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上有人抛出一个问题:容易出汗的人一般都是什么体质?

老出汗的体质(人人都出汗但是有人)(1)

问这个问题的人,大概听说过人体可以分为9种体质。如果顺着这思路网上老出汗的体质(人人都出汗但是有人)(2)搜一下,便可以知道出汗的人不是气虚体质,就是痰湿体质。

So what?

咱也不卖保健品,咱也不敢问气要怎么补、湿要怎么除。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个自然现象,要是不出汗,那问题才大了。

出汗也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个方法,而调节出汗的,是人体里的一些细胞因子或者激素。

比如天气太热之时或者运动之后,为了降低人体表面的温度,就需要出汗,这时候人体的脑垂体会分泌催乳素,而催乳素就会调节增加出汗。

是滴,你没看错,是催乳素。这种激素不是哺乳的女性才会有,男性和没有怀孕的女性,也都有这个激素,只是正常浓度比较低。一个男性在运动之后,体内所增加的催乳素也有限,也就只能催点汗出来,无法催乳。

所以,如果看到一个哺乳期的女性容易出汗,千万不用怀疑是气虚还是痰湿,人家就是催乳素比较多而已。

有人说,我不需要运动,我只要吃两口辣椒,就会满头大汗。难道辣椒也催乳

辣椒催不催乳不知道,反正不会老出汗的体质(人人都出汗但是有人)(3)建议哺乳期女性吃太辣,因为辣椒素能进入母奶,对宝宝会太刺激。宝宝会用哭声告诉你:这哪是亲妈的奶,简直就是老干妈奶!

这好像扯远了。其实吃辣椒之后出汗,是因为辣椒素能打开人体里一个离子通道,这是一个神经细胞上负责传递感觉的蛋白,会让人感觉“热”,身体自然就会进行一系列操作,最终导致出汗。

吃了辣椒出汗,可以说是“辣椒体质”,这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吃而导致出汗的现象。

今天主要想说的,是一种不太常见的跟出汗有关的问题:汗血症

大家可能听说过汗血宝马,据说这种马在奔跑之后,流出来的汗就像血一样鲜艳。只可惜这汗血马只在古书上有记载,只是一种传说,如今都已经找不到了。

老出汗的体质(人人都出汗但是有人)(4)

但是有汗血症的人还是能见到,虽然比较少见。

有一个病例[1],是一名22岁的印度男性,此人只要一出汗,就能把衣服染上血红色的风采。当然,这名汗血男并非生下来就是这样,而是最近6个月才开始的。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之后,医院也没有查出什么问题。在仔细问询了汗血男的饮食习惯之后,医生才恍然大悟。

原来,汗血男长期饮用蔓越莓汁!别人喝蔓越莓汁也没事,为什么汗血男就有问题?是不是体质有问题呢?

其实问题就是喝得太多了!

最近有一个身材苗条的女歌手,说每天要喝8杯奶茶。结果有人上传了视频,发现女歌手吸了两口之后,就把奶茶扔进了垃圾箱。所以,人家即便每天8杯奶茶,身材还是不走样。

但是,如果说汗血男喝8杯蔓越莓汁,那就是实实在在地喝,一滴不漏,结果感觉整个人都变成了行走的蔓越梅人汁,出个汗就能把果汁漏出来。

怎么证明这分泌出来的汗是蔓越梅汁而不是血呢?研究人员使用分光光度仪,对汗血男的汗液进行了分析,发现吸收峰值与蔓越莓汁的一致。

所以,如果你要问汗血男是什么体质,那只能说是蔓越梅体质。

老出汗的体质(人人都出汗但是有人)(5)

除了红色,此类汗血症还有其他颜色的汗液,比如蓝色[2],或者蓝绿色[3]。

蓝绿色这个案例也来自印度,患者是中年男性,长期吃某种“仙丹”。检查发现,该男子服用的仙丹里铜离子比较多,分泌出来的汗液里铜离子浓度也比较高。

在停用“仙丹”之后,蓝绿色汗液的现象也就消失了。

所以,如果你要问该中年印度男是什么体质,那只能说是吃仙丹吃成了铜离子体质。

果然是有吃出来的毛病,但是并不需要“吃回去”,其实只要“不吃”,就回去了。

参考文献:

1. Jaiswal AK, Ravikiran SPRoy PK (2017)Red Eccrine Chromhidrosis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Indian J Dermatol 62:675.

2. YontemA, Kor D, Hizli-Karabacak B, Karakas MOnenli-Mungan N (2015) Blue-coloredsweating: four infants with apocrine chromhidrosis. Turk J Pediatr 57:290-293.

3. GhoshSK, Rudra O, Kar R, Ghosh AAgarwal M (2015) A curious case of blue-greendiscoloration in a middle-aged indian man: Chromhidrosis. Dermatol Online J 21.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谈最前沿的医学研究,也可以讲最通俗的故事。此文部分内容首发于“悟空问答”。部分插图来自pixab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