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提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那么,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10月29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病媒科副主任医师李治平进行解答并给出防范建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是气溶胶传播电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气溶胶传播电梯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提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那么,什么是气溶胶传播?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10月29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病媒科副主任医师李治平进行解答并给出防范建议。
李治平介绍,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通俗地讲,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形成的气体分散体系就叫气溶胶。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新冠病毒直径约为0.06~0.14微米,当人在说话、大笑、唱歌、咳嗽、吐痰、打喷嚏等过程中,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这些微粒直径小于100微米时,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扩散,其他人如果吸入带有高浓度病毒颗粒的气溶胶,就容易被感染。”李治平说。
据介绍,气溶胶传播与常见的飞沫传播相比,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飞沫传播的关键溶质为飞沫,气溶胶传播的关键溶质为飞沫核,即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的核;
飞沫传播的体积较大,气溶胶传播的体积较小,质量更轻;飞沫传播的传播距离一般为1~2米,且不会在空气中长期飘浮,气溶胶传播可以随风飘扬,在1~2米的范围内,甚至更远的距离,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飞沫传播的浓度较高,气溶胶传播的浓度较低;飞沫传播的传播条件为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而气溶胶传播主要存在于密闭空间内,譬如飞机、汽车、电梯、影院、楼道等所有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地方。若通风条件好,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自然降低。
那么,气溶胶传播应该如何预防呢?李治平给出以下六点建议:
一、在外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地方,要和别人保持一定距离;
二、规范佩戴口罩,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规范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三、要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勤消毒清洁,降低气溶胶浓度;
四、要使用马桶的时候,注意闭盖冲水,保持下水地漏存水弯常处于水封状态等措施是预防气溶胶传播的有效方式;
五、要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接用手捂住口鼻,正确做法是使用纸巾或弯曲手肘掩盖口鼻,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洗双手;
六、要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诊。
转自:新甘肃
来源: 中国甘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