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我们可以找到的有欧阳询的三十六法,李淳的八十四法,邵瑛、黄自元的九二法,还有二十八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供记忆的量还是有点大,我综合起来,大致有这几点,无外乎统一、对称、均衡、连贯、揖让、小变之类,共有六点,我们姑且称之为间架结构。

确定字的间架结构,过去学的时候,有利用各种打格子的方法。最简单的格子是方框,其次是九宫,或者是米字,新有一种是回形,一种是在方的线内又有一个圆圈。确定物件位置的平面定位法,在数学上有坐标法。前述几种大致相当于绝对坐标法,就是整个字只用一个坐标系。另外一种定位方法是相对坐标,每个局部都有自己的坐标系,这在写字时也可以用得到。比如,离某棵大树有多远,方向如何之类,如果定位的区域内只有一棵大树,这就是绝对坐标;如果有几棵大树,那就是相对坐标了。有时,相对坐标可能比绝对坐标便利,如果字是组合形的,由几个单独的形组合而成,尤其如此。

结构、笔划、重心、笔法,我有一观点,就是重力观点,或者说是写字的重力法。就是把每个笔划都当成是有重量的,有强度的,写字就是在造房子,这些笔划就是房子上的构件。在什么地方安什么样的构件,这个构件的形状是怎么来的,这就是笔划的写法,或者是叫笔法。至于怎样安排这些笔划,或者说怎样布置这些构件,就要用到重力的观点和力矩的观点。如果能够让这个房子稳定,这种写法或结构就是好的结构。这样,横要平直的道理就好解释了,如果一根房梁是弯而斜的,这个房子能持久么?口形的大小也好安排了,这些口形就象房子中的门窗,太大了容易漏风,太小了又不通风。上下的结构也好安排,能够摆稳就可以了。结合前面说的均匀的法则,字的结构掌握起来就有具体的用力处。

比如竖笔要垂直。如果你写的竖不垂直,也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你的绝大多数的竖都是一样的斜法,比如郑板桥的字,或者西方字的斜体。对其它的笔划或者结构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你的字左上紧右下松,如果每个字都是这样,就自成一体,不能一个字是左上紧右下松,下一字右下紧左上松,再下一个字又是另一种结构,没有系统,没有韵律。如果字体偏扁,就大家偏扁,比如苏东坡的字。总之,要统一。

这个统一还有另一个法则,就是与多数人的习惯相适应。自然界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重力,所以竖要垂直,横要水平,尤其是竖,如果不直就会给人以站立不稳的感觉。如果撇向左倾45度,那么捺就要向右倾45度,这样来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同样的,如果第二笔比第一笔偏左,是为了让右边多写几个笔划,偏上偏下也是这类意思。总体来看,各处的黑白的分量大致相当,达到统一匀称,自然会出现美的意境。

再往深想一下,墨色的浓淡就好象房子的构件的软硬轻重,淡的是软而轻,深的是硬而重。笔划的粗细的道理也相似。加上直与斜的道理——与重力有关,笔划的长短与它周围的笔划有连系。用这样的观点,我们就能够写好毛笔字了。笔划之间距离紧密,有厚实沉重的意味,疏松则反之,有轻淡柔弱的意味。浓淡、粗细、直斜、长短和位置一起,构成了书法的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上重力,就是音乐中的多来咪和音色,能够奏响书法的旋律了。

其次需要练习。练习的目的不单是要掌握理解字的特点,其次能够练出肌肉记忆,记忆住美的写法,排除自己原来不好的写法。写字就是控制自己的手腕上臂的运动。肌肉记忆是当今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古代人的字无百日功只是说出了这种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许多的成功者都说需要坚持,写字就是要多加练习。天才可能不需要练习,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灵光一现,可能会写出几个好的字的,但每个字都能写的好的,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是写不出来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写字也是这样的。

练习写字应由慢而快,由简而繁,一步一个脚印,学会了一样再学另一样。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所有好的东西都想要。结果是熊瞎子掰棒子,所得甚少。或者根基不深,华而不实。

练习一定要用心去钻研被临摹之物的特点,每次有所收获进益,有新的发现,方能进步。不钻研,就不能掌握字的特点,或者是美的所在。要发现字写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避免不好的,发扬好的。如果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任意写去,任你花上几缸墨,也只是自己原来的字,和字帖有何相干。

所以说,练习时的一定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一心不能二用,古人有学奕学射的故事,奕秋常羊纪昌,各有其理。

其次是全身放松。古人学太极拳,练气功,打坐之类都要全身放松。放松是全神贯注的结果,也能帮助集中注意力。放松不是完全的无为,而是要去控制,只控制自己想要做的,想要写的,其它的事就当做不存在,要彻底撇开。

其次是不急不缓。写字的速度因人而宜,因字而异。草书就是为了加快书写速度而创造出来的。初始学习的时候,速度可以慢一些,把主要精力放在注意笔法间架上。熟练是正确书写的结果,而不是开始。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改正要花更大的精力。

下面说说我总结的结构间架布局方法。

1、统一


统一的对面是怪异,突兀。统一给人以安定的感觉。丑是美的对面,反常的东西多有丑的意味。统一的解释是大家一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单字到整篇,方方面面都是如此。由于要注意统一,那么在字的大小、方正,笔划的方向、长短,起笔收笔的形态等方面,都要一致。

2、对称


在绘画中,对称是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对称本身就是一种美。我们谈到了笔划的重力作用,对称是满足重力要求的一种方法。对称有多种,一是轴对称,对一条线对称。一是平面对称,对某个平面对称。一是中心对称,对某个点对称,到某个点的距离相对等。

3、均衡


古人说计白当黑,美术字的写法中强调均匀,都是说明要注重笔划的位置长短。连续的横或者是竖,彼此的间距大致要相当,比如“真、川”。要注意笔划之间的力矩的平衡关系,数值要差不多。“真”字的最底横,承载着上面的笔划,所以最长。而且在竖的两面长短差不多。这又反映了对称。

中国字是方块字,各个方向都有一个参考线,有个限制,所谓字有八面,就是要注意这点。换句话说,字要天覆地载,上面要能盖得住下面,下面要能承得住上面,要天庭饱满,地角方圆。

均匀加上力矩的平衡,就是均衡。

4、连贯


连贯的目的是避免突兀、龃龉、支吾、生涩,造成一种流畅的感觉,使人感觉顺利自然。在行书草书,可以利用连笔来反映连贯的意思,在楷书,就要注意笔划的意味,形成连贯的形态。比如长笔不能有很多的曲折,尤其是锐角折角之类。笔划之间的连接要干净利落,不要有犹疑的意味。

连贯还有一个呼应的关系,各个笔划之间有种无形的连系。在起笔和收笔之间,各个笔划的相互关系之间,要能此开彼合,前呼后应。高明者能够以断为连,以连为断。

5、揖让


揖让是指笔划相互之间的处理。一个字由许多的笔划组成,或者分成小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笔划或部分,可以分出主次。次要的就要顾及主要的,在空间大小、长短等方面,要以主要的为主。总而称之,名为揖让。比如“汉”字,三点水虽是偏旁,占位要小,又字有个交叉,显然要占多点位置。过去有穿插谦让的说法,大意是主笔可以穿插于次笔之中,次笔要对主笔谦让,笔者的意思和它们类似。

6、小变


虽然我们讲统一均衡,但凡事不是绝对的。如果一味追求统一,那就是等线体,虽然也是美的,但会给人以呆板的感觉。古人反对状如算子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要能够变通,允许有点小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名之为小。比如“三”字,按照均匀的说法,三个横应该一样长,任哪种美术字都找不出这样写的,这样写就太死板了。还有,兰亭的“之”字形态都不一样,也是追求这种效果。此法是个性的天堂,各种字体都是借助此法才出现的。

这六法是同时存在同时使用的,能够达到满足这六点,就能使字好看起来。由于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推出一些次一级的原理,暂列如下:

1、平行等距,这是从均衡来的。笔划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即留白要差不多;类似的笔划之间要平行,比如许多的横,许多的竖,许多的撇。

2、注意比例。如果不能等距,就可能是成比例的。这是均衡和对称的要求。达到均衡的方法是先确定重心。由于有统一的法则,所以每个字的重心位置是差不多的。在重心确定之后,从重心向外做虚拟的放射线,尤如画“米”字,在每条过重心的直线上,重心两边的重量乘以到重心的距离应该是相等的,或者成一个统一的一致的比例。这就是均衡的含义。我们可以给每个局部定重心,或者是每个笔划定重心,再由各个次级的局部的重心对整个字的总重心求力矩,这样来达到均衡。这里所说的字的重量就是笔划在虚拟的直线上所占的面积,或者是长度。

3、向背反势,如果不平行,那么就有相背相向之说。为了达到对称均衡,笔划之间要么相背要么相向,一横向右下斜,下一横大概要向右上斜了。这个观点发展开去,就有反势的概念,即长令短,短令长,正令斜,斜令正,大令小,小令大。这个“令”,是使人感觉上的,不是真的要把长变短,是利用周围笔划的布置,造成这种感觉。这种反势是在应用其它的原理的基础之上的,不能超越其它的原理。

4、松紧相对,字必成方。字的某些部分笔划多,布置起来就会紧密一些,但同一个字必然的其它的地方就会疏松一些,总体要成为一个方块。每个局部都要运用这六个大法,再结合起来。在这里要注意,常见的布置是重心偏左上,偏左重上,左收右放,上紧下松。如果重心偏下,会有稳重的感觉,偏上,就略有不稳定的意味,在具体的间架安排时,就要使之安稳。人群之中,以右撇子为多,右撇子写字时,以从左向右写方便。左收右放,就有了继续前进的空间。如果右边特别厚重,好象有堵墙,挡住了去路。如此,重心偏左上,会给人以动感。注意,此处是略,不能过,过犹不及也。

5、要有韵律。忌讳忽大忽小,大小不一,忽正忽斜,东倒西歪,无章可循。绝

对的一致是做不到的,我们着重的地方还会随着具体的字发生变化。在统一的原则下,结合小变,就产生了韵律一说。这是在大的层面上来看的,我们的小变也要有规律,这就形成了韵律。艺术都是相通的,跳舞能和书法相通,还可以和写诗相通。跳舞、写诗和音乐中都有的韵律,同样可以在书法中找到它的位置。

6、笔笔合规。多余的东西一律舍去。不要随意添加臆造笔划、写法,随便加长、缩短笔划,改变笔划的方向。可以在笔划之间想象一些连线,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比如一些笔划的起始或者是收结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之类,这样来运用相对坐标或者是参照物,可能有助记忆好看的字形。

7、错落有致。我外公常说,学字先学篆。当时不理解,因为篆字平常很少使用,学来何用,徒耗时间精力。现在以为,要写篆非但要使用毛笔,而且要横平竖直,对笔划就有了映象。再者,篆的笔划需要布置得当,需要做到空白均匀。在篆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成了其它字体的结构了。现在无需特地的去学篆,可以看等线体,或者叫黑体。黑体加上小变,可以转成其它的字体的结构了。这样,要和黑体有区别,就是错落有致。我们的反势,也是相对黑体而言。横可以不平,竖可以不直,但要有致,要符合六个要点,就可以减少呆板的态度。

8、有算胜无算。写字要做到字形在纸,笔法在手,笔意在心。要能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兰亭序据说是在醉后作,祭侄稿是在悲愤中草,都是出自作者的肌肉记忆,也就是作者的本性,即使聪明绝顶,本性不同,也写不出这些东西来。本性是可以修饰的,无礼的人可以学会礼貌,书法之类也可以往美的方面行进。说书法是创作,就是把作者对美的感受表现出来。天性之类,只是一说罢了。

我们拿“永”字来说,上点占位小,因为不是主笔。为什么是斜的呢?这是避免生硬,即使写成直的,也要有粗细的变化,或者在端点弯一下。位于正中,因为是单点。起笔要位于方块字的方块的顶线。

其次是横折钩。先为短横,此横要略平,如果太斜了,既影响后面笔划的布置,也就不成横了。横尾在中线上,因为下一笔是竖钩,位于中间,限制了此横的位置。竖钩要在中线上,因为它同时是对称轴。底钩要到达方块字的方块的底线。

其次是横撇,位于竖的左边。横受位置的限制,只能是短的,而且左边不能出格,出方块字的方格左竖边线,右边不能超过中间的竖。它的上下位置比较讲究,按对称和均匀应该位于竖的中间,实际要略上一点。这是因为右边的捺要略长,偏下一点的原因。而且,如果在中间,会显得整个字的上半部分的笔划较多,头重脚轻了。略上一点,虽然上半仍然是笔划多,但按照力矩的原理,下面撇和捺象秤杆和秤砣一样能平衡上面的重量。

正因为上半的笔划多,所以上半的笔划要略短内收,而下半的笔划要放开,做到上小下大,才会有平稳的感觉。

接下来的撇就好安排了,此撇要撇到方格的左边线。要注意的是,此撇的走向长短影响右边的捺。

其次是竖右边的撇。在左边的横撇位置安排好了之后,此撇的尾要落在左横的尾上,或者相近,撇的斜度要和左边的撇一致,差别不能太大。起笔不能出格。

其次是末笔的捺,在起始都被限制了之后,这个捺不能跳舞了。起在刚才的左边的横撇和右边的撇的交点处,收笔在格的右边线内;下边的位置,由于对称的关系,应和左边的撇的尾要平行。即使这个捺能够延长,显然不能出格太多。

其它的字都可以应用这六法来安排间架结构。

草书不适合方块的限制,是在总体上应用这些法则的。草书注重的是整张纸的结构布局法,是整篇的效果。

写字对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种技艺。技术能发展到极点,只有非常人能做到。技术的高低,和人品没有必然连系。颜真卿不用说了,蔡京的字写的就很好。所以,单就写字好,就连带的把人品也看好,大可不必。反之,非常人必有非常字,心性高的人写的字也高。

​黄自元临欧阳询《九成宫帖》,长沙墨香簃店刻版印刷。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

【1】《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

【2】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3)

【3】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4)

【4】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5)

【5】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6)

【6】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7)

【7】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8)

【8】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邱,南逾丹徼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9)

【9】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0)

【10】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1)

【11】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2)

【12】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3)

【13】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4)

【14】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5)

【15】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6)

【16】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7)

【17】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8)

【18】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19)

【19】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0)

【20】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曰:圣人之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1)

【21】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2)

【22】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3)

【23】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寔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4)

【24】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5)

【25】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6)

【26】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7)

【27】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惟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8)

【28】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29)

【29】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30)

【30】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兼太子率更令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31)

【31】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光绪壬午秋日。黄自元临。

书法间架结构42法(关于书法的间架结构)(32)

【32】星沙周墨香簃镌石藏拓;善化张云宝双钩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