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田田聊影视对电视剧《风雨送春归》的剧评解析第2篇。
文接上回。
《风雨送春归》中,赵达生战场失忆这段往事,剧中通过麦思源的嘴简单一提就略过去了。
对此,原著第2章是这样说的:
因为那场战争,赵达声被敌人的炮弹炸晕,失去了记忆,流落到边民家里。而部队则以为他已经为国捐躯。看着王玉兰和赵小军孤儿寡母,那时的余仲君只有一个念头,为战友把儿子抚养大。谁想过了三年,感情又将三个人组成了一家人。
余仲君牢记战友嘱托,用心照顾王玉兰母子,如果他个人没有沽名钓誉等私心杂念的话,也称得上是对战友有情有义了。
不过你照顾就照顾吧,照顾到最后,照顾成了一家人,这就有点……
余仲君:“是啊,战场无情,枪炮无眼,你不也差点报销了吗?”
赵达声眼一瞪:“就你能?要不是我被炮弹震晕,失忆了三年,流落到边民家里,被部队误认为阵亡,玉兰和小军能归你?你捡了便宜还卖乖。你自罚一杯!”
赵达声失忆,在剧情设置上,可以说是该剧最大的细节漏洞。
01 被炮弹炸晕后会短暂失忆,但失忆三年却没有任何其他后遗症,基本不可能!
赵达声是被炮弹炸晕的,但不可能只是脑震荡和头部的外部擦伤或轻度挫伤,从医学角度讲,脑震荡会导致失忆,但失忆的时间很短,一般在30分钟左右就会恢复正常。
脑震荡所导致的失忆也被称为逆行性遗忘,主要是由于脑部遭受撞击后,会导致脑部的神经功能出现暂时性的功能障碍,就会使患者出现失忆,但是会很快地恢复正常,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估计赵达声在炮弹爆炸时,脑部严重受伤。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头部严重受伤,他还能流落到边民家里吗?
“流落”,也就是说,是赵达声自己走或爬到边民那里的,不是边民把他救到家里的。
脑部严重受伤,他还能走或爬吗?
能!军人的意志力有时候是超乎常人的。
还记得钢铁战士麦贤得吗?
在“八六”海战中,611艇机电兵麦贤得在头部遭受重创,鲜血糊住双眼的情况下,依然坚守战位3个多小时,战斗结束后再次陷入重度昏迷,命悬一线。战斗结束后,虽然经过大手术抢回了英雄的生命,但严重脑外伤导致的外伤性癫痫、右手无力、偏瘫、行走受限、失忆、语言障碍等诸多后遗症,伴随着这位英雄的一生。
严重的脑部伤,是会导致失忆的。
被炮弹炸晕造成的严重头部损伤而导致失忆,在医学上是说得通的。
可是,原著小说和剧中的赵达声,身体看起来都非常好,思路清晰,行动敏捷,也没有头疼等任何情况。
原著中,他是从野战师师长的位置上转业的,身体如果不好,或者头脑有问题,很难想象会让他担负起野战师师长的重担的。
如果只是脑震荡,失忆不会三年。
如果是导致长达三年的失忆,而大脑没有任何器质性损伤和没有遗留任何功能缺损,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在细节上是一大漏洞。
02 即便是失忆了,赵达声的军人识别信息哪里去了?(1)军人身份识别,各国通用军人身份标识牌
军人身份识别牌,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腰牌,关于腰牌,看过古装剧打斗剧的朋友大概不会陌生。
腰牌就是佩戴在腰间,用来表示佩戴者的姓名和身份的牌子,同时起到身份证和通行证的作用。
而近现代的军人身份标识牌,最早出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当时的身份标识牌只是张小小的硬纸片,上面记载着军人所属番号和个人身份信息。这种纸质身份牌制作简陋、功能单一,但仍开启了军人标识牌的先河。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军等西方国家的军队,逐渐普及各类金属材质的军人身份识别牌。发展至今,尽管其材质、工艺及形制不断变化,但其功能及实现手段依旧大体与开始出现时一样。
(2)解放军使用军人身份识别牌较晚
2009年开始,空降兵等部分兵种,开始小范围试装各类金属制单兵身份识别牌。直到近年来才逐渐开始普及,记载的信息与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人民军队的身份识别、战场救护、战场收容等都依靠在军服上缝制带有身份信息的布条(包括了姓名、血型、部队(细化到分队)甚至家庭地址)、随身携带的证件乃至口述信息的方式来完成。
这类标识方式在战争时期极易受战场环境而遭到损毁、遗失,给识别军人信息带来不小困难。
赵达声军装,估计是被炮弹爆炸的气浪撕碎了,爆炸冲击波会剥去衣物,因为爆炸冲击波的能量足够大,加上衣服比人轻,接受冲击波的面积足够大的时候,是会被撕裂或吹散的。
再加上丛林地区作战,雨水、潮湿、灌木丛林,被炮弹撕碎的军装,只会更加破碎,保留的信息也会更加模糊,估计身份识别信息都没有了。
但是,就是这些识别信息都没有了,他的枪支、武装带、子弹袋、匕首、手榴弹袋、军鞋也不会都被炮弹震没了吧?
他流落到边民家里,就凭这些装具中的任何一件,边民也能看出他是一个自己国家的军人啊。家里来了一个受伤的军人,即使他失忆了,身上也没有任何可以识别身份的信息,难道边民不会向当地政府与部队报告吗?
这又不是革命战争年代,敌占区的人民群众收留、保护子弟兵的伤员,才需要秘密进行。
这是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不可能不报告,而收留在家里三年的。
这是第二个细节漏洞。
03 即便是失忆了,寻找老部队需要三年多吗?《风雨送春归》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赵达声、余仲君说的那场战争是哪一场战争。
但从参战时赵达声的职务是连长,以及剧情拍摄的是2017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剧中赵达声的年纪,女儿赵小燕大学刚毕业来看,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们参加的应该是“两山轮战”。
这场战争期间,八个军区,共10个集团军,约15万余人参加了轮战。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说,在没有大数据、人脸识别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如此多的参战部队中,去辨识一个人的身份,可能会非常困难,所以说,三年多时间,不算慢了。
可是,别忘了,各部队是轮战的,每一轮的参战部队应该在2-3万人之间。
研究过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各部队的各作战单位的区域和任务划分是很明确的,即使与长期坚持的边防部队协同作战,各作战单位的作战区域划分也会非常明确,部队除非迷路或遇到难以克服的阻击必须迂回,或前去增援外,一般不会进入到其他作战单位的区域,侦察部队也是如此,不然战场就乱套了。
赵达声被炮弹炸晕后,自己流落到边民那里,如果他是脑震荡,就不会有长期失忆。
如果他是严重的大脑损伤,他凭借自己的双腿,走或爬,在严重受伤的情况下,又能走多远,基本走不出团级、甚至营级单位的作战区域,即使他流落到了两个作战单位的结合部,即使是在前后轮作战部队交替换防的衔接时期。
边民在发现他后,如果及时报告当地地方政府,根据作战区域,估计很快就能与对应的作战部队联系上,根本用不了三年多。
这是第三个细节漏洞。
04 赵达声“牺牲”又归来,埋下了余仲君出轨堕落的伏笔或许有读者朋友说,无关剧情,不需要太认真。但是纵观剧情发展,赵达声失忆的三年多,却是整个剧情发展的重大伏笔。
赵达声如果真的捐躯了,而不是三年多后回来,余仲君与王玉兰、赵小军或许会继续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王玉兰和赵小军的心也会大部分放在余仲君身上,即使余仲君与王玉兰没有亲生的儿女,估计余仲君出轨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即使有也不会堕落得那么快、那么深。
可是,赵达声回来了,虽然他与许盈组成了家庭并有了女儿,但客观上他无形中会分走王玉兰、赵小军原来放在余仲君身上的心,余仲君的情感真空被扩大了。
虽然坚强的意志可以克制情感,但情感却不会消失,越克制,它的力量就越强。
自己越来越老,职务越来越高,却没有个自己的亲生孩子。
反观自己的老战友赵达声,却可以拥有一双儿女,而且可以享受到两个家庭的温馨。
面对着“死去”又归来的赵达声,在最初的惊喜过后,随着年龄和职务的增长,余仲君的内心,不可能不失落,不伤感,不心理失衡。
这个时候,当林妙雪这种年轻漂亮、善解人意的“心机女”来到身边时,余仲君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原著第2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八一建军节,余仲君、赵达声两家在余仲君家里聚餐。
这是两家每年一次的固定节目。
余仲君看着赵小军、赵小燕,心里不是滋味。那时候,赵达声是侦察连连长,而他是副连长,他们就像生死兄弟一样。在战场上,他们可以用身体为对方挡住每一颗飞来的子弹。
余仲君想,如果不是那场战争,现在自己也可能儿女双全了。
此时,后续一切的伏笔不是埋下了,而是已经露出端倪了。
虽然,赵达声失忆这一段,存在这么大的三个细节漏洞,令人觉得该剧在细节方面很不严谨。
但是看着剧中,曾经的生死战友,战场上的英雄,最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真是令观者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多么希望余仲君能够战胜自己,不忘初心,坚持底线,续写英雄的辉煌,但是他没做到,小情小爱和贪欲贪念,最终战胜了大情大爱。
余仲君,可惜了。
关于电视剧《风雨送春归》的解析,今天先到这里,咱们下篇文再见。
(我是剧评作者@田田聊影视,欢迎关注我,提前获知新剧开播,阅读更多影视剧评和解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