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83年,因家里姊妹众多,父母忙得没时间照顾她的刘涛,在外婆家“寄人篱下”了五年后,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

过了五年苦日子的她,满心欢喜。

她天真的以为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来。毕竟有爹妈疼爱,总好过“寄人篱下”。

然而,现实却无情的对她给她上了一课。

心心念念的温馨之家,除了偶尔的温馨,更多的是艰辛:做饭、洗衣、换煤气、扫地等一系列活计,都是为她“量身定制”。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

这可把做梦都想着过小公主生活的刘涛,气得七窍生烟。

这丫的,不就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的“仙人跳”吗。

但是呢,她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在那个家里啥都缺,就是不缺孩子的家庭里,她除了乖乖听话,好像也做不了其他。

于是,心中“怒气值”濒临巅峰的她,只得把这口气,带到了周围的熊孩子堆。

要知道,在熊孩子的世界里,很多时候,就是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毫无疑问,“怒气值”满满的刘涛,则是这堆熊孩子中众望所归的“孩子王”。

为了履行头儿的义务,她天天带领,她的孩子队, 上房揭瓦,上树爬墙。

玩到情正浓,意正酣时,她总免不了会对身边的熊孩子些道上一句:终有一天,我会变成真正的大王,真正的女王。不信你们等着。

听惯了刘涛的“豪言壮语”,熊孩子们便不以为奇了,只当她是痴人说梦。

可刘涛并不在意这些。她只当孩童无知,不懂自己的年少轻狂。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

为此,她自恃“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并以此来激励自己。

在她的殷切希冀下,她的“春秋大梦”没多久就走上了正轨。

1993年,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她所在的高二班 ,出现了一群身穿迷彩,器宇轩昂的文工团团员。

当得知她们是来班里挑选文艺兵时,刘涛激动得手舞足蹈。就差“不要面皮”的冲过去毛遂自荐了。

好在理智克制了她,没让她去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要不说,是金子终会发光呢。

尽管碍于面子的她,没有上赶着去推荐自己。但是,她那得天独厚,闭月羞花般的容颜。还是勾住了团员们的眼球。

于是,15岁的她,就正大光明的离开了校园,去到了南京军区文工团,成为了一名靠才艺谋出路的文艺兵。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3)

二、

命运总是喜欢作弄人。

在刘涛满怀期待的去到部队时,她才发现,文艺兵哪里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风光,哪里是跳跳舞,唱唱歌就能应付过去的巧活。

她去到部队后,不但要汗流浃背的练舞蹈,练声乐,还得抽出很多时间来“做农民”,喂猪,种菜,打水……每一样“苦差事”,都有她的份。

每次累到苦不堪言时,刘涛都不免在心中怒吼:我他么不是女王吗,咋混成这个样子了。

可是呢,吼归吼,累归累,日子还得照旧,她可丢不起“潜逃”的脸。

更何况,在部队里,她还可以混点军饷。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4)

虽说金额不多,但总比没有好。

是呀,总比没有好。

因为三年时间一到,她就得退伍。一退伍她就没有固定“粮饷”了。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5)

三、

时间拨到1996年,也就是刘涛18岁这年。

这一年的她,在时间的推移下,成功混成了“老兵”,成功混到了“结业”。

在离开部队后,刘涛四顾茫然。

她发现自己在部队里学的“技术”,放在找工作中行当里,完全派不上用场。

但她这个人心气又特别高,让她背着行囊回家投奔父母,她肯定是不愿意的。去做一些体力活,她又拉不下面子,迈不开膀子。

好在,她运气不错,认识了一个有远见的朋友。

那个朋友告诉她:你要学会扬长避短,要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

朋友的话,就像春天的惊雷,一下子就炸醒了混沌中的她。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6)

于是,自诩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她,心一横,胸一挺,迈着自信的步伐,走上了拍广告的道路。

颇为意外的是,在拍广告的间隙,她还抽出时间,去半工半读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法律专业。

在她看来,法律专业可是个好专业,毕业后不仅工资高,活还体面,说出去都倍有面,回到老刘家,谁不得当她爹的面夸上她两句。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未必吧!

因为在这个风起云涌,尔虞我诈的法律界。

她这样的小小白太多了,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故而,毕业后的她,数番折腾,都没能找到一个满意的对口专业。

一向心高气傲的刘涛,哪里受的了此番“窘境”。

一气之下,她便“扔掉”了走本专业这个念头。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7)

四、

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说不定,打开的还是穹顶之窗。

继找工作四处碰壁后,刘涛便对法律这个“高门槛”行业死心了。转而投向了艺术的怀抱。

在朋友的引荐下,此前拍过数条广告的她,轻而易举就进入了情景剧《外地媳妇本地郎》剧组。开启了自己小试身手的演艺圈之旅。

饶有趣味的是,在这部戏的拍摄过程中,刘涛被一个台湾的制作人杨佩佩“挖墙脚”了。

杨佩佩这人看人眼光极准,仅仅看了刘涛戏里的几个镜头,就断定刘涛将来必火。

为此,她想方设法的游说刘涛。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8)

高片酬,好资源,她能够给的,几近承诺了个遍。

一心想赚钱,想混出名堂的刘涛,在看到杨佩佩给出的琼瑶阿姨经典戏《还珠》这个“大饼”时,眼睛都亮了。

要知道,这部戏可是捧红了一大帮与她年纪相仿的“同道中人”的,赵薇,林心如,刘丹等等都因这部剧大红大紫,就连里面的“小丫鬟”范冰冰,都借这部戏的光环,混了个脸熟。

如此“馅饼”后,焉能不动心?

答案不置可否,但碍于《外地媳妇本地郎》的拍摄合约已经签订,她不敢轻而易举的造次。故而,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拖到了拍摄结束,才转投杨佩佩为她引荐的琼瑶阿姨新剧《还珠3》的怀抱。

不过呢,刘涛的“春秋大梦”破灭了。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9)

因为拍摄该剧时,原班人马几近走了个遍,新加入的演员们,大多都都在“观众喜爱度”上较之原班人马略逊一筹。

故而,该剧一播出,就凉了,且遭到了很多“铁粉”的抵制。

新加入的慕莎公主刘涛,也未能幸免。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0)

五、

世界上的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与它珠联璧合的成功一定会到来,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从《还珠3》这个“名利场”落幕后,刘涛难过了好一阵子。

她自认为颜高身材好,演技也不赖,但不知为何,就是时运不济。

正当她踌躇不前,不知路在何方时。

一个改变她命运的男人出现了。

一个拍戏无数,制片无数的大制片人张纪中找上了她,邀请她参演自己改变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阿朱一角。

才经历了配角失利的刘涛,其实不是很想接这部戏。因为阿朱的戏份不是很多。

她害怕前两部戏的遭遇,又延展到这部戏中。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1)

好在张纪中“巧舌如簧”,懂得笼络人心。在一番舌枪唇战中,刘涛妥协了。

幸而她妥协了。不然《天龙八部》里那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阿朱就不经典了。

而她可能也失去了一场与乔峰的扮演者“胡军”天雷勾地火的浪漫邂逅了。(具体事宜看客们自行脑补)

当然了,对于刘涛来说,重要的不是把角色诠释好了,也不是这场不合时宜的“风花雪夜”。也不是拿了金南方奖最具魅力女演员奖。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2)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3)

最让她满意的是,张纪中为她打造的阿朱,让她圈粉无数,身价倍增。

果不其然,背靠大树好乘凉呀。

自打搭上张纪中这颗大树后,刘涛的资源破天荒的好了起来。

《末代皇妃》《永乐英雄儿女》等等好剧接踵而来。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4)

随后,她又接连拍下了《白蛇传》《大人物》《女人花》《倾世皇妃》等热播剧。

一时间风头正盛,名声大噪。

尤其是《白蛇传》里的白蛇一角,更是将她的贤惠,貌美彰显得淋漓尽致。

以致于很多人在现实中看到她,都不免会感到如沐春风,温暖舒适。

这不,年轻有为的台湾知名设计师李玮珉就跌进了她的“温柔乡”。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5)

六、

2004年,刘涛在接演了数部剧后,腰包日渐丰盈。

在思考数次后,她终于决心打造自己的“王国”了。

她斥巨资买来了一套豪宅,并且在好友的引荐下,找到了合自己“口味”的设计师。

这个设计师不是别人,就是小有才华,长得还不赖的台湾知名设计师李玮珉。

女甲方,男乙方,女单身,男未婚,怎么看怎么合适。

尤其是童年时期很少得到父亲关爱的她,在看到年长自己22岁的“温暖怀抱”时,内心莫名的产生悸动。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6)

于是,两人在搭建“王宫”的过程中,心领神会的对“纸短情长”进行了深刻交流。

尤其是,情到深处,李玮珉不经意的一句:初见你时,你即将成为阿朱,再见你时,你已是皇妃。

果然,我还是喜欢带皇冠的女人。

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的这句话,直接将两人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一点,再近了一点。

至于有多近呢?

看看2005年时,刘涛的“王者风范”就知道了。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7)

原来,这一年的她,直接以几近裸婚的状态,嫁给了李玮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李太太。

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尤其是一段感情从两人平等,渐渐的演变成了女强男弱的局面时。

自拍戏火了以后,刘涛的商业价值水涨船高,兜里的钞票也日渐丰盈。随之而来的底气,也日趋增长。

而李玮珉呢,非但止步不前,甚至还遇上了周转不过,几近破产的囧局。

这让从小就有“女王梦”的刘涛,顿觉委屈。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8)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每每想到李玮珉的一堆债务问题,她就愤懑不已,心中的落差感也时常泛起。

在情绪一次次的撞击下,两人本来就不牢靠的婚姻,没多久便“香消玉殒”了。

但这些都没关系。因为江山辈有人才出,没了李公子,还有一大帮公子拿着爱的号码牌等着。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19)

七、

情断李玮珉后,刘涛继续踏上了打造自己王国的征程。不同的是,彼时的刘涛,再也不苛求残存的柔情了。

她相信对的人,一定会在对的时间里出现。她只需安安静静的等待即可。

令她欣喜的是,她的等待周期并不长。

在与李玮珉“断舍离”不到一年时间。她的“许仙”就出现了。

更让她乐开怀的是,这个许仙不但柔情,还多金,人送外号“京城四少”王珂。

据传闻称,两人是在某个高档酒店的电梯里产生链接的。男看女貌美,女看男多金。

仅那匆匆一瞥,两人便芳心暗许。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0)

作为一名从小就励志要“开疆扩土”,做自己女王的刘涛,怎么会放掉这块地广土沃的“美地”。

所以,当王珂将王家少奶奶这张“王牌”送到她手里时,她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就这样,一场从初见到定情终身竟花了20来天的爱情佳话,就这样诞生了。

只不过,两人的婚礼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祝福。

因为节奏太快,简直是火箭式的飞跃。

这样的做法,让不少人免不了带着审视的目光去打量这段婚姻:到底是相见恨晚的真情产物,还是心知肚明的权衡利弊。

不知是不是为了验证自己这段感情是不参虚假的真爱,两人在一起后没多久,就开启了大胆的“造人计划”。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1)

2008年,两人“造人计划”取得首次成功,大女儿王紫嫣成功出生。

次年,两人为凑“好”事成双,又诞下了一个儿子王子京。

然而,命运的时来运转,总是会不小心转错。

这不,夫妻俩想当然的“真爱秀”还没有秀成功,两人就摊上大事了。

2008年是一个“特殊年”,在这一年里由盛转衰,濒临破产的企业比比皆是。

王珂就是“倒霉蛋”中的一个。

刘涛估计做梦都梦不到,相似的剧情,两年前也在她面前发生过一次。

只不过那时候的男主不是王珂,而是李玮珉。

就在所有人都在等着看笑话,等待刘涛的离婚大新闻时。

刘涛带着她的决心现身了,她要“为夫还债”。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2)

要知道,自打结婚后,她推掉了很多商业活动,整个人几近以“息影”的状态留存在圈中。

而这一次,她深知王珂需要她,需要她赚钱。

于是,在家里做了一两年少奶奶的她,毫不犹豫放下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扎进了娱乐圈。

各种烂剧,奇葩局她都接,只要钱给到位。

于是那一时期里,刘涛拍下了数部她自己都不愿看的“精良作品”。

当然了,除了增加这些精良作品,刘涛还“被迫”增加了很多的身外之物——名利。

她利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帮王珂补上了“窟窿”。还为自己赢来了一个“国民媳妇”的光荣头衔。

2014年,刘涛带着她的“国民媳妇”头衔,登上了“妖精十八怪”的《花儿与少年》节目。

在这档节目里,她将自己的温婉贤良体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老前辈郑佩佩都称赞她勤快,懂事,是个“狠人”。

面对老前辈的夸奖,刘涛岂会不开心。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3)

八、

但是刘涛向来都是一个大方的人。

一人乐不如众乐乐。

在她深知自己的“国民媳妇”人设有利无害后,便更加肆无忌惮了。频频与王珂合体秀恩爱,360度无死角的展现的贤惠。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看到刘涛,想到的都是“贤妻”,就连她拍个恶毒的女反派,大众都会拿着“贤妻”的滤镜去赞扬她。

好在她没有没有忘记自己的“女王”,在“还债”的路上,还是守住了本心。

故而,才有了那些经典的角色《欢乐颂》里的安迪,《咱们结婚吧》里的田海心,《琅琊榜》里的霓凰郡主,《芈月传》里的芈姝……

有了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刘涛算是彻底出圈了。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4)

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微博之夜微博年度最具实力女演员奖,优酷YC盛典中摘得“演艺模范”奖等等。

那个她从小就心心念念的“王冠”,也在这些鲜花掌声中,戴到了她的头上。让她终于心愿已了,真真切切的成了自己的“女王”。

难能可贵的是,有了女王称号,贤妻称号的她,在此后的日子里,还是没“飘”。

反而更加真实了。

该敬业时敬业,该果敢时果敢,对她好的人,她心怀感激,与她结下梁子的人,她也放在明面上。管她“姐妹情深”,管她功名利禄。

刘涛公认的国民媳妇(刘涛的逆袭人生)(25)

她就是她,她就是自己的女王。

也正因此,她与蒋欣的“姐妹情深”才得以去伪还真,那些被岁月抛之脑后的瓜,才得以重见天日。

不得不说,刘涛是娱乐圈中的一股清流。

目标明确,行事果敢,做事做人还有底线,不靠眼泪,不靠绯闻,更不靠“潜规则”。

相比起很多女星的楚楚可人,相比起很多女星的“朝三暮四”,雾里看花,相比起很多女星的“投怀送抱”,刘涛的稳、准、狠则可爱了许多。

看来,“国民贤妻”这一人设,刘涛当之无愧呀!

你们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