完婚。在上海逗留一段时间后,王天纵便与岳父告别,带着新夫人离沪“上任”。在湖北一个不知名的小站下了火车,王天纵一干人等是夜行昼息,新夫人不免奇怪,问:“相公啊,为什么我们总在夜里赶路呢?”王天纵呵呵一笑:“凉快呗!”直到进了杨山,新夫人才知道由“候补道的官小姐”变成了山大王的压寨夫人。因为王天纵极度宠爱张小姐,新夫人闹腾了几次,也就算了。
后来,张小姐还教王天纵读书写字,并且读报给他听。
王天纵在上海见到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横行霸道,恨清廷之无能,更萌发了推翻清廷、赶走洋人的“民族革命”之思想,甚至让手下跟同盟会的河南籍革命人士取得联系。就在这当口,王天纵跟兄弟们闹起了别扭,甚至引发了一次火拼。
老九关金钟守杨山外围任岭带,他为人慷慨好义,在索取豪商、富户时,不杀人、不放火、不抢妇女,不仅绿林兄弟们推崇,而且也受到乡邻贫苦百姓们的敬仰,故有“大仁大义关金钟”的赞语。杨山下街巷邻舍闹出了纠纷,还派人上山请他去调停解决,乡民甚至凑银子定制了“端方正直”、“古道月风”等匾额敲锣打鼓送到关老九的山上。由于关金钟驰名四方,甚至跟官府都有着不清不明的来往,1911年春夏之间,挑拨、制造王天纵与关金钟矛盾的谣言四起。有人说豫西其他杆子曾派人去杨山跟王天纵送礼,在任岭被关金钟截住了, 关还训斥来人:“你们把王天纵当回事?瞧不起我关老九啊?”
还有谣言说关金钟的卫士纷纷不满王天纵,扬言:“只要九叔一句话,叫杀谁就敢杀谁,杀六叔(王天纵)也成!”这些鬼话多了,也难免让王天纵生疑,老五陶福荣和老七张治公向来跟王天纵走得亲近,建议不如先下手做了关老九!王天纵默然同意了,借口请关金钟上杨山商量事情,设伏兵将其刺杀。关金钟的死导致了杨山兄弟的分裂,老四孙炳当面指责王天纵不义气,憨玉琨、柴云升对王天纵颇有戒心,敬而远之!
连民间也起了传言:“好好先生柴云升,蹦蹦跳跳憨玉琨,厚道仁义老张屏,白面书生张治公,多疑多忌王天纵, 杀人魔王陶福荣。”
后来经过查证,王天纵方知自己误杀了老九,将老九的母亲请上杨山,双膝跪倒请罪,并视如亲娘侍奉,杨山兄弟的关系算是得到了缓和,可不如之前那般亲密了。这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南北各省革命党积极呼应,洛阳起义也进人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同盟会河南支部对起义做了周密部署,分甲、乙、丙、丁四部人马,分别到清军学生、会党、绿林中活动策反,每部刻将军大印一枚,起义后各部首领即以“将军”相称。绿林一部的“将军”衔,非王天纵莫属!
此刻清廷已经将北洋军调到湖北镇压辛亥革命,同盟会河南分部打算在豫西扰乱清军后路。
10月16日,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领导人杨源懋、刘纯仁、刘镇华秘密来到嵩县,几人与王天纵联系后告知:洛阳城内革命党已经分开活动,只要王天纵率军攻打,洛阳即可拿下。王天纵一直跟清廷作对,于是很爽快答应了召集杆帮兄弟起事。不久便亲率绿林好汉数千余拉开了攻打洛阳的序幕,他一路召集穷苦百姓打击清廷府衙,队伍越来越大,清军抵抗不住,纷纷投降。
绿林众头目欢天喜地,纷纷传言:“王哥当了大将军,我们都有官做。”湖北未定,豫西大乱,清廷极为震动,特派陆军第六镇十二协周符麟部接守洛阳防务,坚壁清野,严阵以待!同时在洛阳城大肆搜查革命党,同盟会地下组织屡遭破坏。
敌情有变,要打下洛阳城,所需枪支弹药远远不够。王天纵派人赶赴武昌,联系首义都督黎元洪,期望得到援助。可湖北也是一团乱,汉口的清军架起大炮隔江轰武昌,革命党内部意见不统一 ,南北又有“和谈”的迹象。
黎元洪对王天纵虽有耳闻,却不以在北军后方发动起义为然,说不必闹得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让人拨湖北官局的万贯兑票,给王天纵送去了,算是勉励。“我们要枪,他送这些钱票有啥用!”探子回报消息后,一位手下对王天纵道。
“看来那边也是乱七八糟啊,估计连孙中山先生回来也没办法。算了,黎黄陂还算不错,眼里有咱兄弟几个。”王天纵摇头苦笑。
已经打出了“起义”的旗帜,现在怎么办?洛阳城拿不下来,粮草军火接济不上,重返山林当蹼将?还是继续反清?刘纯仁、刘镇华建议王天纵把部队拉到陕西去,跟陕西革命党张钫领导的“秦陇复汉军”会合。
王天纵做了短暂的动员令,说愿意走的,王某感激,不走的,也不强求。豫西螳将多讲义气,“杨山十兄弟”合在一起有八千之众,当下义无反顾西行。
1911年深冬,洛河沿岸一片肃杀,杆帮部队走得仓皇,士气满是悲怆。这支队伍到达陕西之后,经过整编补充物资军火后就来了个回马枪,计划先取南阳,再打洛阳。
1912年2月18日,王天纵率军兵临南阳城下。还真是凑巧,担任南阳总兵的正是王天纵的老仇人谢宝胜。谢老道带着清军严防死守,依旧抵挡不住民军潮水一般的攻击,听说领军的总指挥是王天纵,谢老道深知末日来临,在城破的时候长叹一声:“完了!”自杀了事。
黎元洪还算厚道,南北议和后,大总统袁世凯让人请老乡王天纵进京领职。王天纵很高兴, 将手下队伍交给军师马文德,自己带了支卫队前往北京。此刻新上任的河南都督张镇芳踌躇满志,见豫西治安混乱,就与陕西军政府协商,将王天纵的部队分驻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维持当地社会治安。因这一带靠近嵩山,故江湖上有了支队伍叫做一“镇嵩军”。
由于王天纵被调去了北京,袁世凯任命刘镇华(同盟会员,辛亥革命那会儿就是他联络的王天纵)为镇嵩军协统兼豫西观察,负责豫西剿匪,统领三标一营。 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琨,炮兵营长 武衍周。刘镇华掌握了镇嵩军,又有豫西块地盘,开始 了他的军阀生涯 。刘镇华作风严谨,决心整顿军队稳定当地治安诱使张治公、憨玉琨柴云升“大义灭亲”,很快把伊川洛宁、嵩县、宜阳一带的小杆子剿平,连镇嵩军内部也因株连被杀二三千人。经过刘镇华的狠心整治,镇嵩军总算得到袁世凯的赞赏,在豫西站住了脚跟。此后数年,刘镇华苦心经营镇嵩军,势力不断壮大。再说王天纵,袁世凯见这33岁的老乡英姿勃发,非常欣赏,委任其为京师总督察处副处长,发以丰厚的薪水,并将其所带卫队也编入督察处稽查队。
为了拉拢王天纵,袁世凯还拨了个豪华公馆相赠,将其家眷也接到北京。王天纵还真被老袁给弄得相当感动。稽查队的职责,无非是维持京城的秩序,并督察军纪。时间长了,王天纵却待不住了。他习惯于策马扬鞭,驰骋绿林,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可袁大头却让他干警察,做“官兵”,还真是憋闷。袁大头还屡次叫王天纵清查北京的 “乱党”,说这些人是帮会,王天纵本来就出身帮会,怎么能对江湖上的朋友大开杀戒?这活儿他干得不情不愿,经常待在公寓里消极怠工。
1913年,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被袁世凯手下刺杀,孙中山号召“二次革命” 打倒老袁,河南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趁机打起旗号响应,流窜作战四处折腾。北洋的屁股边上着了火,袁世凯很恼火,调兵前去镇压,王天纵趁机请缨,对袁世凯说他与白朗是道上的朋友,彼此交好,愿回河南劝降白朗。袁世凯担心放虎归山,本来河南有个白朗就够乱了,要是王天纵回去聚集手下响应南方革命党,那不更成了一锅浆糊? 所以不管王天纵怎么说,他就是打哈哈 ,不允许!此后,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收买议会,平定白朗之乱,王天纵则如 虎困牢笼,百无聊赖。
1915年,袁世凯的北洋弟子辫子大帅张勋慢慢扩大了势力,盘踞徐州,屡次请人去招揽王天纵,并送来大量钱财。王天纵不为所动,说:“辫帅忠于满清,我王某有生之年,发誓与满清为敌,恕难效命!”因为家眷被袁世凯控制 着,王天纵始终不敢离开北京城,直到1916年,当了八十三天的皇帝袁世凯在一片骂声中死去,黎元洪继任总统后,王天纵才算是有了出头之日。辛亥革命的时候,王天纵专门派人到湖北找过黎元洪,黎还送了点银票,二人算是有点交情,王天纵本想回到河南,但碍于黎苦苦相留,便答应留在北京。
1917年4月,总理段祺瑞跟总统黎元洪不和,要解散国会,把黎架起来当傀儡。黎元洪恼火之余干脆下令罢免老段的总理之职,段祺瑞干脆辞职走人,将政府给解散了。黎元洪慌了,忙请徐州的张勋前来“调停”。谁知辫帅张勋一进北京城,居然把末代皇帝溥仪请了出来再次登基。黎元洪仓皇无措,只得请段祺瑞回来平乱。
张勋也不含糊,派人围了黎元洪府邸,要活捉大总统。王天纵为报答当年赠金之恩,腰挂双枪闯人黎府,时刻护卫黎元洪左右,一直将黎菩萨送到日本使馆。
反清反了许多年,皇帝老儿居然回来了,现在张勋连大总统也想抓,还真是翻了天!等黎元洪的处境安全了,王天纵越想越气愤,趁段祺瑞誓师讨伐张勋之际,亲率原带卫队,冒着枪林弹雨架起云梯猛攻张勋公馆,吓得张勋辫子都散了,偷偷逃人荷兰使馆。事后有人问王天纵为什么打张大辫子那么起劲,王天纵说我当十多年山大王就是打满清,参加辛亥革命也是为这个,可这张辫子偏要给满清做奴才,扶保清狗,重新宰割我们汉人,不打他还打谁!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以“再造民国”的元勋自居,再次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接着取消国会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自己的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孙中山以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为名义,举起护法旗帜。
(张勋)
南方军阀也看不惯老段气势凌人,将孙中山请到广州,于1917年8月召开“非常国会”成立军政府,孙中山任“护法大元帅”,云南都督唐继尧、广西都督陆荣廷任副元帅。 此时王天纵带着家人回到了河南老家,听说“大杆首”回来了,豫西一带被遣返回家的蹼将们纷纷拖着家伙来投,王天纵家中时时高朋满座。眼见局势再次陷人混乱,王天纵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带人到广州拜谒了孙中山。孙中山大为嘉勉,当面委其为“靖国豫军总司令”,并拨给他一部分军费。
王天纵委托五哥陶福荣、部将李魁元赴河南召集旧部,扩充人马,自己则到四川夔州联系当地的绿林好汉。云南都督唐继尧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同盟会元老熊克武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王天纵在川、滇两方支持下很快召集大大小小的河南籍帮会组织起“靖国豫军”。五哥陶福荣与李魁元等在豫西陆续召集了五六千人,分批向四川夔州集中。到1919年夏已编成了两个师,由李魁元、陶福荣分任师长。这支队伍基本由杆帮组成,虽然枪支弹药不全,纪律相对散漫,但打架砍人相当剽悍。
“靖国军联军总司令部”进驻重庆后,唐继尧召集四川、云南、贵州、河南和湖北五省“靖国军司令”召开军事会议。“豫军总司令”王天纵提议先打到陕西去,一是路熟,二是北洋在陕西的根基不稳固,当地军阀们分属挺袁派和挺孙派,陕西是南北争斗的焦点。大家觉得王天纵分析得很有道理,全票通过同意了他的建议。会后,王天纵到夔州整坊部队,准备出发。不久,“云南靖国军”前锋部队经过四川开到陕西,“湖北靖国军”一部也到了陕南安康,四川军接着出发了。唯有王天纵部粮饷不足,他又不愿就地征筹扰民,走得磕磕绊绊,河洛好汉们几曾受过这等委屈?一当了正规军,还不如在河南做踵将。王天纵也是烦闷异常,但依旧苦口婆心教导部下,可惜的是,之后王天纵因为积劳成疾,竟然于1920年春病逝。
一代大侠,清末独树反旗对抗清廷,辛亥年参加反清革命,后来厌弃军阀混战,走到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旗帜下,其思想认识,比豫西其他草莽可谓高出不少。
王天纵一走,由绿林好汉们组成的靖国豫军结局就很悲怆了。这支部队进入陕西后,因为枪弹奇缺屡次遭到北洋部队的疯狂围攻一北洋军也精,对川军、鄂军、滇军都放开一马,狠狠咬住豫军。河南的瞠将们擅长躲进深山打游击战,换到大规模正面交战就吃亏不小了,陶福荣、李魁元双双战死,余部也逐渐被其他部队整编,靖国豫军由此星散。
最后讲讲杨山十兄弟其他几人的结局,关老九被王天纵错杀后,“杨山十兄弟"不再亲密。大哥孙官、二哥马超远、老三张屏、老四孙炳借口年纪大了,在民国成立之初便将队伍解散了, 回家安心养老。老七张治公、老八柴云升、 老十憨玉琨带着队伍参加了镇嵩军。老十憨玉琨性子最刚烈,从营长干起,真刀实枪地拼,一直干到北洋中央陆军第三十五师师长。1925年他担任段祺瑞政府“豫陕甘剿匪副司令”,在与河南督军胡景翼争夺河南地盘时被击败,队伍彻底垮了,伤心之余服毒自杀于嵩县,时年38岁。老八柴云升在刘镇华当陕西省长时升任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国民党北伐后被打散了队伍,随后下野,1936年病死于天津租界,时年55岁。
张治公后来拉着兄弟们投靠了张作霖,被编为奉军二十一军任军长,依旧驻防河南。后来冯玉祥来了,将张打垮,张下野后回老家办学校。小日本打来的时候他当了汉奸,清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51年“镇反”时被人民政府枪决。
当然,镇嵩军里也有重新上山拉杆子的,如老三张屏的副手张世臣。他因受不了军队纪律,回到杨山再次聚义,几年间又整了几百人。没过几年张世臣在内讧时被杀,其二杆首万选才带着帮兄弟再次接受招安,重回镇嵩军刘镇华的怀抱,万选才先任营长,后提升团长。1925年春,万选才兵驻陕州,趁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吴佩孚交战惨败之机,收枪万余支,接着左右逢源,时而靠北洋时而靠国民党,同时大量招收大小杆子,队伍膨胀至五六万人。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时候,万选才已是冯玉祥第二集 团军第八方面军第一军军长。北伐结束后万部由军缩为师,蒋介石任其为洛阳警备司令兼任河南省主席。
1930年春,冯玉祥、阎锡山反蒋,掀起中原大战,万选才在冯玉祥和蒋介石之间摇摆不定,被老蒋逮住给杀了。另外,镇嵩军里面还有个人得提一下,那就是宋天才,宋算起来是螳将晚辈了,早年跟着万选才起家,万选才死后,他率一个师投蒋,抗战爆发后带着部队去守厦门,1938年11月因作战失利辞职返乡,任嵩县参议会议长。解放战争中他在嵩县组织帮会武装对抗解放军,失败后逃往南京。国民党败逃台湾的时候他没去,躲到了上海,1950年11月被捕,后来被押回嵩县处决。“毕业于嵩山绿林大学”的蹼将们,宋天才算是最后一个有名气的将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