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山寺和尚(响堂严和尚)(1)

严山寺和尚(响堂严和尚)(2)

严山寺和尚(响堂严和尚)(3)

严山寺和尚(响堂严和尚)(4)

严山寺和尚(响堂严和尚)(5)

四朝国师 五都法印

探寻唐代响堂山智力寺的严和尚

北响堂半山腰瘗窟南龛门楣上方,有一方《唐贞元十四年上座僧法乔撰严和尚残龛铭》,高40厘米,宽90厘米,为唐贞元十四年(798)上座僧法乔撰,马道琳书。原龛损坏严重,左上及右半边上部都被人为切割,约三分之一文字缺失。但依据残铭,我们依旧可大致勾勒出严和尚的一生轨迹,还原一位享寿九十一岁,四朝国师,五都法印的响堂智力寺大德高僧。

我们先将残存文字释文

£££龛铭 并序 上座僧法乔撰

£££佛剃发具戒者僧则我

£££矣曹当一时之挺,皆畴为我师矣

£££滏阳人也,家谱备载,释风罕论,九

£££削发嵩山,登坛洛阳,开元二十六年(738)

£££配££寺 年天受众£为人

天眼目我夜人,严和尚四朝国师,五都法印,汝向河北化

度众生,广德££相州滏阳县城隍

永泰年(765) ,昭义军节度使,平阳郡王薛公闻

奏滏阳为磁州,临水为昭义县。州县闻天而奏名,佑

监奏斯报国而垂范,因示城隍举请配智力寺

于僧 ££摄化咸臻, 如稻麻伐革于诸含识

于此 £ 如一赤子等同所有内外奇珍,大地苍生共有

贞元八年(792) 正月示疾,廿九日告 诸门人曰;我

££同世出 没如生,轮回从法海永存,广宣

££宣流布。和尚春秋九十一,僧腊

七十二,贞元十四年(798),岁次戊寅六月己卯朔十五日

癸巳 £既灵龛,或展如生之敬,遂于横溪

£££南仙灵仙西掌,前临九£劫,踞蹲

£££台左倚南, 钲右倾

£££四瞻荣,护万业祯芳。门人

£££地 三诉号天,未有报效之恩

旋乃涅槃而至,呜呼

££建兹铭龛

£££朽,万古传芳。£ £

££名山,永劫不坏。 其二

专一通一,真谛

£常坚固,王德常演

冯七 韩胡迟££

近赵明灌 马道琳 书

严和尚,滏阳县人,生于武则天时代的701年,九岁在嵩山出家,十九岁受戒,在洛阳登坛讲法。为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国师。

唐代以长安为京师,以河南府为东都,以太原府为北都,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合为五都。

严和尚传法遍布五都,故被称为五都法印,“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可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严和尚所说教义为真正佛法,众所遵从。

开元二十六年(738),37岁的严和尚回到响堂智力寺,化度无量众生。

文中提到到的昭义军节度使,平阳郡王薛公,指的是薛嵩。

薛嵩,绛州万泉人。祖仁贵,高宗朝名将,封平阳郡公。父楚玉,为范阳平卢节度使。

少以门廕,落拓不事家产,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自天下兵起,束身戎伍,委质逆徒。广德元年,东都平定,时皇太子(李适之)为天下兵马元帅,遣仆固怀恩东收河朔。嵩为贼守相州,闻贼朝义兵溃,王师至,嵩惶惑迎拜于怀恩马前,怀恩释之,令守旧职。时怀恩二心已萌。怀恩平河朔旋,乃奏嵩及田承嗣、张忠志、李怀仙分理河北道;诏遂以嵩为相州刺史,充相、卫、洺、邢等州节度观察使,承嗣镇魏州,忠志镇恒州,怀仙镇幽州,各据数州之地。时多事之后,姑欲安人,遂以重寄委嵩。嵩感恩奉职,数年间,管内粗理,累迁检校右仆射。大历八年正月卒。诏遣弟崿知留后,累加崿太子少师。大历十年正月丁酉,昭义军兵马使裴志清盗所将兵逐崿,举众归田承嗣以叛。崿奔于洺州,上表乞入朝,许之。至京,素服于银台门待罪,诏释之。

《旧唐书·薛嵩传》

嵩生燕、蓟间,气豪迈,不肯事产利,以膂力骑射自将。豫安禄山乱,晚为史朝义守相州。仆固怀恩破朝义,长驱河朔,嵩震惧,迎拜军门,怀恩释之,奏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方大乱后,人亦厌祸,嵩谨奉职,颇有治名。大历初,封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号其军为昭义。迁检校尚书右仆射,更封平阳。七年卒,赠太保。

诏其弟薛昽知留后事,累加检校太子少师。十年,为其将裴志清所逐,以兵归田承嗣。昽奔洺州。请入朝,降服待罪银台门,赦之。乃分其地,以蒿族子择为相州刺史,雄卫州刺史,坚洺州刺史。承嗣诱雄乱,不从,遣客刺杀之。

初,薛嵩好蹴踘,隐士刘钢劝止曰:“为乐甚众,何必乘危邀晷刻欢?”嵩悦,图其形坐右。

《新唐书·薛嵩传》

以上是史书资料,在民间文学中,有关薛家一族的小说也有很多,除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外,邯郸当地还留存有著名的戏曲《薛刚反唐》。讲述的是薛仁贵的孙子薛刚因满门遇害,遂起兵反唐,辅佐庐陵王李显,讨伐武则天的故事。

在真实的历史中,薛仁贵这位造反的孙子就是薛嵩,他的父亲是薛仁贵的第五子薛楚玉。薛楚玉曾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后因其兄薛讷被朝中保守派排挤,薛楚玉也被人告发渎职,因而被免官。薛楚玉离职后,张守珪接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张守珪后来收养了一个养子,名为安禄山。

薛嵩出身将门,自幼随父生活在燕、蓟之间,气度豪迈,嫉恶如仇,他凭借门荫为官,不肯从事生产,史书记载他“有膂力,善骑射,不知书”。

天宝十五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因家族被排挤,自身被压抑,早就对李唐王朝深为不满的薛嵩参与其中。由于薛嵩作战勇敢,后来被安史叛军提拔为相州刺史,成为封疆大吏。但情况急转直下,安史叛军屡屡失利,史朝义被唐军击溃。李唐王朝派遣仆固怀恩率军收复河朔地区。薛嵩闻讯大惊失色,为了保全家族,薛嵩选择向李唐王朝投降。

而仆固怀恩心怀二意,平定河朔后,他上奏朝廷要求封赏归降的安史叛将,朝廷遂下诏封薛嵩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薛嵩从安史叛将摇身一变,成为朝廷的地方节度使,奉职谨慎,颇有治名。大历初年,朝廷加封薛嵩为高平郡王、检校尚书右仆射等职,薛嵩的官爵远远超过了他的父祖。

大历七年(772年),薛嵩病死任上,后归葬山西运城,时至今日薛嵩墓仍存。

关于文中提到的滏阳县改属磁州、临水县改昭义县事,在《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十五中,有详细记载:

慈州,滏阳,上。元和户一千四十。乡一十三。

本汉魏郡武安县之地,周武帝於此置滏阳县及成安郡,隋开皇十年废郡,於县置礠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礠州,出礠石,因取为名。大业二年废,以县属相州。皇朝永泰元年重置,以河东有慈州,故此加“石”也。

管县四:滏阳,邯郸,昭义,武安。

滏阳县,望。郭下。本汉武安县之地,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临水县,属广平郡,以城临滏水,故曰临水;以城在滏水之阳,亦曰滏阳。周武帝於此别置滏阳县,属成安郡。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相州。十年于此置礠州,滏阳属焉;大业二年,废磁州,县属相州;永泰元年,重立礠州,县又割属。

昭义县,上。东南至州四十里。魏黄初三年於今滏阳县置临水县,北齐天保元年移理松釜,周武帝建德六年废。永泰元年再置,仍改名昭义。

贞元八年(792)严和尚已经高龄,病危,郑重告诫门人生死轮回,法海永存之佛理,门人广为宣布。严和尚随即涅槃西归,寿九十一岁,僧腊七十二年。

贞元十四年(798),严和尚弟子上座僧法乔为大师在响堂修建灵龛,撰写龛铭,并由近赵明灌马道琳书写,这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情形。

1200年的时光倏忽而过,由于地处偏僻,这处半山腰瘗窟几乎无人发现,更无人记述,严和尚,这位响堂山的大德,这位当年影响时代的人物,就此埋没于荒草的残壁之中,淹没在世人的记忆里,不禁让人引出彼黍离离之叹。

看似寻常的这方瘗窟,让人无限震惊,因为它蕴藏着无数动人的喧哗,蕴藏着已经堕入寂灭的生命,或许能因为我辈的追念与怀想而重获“新生”。

有感于此,笔者上下搜素,广为探寻,企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响堂先人,彰其事,光其德,永辉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