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需要输液治疗如果在输液时仰起头,问正在挂输液瓶的护士:现在给我挂的什么水啊?有时得到的回答是:0.9%的氯化钠溶液也有的会回答:挂的是生理盐水啊,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般的生理盐水含氯化钠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般的生理盐水含氯化钠是多少(盐食用盐氯化钠)

一般的生理盐水含氯化钠是多少

很多疾病,都需要输液治疗。

如果在输液时仰起头,问正在挂输液瓶的护士:现在给我挂的什么水啊?有时得到的回答是:0.9%的氯化钠溶液。也有的会回答:挂的是生理盐水啊。

这时,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氯化钠和厨房里的食用盐,是同一种物质吗?如果有不一样,区别是什么?

是不是氯化钠溶液都可以叫做生理盐水?如果不是,怎样的氯化钠溶液才是生理盐水呢?

看似简单的问题,较起真来想要回答个满分,难度不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钻个“牛角尖”,探讨一下这么几个概念。

和食用盐的复杂性比起来,氯化钠活得很单纯。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那就应该还有“次要”成分。除了氯化钠,还会有谁掺杂在里头?

来看食用盐是从哪里来的。《说文》中有记载: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也就是说,把卤水给煮干,可以得到食用盐。当然,也有海水晒制出来的食用盐。

卤水和海水中除了氯化钠以外,还会含有氯化钾、氯化镁等。在制成食盐之后,也会含有这些物质。

这其中,又数氯化钾,最具有存在感。尤其是市面上还有有一种所谓的“低钠盐”,其中含有氯化钾的量,大约有30%左右。买回家一袋低钠盐,只有三分之二是氯化钠,三分之一是氯化钾、硫酸镁或氯化镁等其他“盐”。

插两句话:有几类人群,并不适合食用低钠盐。 一,正在使用ACEI类(“普利”类)、ARB类(“沙坦”类、)螺内酯类降压药物的患者,不适宜使用低钠盐,因为会使得患高血钾的风险显著增加。 二,肾脏疾病的患者,应当慎重选用低钠盐。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当低钠低钾饮食,否则出现高血钾,可导致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

除此之外,咱们现在食用的加碘盐,还含有一定比例的碘酸钾,折合每千克含碘为35毫克±15毫克,可以有效预防居民碘缺乏病的发生。

可见,食用盐绝不是纯粹的氯化钠,其成分要比医疗上使用的氯化钠要复杂得多。

是不是只有0.9%氯化钠水溶液,才能叫做生理盐水?

的确如此。

这是人体血浆渗透压所决定的。

咱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市场上买回来的青菜,如果缺水蔫吧了,回家之后放在清水中浸泡一下,青菜会又一次变得水灵起来;还是这些青菜,撒上一把盐,腌制起来,不出几分种,腌出一滩水来的同时,青菜再次变蔫。

这也是和渗透压有关系。

渗透压,是一切液体所固有的一种特性,是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的。

蔫吧了的青菜,浸泡在渗透压很低的清水中,水分子就会从渗透压较低的清水中转移一部分进入青菜中,让青菜的含水量增加。此时,清水可以被称为“低渗液”。

水中撒入食盐,食盐中的氯离子、钠离子等离子,就会溶解到水中,产生渗透效应。离子浓度只要大于青菜内部的离子浓度,水分就会被“抽”出来,进入到盐水中,产生腌渍的效果。这时,盐水被称为“高渗”液。

可以想象下,如果要给人体输注液体,是不是也应该注意一下,输入液体的渗透压和人体血浆的渗透压比起来,是高还是低呢?

除非这名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应该输注高渗溶液或低渗溶液,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输注和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后相近的液体,也就是“等渗溶液。”

为什么?拿血液中的红细胞来说吧,想象一下,把红细胞浸泡在低渗溶液中,就像是青菜泡在了清水里,时间长了,红细胞也会被泡涨起来,乃至出现破裂;如果是跑在了高渗溶液中,红细胞也是会被“腌渍”、皱缩,出现胞浆分离的现象。

可见,有必要维持输液的渗透压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人体血浆的渗透压,正常范围为280~320 mOsm/L(把1摩尔量的溶质溶解在1升水中,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之为1 Osm/L,1 Osm/L等于1000 mOsm/L)。

钠离子作为血浆中阳离子占比最高的电解质,自然也就成为了输液治疗时构成液体渗透压的主力队员。而0.9%氯化钠溶液,其渗透压是308 mOsm/L。

这个浓度,不咸不淡刚刚好,符合人类的生理学要求。因此,0.9%氯化钠溶液,也被称为生理盐水。

在进行输液治疗时,药物需要用合适的液体先进行溶解,然后再输入人体。这些液体被称之为溶媒。

0.9%氯化钠溶液,就是常用的溶媒之一。其应用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在很多地方,“挂盐水”代替输液治疗,成为街头巷尾的俗语,大概也就是缘故于此吧。


#清风计划##青云计划##2019今日头条生机大会:一亿流量 百万奖金 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