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种菜、烹饪、手工

……

您家孩子日常生活中

会做些啥?

从今年9月开始

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知识

将正式进入课堂

也就是最近大家热议的

中小学今秋开设劳动课

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对于劳动课来了的问题

燕赵都市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劳动课, 火候到了!

编前的话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劳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这意味着,今年9月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中小学教育要补上“劳动课”这一课!新闻一出,立刻成为热点。而这个话题关注度如此高,点赞的人这么多,恰恰说明家庭、社会和教育界,担心甚至焦虑劳动教育问题已经太久了,毕竟,家长抱怨孩子生活能力越来越差,单位受限于员工职业技能捉襟见肘,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诸多劳动技能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这些都与人的劳动能力不足有关。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子都知道的。”现在,“孩子的劳动课”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议题,我们正需要借鉴典型,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多样化的“劳动课”助力孩子成长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根据方案,中小学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劳动课程内容共设十个任务群,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不同学段有不同目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一体化劳动课程设计和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自主生活的技能,形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此外,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职业启蒙的过程。”

那么,劳动课应该如何开展,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呢?

01

临城县石城中学:因地制宜建设实践基地

临城县石城中学从2019年便开启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之旅。

该校校长陈合清说:“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求学归来又在农村一线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我个人的成长中,还是在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观察中,我一直觉得,劳动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中必不可少的营养。”

2019年,陈合清来到石城中学后,学校西侧建起了名为“璞真园”、面积100亩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基地以肉苁蓉等中药材的特色种植为主基调,搭配植物种植园、动物饲养角和农耕文化体验区,更好地满足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和实践的需要。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1)

石城中学同学们在劳动实践基地收获劳动成果

种植园栽植了桃、杏、李等17类果树,饲养角喂养了100多只土鸡。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亲手参与饲喂,加深对当地动物的了解以及科学的防疫方法,增强对动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农耕文化体验区可以让学生亲近农业,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在学校开辟的试验田里,学生们亲手种植谷子、玉米、花生等当地农作物及西红柿、大白菜等大棚时令蔬菜,“春种秋收”“多劳多得”的自然哲理也随之埋进心里……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2)

石城中学同学们在上劳动实践课

随着劳动教育的开展,石城中学的老师们发现:让孩子们拥有真实的体验,还只是劳动教育的第一步;为了让劳动教育开展得更科学、更有效,还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多下功夫。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3)

石城中学生物老师给学生讲授叶脉生长变化

为此,学校结合本校实际,编写了《肉苁蓉中药材种植》《劳动实用技术》和《劳动你我他》等校本课程。这里面既有农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的内容,又有劳动设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内容,使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体验中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这样的探索也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2021年,临城县被评定为教育部国家劳动教育实验区,璞真园也成为全县劳动实践教育的示范基地。

02

迁西县第四小学:设DIY手工课培养创造力

在河北唐山的迁西县第四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大德育体系。近年来,“绿色DIY”手工坊、微种植园、“小小管理员体验营”等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特色劳动教育,已成为该校别致一景。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4)

迁西县第四小学的同学们在绿色DIY课堂

为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活力,该校专门设置了“绿色DIY”手工课程。手工课上,低年级的小学生们用苹果、葡萄等常见的水果,发挥想象,拼接成小动物、小植物等。中年级的学生则尝试“瓶瓶罐罐大创意”,将回收的饮料瓶、洗衣液桶等裁剪、彩绘,制作成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绿色花盆和笔筒。此项活动,在“迁西县国办小学办学成果展示”中现场汇报展演,受到好评。

学校食堂是四小同学劳动教育的另一个课堂。在“小小管理员体验营”中,学生们亲自动手,管理洗手台、器皿间、消毒设施、餐桌等。学校还精心布置文化墙,在校园里营造出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03

石外教育集团:专项课让劳动教育规范化

在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劳动教育贯穿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该校的劳动专项课程,特色突出,已经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人士的关注。

石外集团小学部专业组主任曹爽介绍,劳动专项课程包括种植课、机器人科学课、木工课、烹饪课、缝纫课、机械加工课等。在烹饪课上,学生通过学习传统面点制作,如和面、揉面、做馒头、压面条、包饺子、烤面包等,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5)

石外集团的同学们在木工课上

为了使劳动教育规范化,班主任每周组织学生观摩学习劳动示范视频,并进行系统教学。每位相关老师,还会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多个方面。

与此同时,学校广泛开展家校合作:由学校确定分年级的劳动内容,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劳动计划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家庭事务,如自己洗衣服、打扫家庭卫生、洗刷碗筷、整理被褥等。有很多家长反映,越来越多的孩子回家后,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了。

此外,该校还在帮扶的六所山区小学分别开辟了一块1亩的劳动基地,将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劳动能力的双收获。

让劳动课“色香味”俱佳 可没那么简单

“这个学期,同学们认识了很多烹饪工具和小家电,并且尝试着制作了很多美食,今天我们就进行个厨艺大比拼,好不好?”“好!”随着学生们洪亮兴奋的应答,石家庄中山路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劳动课正式拉开了帷幕。

如果将劳动教育比作一盘菜肴,如何做到“色香味”俱佳?

石家庄中山路小学进行了13年的探索与实践,尝试拓展劳动教育的实施形式,以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为起点,通过课程、活动、评价等一系列创新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和劳动兴趣。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6)

01

将“简易厨房”搬进课堂

5月7日下午,石家庄中山路小学的美术教室里,“五一”国际劳动节后的第一堂劳动课正在进行:擀面杖、小面板、裱花袋、寿司帘……这些日常出现在厨房里的烹饪工具,与番茄酱、巧克力粉、奶油等食材组成了“简易厨房”,被“搬进”了五年级二班的劳动课上。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7)

石家庄中山路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同学们展示刚做好的动物面点

“根据学校的劳动教育要求,本年级学生要全面认识厨房。我们进行了课前布置,比如同学们要进行自由结组,组内商量所做美食的主题,并进行食材准备。”劳动课教师孙怿告诉记者。

当天,宽阔的教室内,五组学生分别围坐在拼好的桌子周围,相较于文化课课堂上安静的氛围,劳动课上,学生们的讨论和行动,既热烈又“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把番茄酱递给我一下。”学生刘镓豪将米饭、萝卜条、肉松平整地铺在了寿司海苔上,接过同学递来的沙拉酱和番茄酱,小心翼翼地挤了出来。对于“卷寿司”这个难度较大的环节,经验丰富的刘镓豪还是需要与同学齐力完成才行——一人卷、一人推,让他们体会到劳动合作的必要与快乐。

别的同学还在紧锣密鼓地“制作”,张倬晟同学已经端着自己的“参赛作品”,一边品尝一边四处“观赛”了。

“我做的是西柚柠檬茶。”张倬晟告诉记者,“用西柚混合汁打底,然后倒入气泡水,之后再加一些柠檬茶或者乌龙茶。水果一般选择柠檬、金橘和橙子,还可以放一点梨。”张倬晟十分熟练地介绍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经验丰富的他还特别提醒记者:“气泡水别用百香果口味的,否则跟西柚混合后,味道是苦的。”张倬晟说,他在家里经常给父母和弟弟制作饮品,“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8)

DIY的饮品味道好极了

香甜软糯的雪媚娘甜点、色彩层次分明的柠檬草莓奶昔、创意十足的水果堡垒、活灵活现的动物面点……一例例美食在同学们灵巧的手中渐渐展现,这些“烹饪小达人”们,则对自己的“参赛作品”既惊喜又充满信心。

02

180项技能,让学生成为“劳动达人”

学做一道简易家常菜,只是石家庄中山路小学劳动教育课程里180项技能中的一项。

中山路小学将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列入教学计划,各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目前,该校已经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环境,打造“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三大方面、18个系列的180项技能的劳动教育内容设置。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9)

五年级二班李心雅在做雪媚娘

“学校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大方面进行‘劳动达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每个方面根据六个年纪引申出6个系列,共18个系列。”石家庄中山路小学教育处主任王绍艳介绍,以校内劳动方面为例,该校引申出了“我是劳动小能手”“小小岗位”“DIY创作”“STEM创客”“美化教室”“美化校园”6个系列;而针对一至六年级学生,每个系列之间又设置了不同的10项劳动技能内容和要求,并且这些技能从一定程度上,呈现着多元化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例如DIY创作系列,就设置了包括铅笔刨花贴画、包书皮、DIY纸盘、制作贺卡、多变牛奶盒、剪纸、制作丝绒花、制作书签、美化食品罐、黏土人物共10项技能。”王绍艳说。

03

有了“新课标”,劳动教育仍需探索

有着班主任、语文教师、劳动课教师三重教师角色的孙怿,尽管有着23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劳动课的授课仍格外注重和谨慎。

“之前,劳动课的课堂内容是什么,我们只能自己探索。”孙怿说,新课标公布之前,都是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班情况设立劳动班本课程。“比如家务劳动方面的‘整理系列’学习,在一年级的劳动课上教给学生整理自己的书桌;二年级整理书架;三年级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四年级学会收拾客厅;五年级在收拾厨房的同时学会简易的美食等。”从2009年至今的13年间,中山路小学劳动课上的技能学习,从“简单烹饪”拓展到丰富的多样化技能,作为班主任的孙怿,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越来越多正向反馈。

河北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河北这些学校来打个样)(10)

同学们在劳动课上做寿司

王绍艳曾是一线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现在担任教育处主任,二十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让她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倾注了大量心血。

“2009年我们学校就进行了‘每月一事’的主题月活动。”王绍艳回忆说,当时只针对不同年级设定了每个月的技能训练主题。从当时的“每月一事”共72项技能,到现如今18个系列180项技能,石家庄中山路小学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究团队(以下简称“研究团队”)探索了13年。

“劳动课没有专职教师,也没有教材。”王绍艳介绍,学校目前50名班主任及音体美科共64名老师,担负着劳动课的授课工作。“各个年级设有2-3名劳动课牵头人,进行本年级的劳动课教研。学校整体的教研工作是由研究团队进行——六个年级的带头人和教育处三位老师,共18人组成了这个团队。”目前,王绍艳和她的17位同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此次劳动课新课标的公布令他们无比激动:“我们的劳动课程设置一直处于探索状态,新课标公布后,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方向就更为明确和清晰了。”据王绍艳介绍,石家庄中山路小学已于去年申请了石家庄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网友热议:

孩子的品行培养和家务劳动甚至业余爱好,更多的责任在家长身上,学校更多还是知识类、技能类的内容教育。(木头哥-hb)

如果真的开设劳动课请别形式主义。而且学生业余会不会实践也是问题……(青青子衿blingbling)

劳动课既然纳入课标,那应先完善这些课程在学校教学的硬件设施问题和任课老师人手问题。不能把这部分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转嫁给家长去完成。(foreverp)

劳动课也应与时俱进。我们那时的劳动课主要内容是拆卸、修理自行车。现在想来,跟BP机修理专业差不多啊!(Lawyer汪华亮)

燕都融媒体记者 孙磊 刘杰

来源: 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