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飞机,你注意到没,它屁股后面挂了一个小伞。你是不是好奇,这伞是干嘛用的?
首先排除减速伞,正经客机谁用减速伞啊!除了减速伞,咱之前还讲过一个东西:失速伞。和这个长得有点像,也在飞机屁股后面吊着。
但是你把它们两个放一起,就能看出来这两个根本不是一个东西。首先大小就差了十万八千里,而且那个小的,明显就不是个伞。方向和伞都不一样,是反着的,根本没法给飞机提供阻力。其实啊,这个小东西,学名叫拖锥,飞机拖着的一个锥体。
拖锥的用处,是用来校准飞机皮托管的。之前咱们讲过嘛,飞机测空速,需要用到皮托管。通过机头的皮托管测静压和总压,计算得到飞机相对空气的速度。
那问题来了,如果静压和总压测不准,那速度是不是就算不对了?算不对肯定不行,那太危险了。
关于测速,适航规章也有规定。对于起飞和着陆这俩飞行速度比较低的阶段,测出来的速度和实际值相差不能超过3%。对于巡航阶段,测出来的飞行速度不能以不正确的趋势变化。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我的飞机实际是越飞越快的,你不能告诉飞行员这飞机在减速,大方向不能出问题。相比起飞下降阶段,这个要求其实并不高。这也好理解,起飞下降阶段的黑色十分钟可真不是闹着玩。
想测明白总压和静压,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总压还好,比较好测,让气流直勾勾地冲进管子里面,就能测出来。但是静压容易测不准,理论上来说,气流垂直流过静压管的进口,或者说,气流一点都不冲进这个管子里面,测出来的就是静压。但是实际上,你很难保证空气一点都不冲进去。
原来的飞机还好,不讲究好看不好看,也不讲究隐身。在前面顶一根长管子,跟个刺刀似的,把皮托管伸得远远的,这样测出来的数据确实比较准。但是现在不行了,无论是客机还是战斗机,有的是为了好看和安全,有的是为了飞机隐身,皮托管都做得很短。短有短的好处,但是也有坏处,比如静压管入口它离机身太近,机身会对周围的气流产生干扰,这就可能导致静压管测出来的压力不准。
测不准,那就要修正,就要知道它测出来的数和实际到底差多少。这个拖锥,就是来测这个实际静压的。
那拖锥是什么结构呢?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一个尼龙的空心管子,再加上静压管和最后面这个椎体。一般,还会再加个钢丝绳,防止把这尼龙管子给拉断了。
飞机起飞之后,把这个拖锥带起来。管子被拖锥高高并且直直地拉起来,拖锥前的静压管就能测出来压力,然后通过尼龙空心管把压力信号传递到飞机里面。要想测得更准,这个尼龙空心管的长度也是有讲究的,太短了不行,静压管附近的气流还是会被飞机干扰。太长了也不行,不然这个管子拉不直,或者摆动太厉害。管子拉不直,那静压管测出来的压力肯定也不准嘛。
到这你要问了,这锥体是干嘛用的?好像测压力也用不到它啊。好问题!虽然这整个系统的名字叫拖锥,但是这个锥体还真不是核心,它的作用仅仅是为了把尼龙管子扯得高高的,直直的。
然后你又想了,看来测静压,只需要一段飞机周围不被干扰的空气。这拖锥是测得飞机后面,那为啥不测飞机前面呢?又是一个好问题啊!有些飞机确实就是测的前面,比如这个F35,在研制试飞阶段,在前面就顶了个长管子,在地面这个还带着套子。长管子起的作用,就和拖锥很像。
但是民机不这么干,我理解应该是怕破坏机体吧,这管子要焊上的,还要在机身上开孔,没有在后面拖根绳子省事。
除了用拖锥,还有其它一些校准静压管的方法,比如真空膜盒法、GPS参考高度法、无线电高度表法等等好几种。但是这些方法,要么响应慢,要么精度不够,适航局不一定认。还数拖锥好用,方便又便宜,测量精度还高,误差能降到万分之一。各国适航局都说好,说拖锥这玩意测的结果,俺认!
关于传感器标定,只要是干工科的,不管你是造飞机还是造汽车,还是什么手机电脑拖拉机,肯定都会遇到。无论哪一种传感器,无论是测温度的、测压力的还是测流量,都需要标定。
毕竟理论值和实际值,就像梦想和现实,一个很丰满,一个很骨感。只能无限接近,却永远到达不了~
祝大家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mua~),点个赞,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