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庙号明明是“汉太祖”,谥号明明是“高皇帝”,所以在《汉书》中,刘邦一直都被称为“高帝”,但在《史记》中,司马迁却多次称刘邦为“高祖”,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边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汉景帝改刘邦庙号(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1)

首先,可以确定,司马迁清楚地知道刘邦的庙号和谥号。

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明确记载了,刘邦去世之后,刘邦的功臣们一致认定,刘邦起于微细,拨乱反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因此,功臣们为刘邦上尊号为高皇帝。

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司马迁明确记载了,孝景帝时,丞相申徒嘉等诸臣提议,“高皇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这一提议也被孝景帝认可,也就是说,在孝景帝时,刘邦的庙号已经被确定下来,加上之前确定的尊号,刘邦的庙号和谥号已经可以确定为“汉太祖高皇帝”了。

汉景帝改刘邦庙号(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2)

其次,“高祖”应该是司马迁特意为刘邦定的称呼。

细看《史记》各篇名,我们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即司马迁未必会以传主惯常的称呼来命名传记名,如秦始皇帝的传记,司马迁并没用“秦始皇帝本纪”,而是用了“秦始皇本纪”,去掉了一个“帝”字,类似的还有吕后的传记,司马迁用的是“吕太后本纪”,项羽的传记,司马迁并没用“西楚霸王本纪”,而是用了“项羽本纪”,这些篇名都说明了,司马迁对于一些传主,有特别的感情,会用一个特别的称呼来命名篇名,秦始皇帝特意搞出皇帝这一专属称呼,司马迁偏偏给他去掉一个帝字,这应该是司马迁对秦始皇帝进行批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迁特意为刘邦鼓捣一个“高祖”的专属称呼出来,应该也是表达了司马迁对刘邦的一种特别感情。

汉景帝改刘邦庙号(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3)

再次,“高祖”这一专属称呼更能体现出刘邦的历史地位。

刘邦创立的汉,国祚长达四百年,仅次于夏商周三代,远长于后世的任何一个朝代。这样长的国祚,当然不是司马迁所能完全预料到的,但司马迁生在汉武帝时,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以司马迁对历史的研究,当然清楚地知道,有了汉武帝这样的皇帝,汉的国祚会很长久,对于一个国祚长久的国家,用“太祖”或“高帝”来称呼开国皇帝,是体现不出来开国皇帝的独特性的,而“高祖”却可以,“高祖”是始祖,以“高祖”来称汉的始祖,能把汉国国民司马迁的敬仰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