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再见里面的观音姐谁扮演的(在沙河街一起演)(1)

如果一个人可以活到100岁,那他的一生有三万六千多天,在这漫长的一生里总有一段日子难以遗忘,想起这段时光也许笑容会爬上眼角,也许是感动或思念填满心脏。陪你度过这段日子的人是谁?Ta此刻是否在你的身边?

晨视频“晨意帮忙寻人特辑”中,很多人都在怀念那段回不去的时光,想念着那个陪伴自己的人。

长沙谭女士始终记得儿时在沙河街的日子,同街的刘莎刘宇是她最亲密的玩伴,读小学后,三个人接连从沙河街搬走,三十几年过去,沙河街也已经拆迁,没有了当年的样子,但那段时光总是在谭女士心里挥之不去。济南的石先生最难忘的是年少异乡求学的时光,河北保定的大哥哥黎阳给了他一生都忘不了的温暖。娄底的曾先生总是忘不了年轻时在外地谋生的日子,他从工厂辞去工作后失业了很长时间,没有生活来源,前同事刘国云收留他在家,帮他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

如果你也有相关的故事或者想要寻找的人,可以点开晨视频APP,搜索“找到你”,留下线索,分享你和ta的故事,晨视频会尽力帮你找到人。如果您能提供相关线索,可以拨打潇湘晨报晨意帮忙热线0731-85571188。

寻找儿时玩伴:沙河街的童年,有你们真的很美好

对于长沙的谭女士来说,童年时光是她最珍贵的记忆,近日,她在晨视频“晨意帮忙寻人特辑”中留言,想找到童年时的伙伴刘莎和刘宇。

谭女士在读小学前跟着外婆在沙河街居住,同街离外婆家不远的地方住着一对小姐弟,刘莎和刘宇,她们是谭女士最亲密的玩伴。

谭女士和弟弟刘宇差不多大,姐姐刘莎年纪比两人大两岁左右,也是跟着他们的外婆住,他们叫谭女士“妹妹”。在谭女士的印象里,刘莎是个很乖巧的女孩,比谭女士和刘宇都要懂事一些,所以经常是姐姐刘莎带着他们。回忆起童年的事谭女士滔滔不绝,“那个时候三个人每天都在一起玩,没有手机也没有什么玩具,当时玩得最多的就是跳皮筋和丢沙包。过年的时候一起放花炮,我胆子小不敢点,都是姐姐去点,有一次还炸到了手。”

家门口不远有个花鼓戏团,有时候会在街口现场表演,结伴去看花鼓戏也是他们童年里最开心的事。他们最喜欢的是《白蛇传》这出戏,看完还会扮演模仿,“我扮演白蛇,弟弟扮演许仙,姐姐扮演法海,那时候看了什么戏就模仿什么,能玩一整天。”谭女士说。

有一次谭女士生病,外婆带她去南门口南区医院看病打针,刘莎陪着她,一路背着她去医院,时间久远,谭女士已经记不清当时趴在刘莎背上的感觉,但这件事始终都在她的脑海里。

谭女士读小学后就被父母接走了,刘莎刘宇两姐弟也到了读书的年纪,三人就这样相继离开了沙河街。读书后谭女士也回去过沙河街,但总是碰不到姐弟俩,后来沙河街拆迁,当年的样子再不复存在,谭女士也再没有了两个人的消息。

如今已经年过40 的谭女士,还总是想起儿时和两姐弟跳皮筋扔沙包的日子,借着“晨意帮忙寻人特辑”谭女士想寻到当年玩伴,问问他们是否安好。

寻找保定的大哥哥:年少时异乡求学有你才有温暖

山东济南的石楠今年37岁,目前是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最让他忘不了的是年少求学时,在异乡得到的温暖。

2000年,15岁的石楠从山东济南远赴西安西京大学求学,西京大学是一所民办学校,有大学部和高中部,石楠在这所学校结识了读大学的黎阳。

在当时石楠的眼里,黎阳是一位很照顾人的大哥哥,瘦瘦高高的,留着当年很时髦的发型,“当时我妈妈把我从济南送到西安,要回去的时候,就找到了当时住在我隔壁的黎阳,跟他说能不能多照顾一下我。”就这样的一句嘱托,黎阳成为了石楠在异乡唯一的依靠。

刚刚离开家的石楠什么都不会做,黎阳教他洗衣服,教他自理生活的能力,每到周末,黎阳就会到石楠的宿舍找他,带他出去玩。刚远离家长,石楠对什么都很好奇,有一次,他染了一头金发,被黎阳看到,揪着他就去了理发店让他把头发染回来,教育他作为高中生不应该染这样的头发。

“他照顾我很多,也教会我很多,就像我的亲哥哥一样。”石楠说。石楠在这所学校读了半年就转学了,没有手机和微信的年代两人就这样失去了联系。2006年石楠曾在西京大学的论坛上发帖找他,但是没有消息。据石楠所知,黎阳是河北保定人,2013年左右,他又在保定的贴吧发帖找人,也以失败告终。近日他关注到晨视频的“晨意帮忙寻人特辑”决定再试一试。“我已经想好了,等我四十岁的时候要是还没找到,我就去保定找他!”

不说再见里面的观音姐谁扮演的(在沙河街一起演)(2)

△石楠2008年在北京时的旧照

寻找老同事:年轻失意时你给了我最大的支持

湖南娄底的曾益民已经年近五十,在娄底做了一些小生意,用他的话来说,现在过得还不错。近日,他在”晨视频寻人特辑”中留言:“湖南常宁的刘国云兄弟,二十几年过去了,你现在过得好吗?很感谢你当年的帮助。”

不说再见里面的观音姐谁扮演的(在沙河街一起演)(3)

△图为曾益民

是什么样的帮助让曾益民这么多年来一直心怀感恩,9月14日,曾益民向记者讲述了他和刘国云的故事。

1997年前后,曾益民和刘国云相识于广东省花都市新华镇永大不锈钢厂,刘国云在厨房上班,曾益民在车间。两人都是湖南人,刘国云比曾益民大十几岁,因为是老乡所以平时走得很近。

在不锈钢厂干了一段时间后,曾益民想换一份工作,所以从不锈钢厂辞职,但辞职后他一直碰壁,几个月都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丧失了生活来源的曾益民借住在刘国云租住的房子,刘国云住在厂里,因为曾益民没有收入,刘国云经常带吃的给他,借给他钱,帮他度过了那段失业的日子。

后来曾益民去了东莞工作,两人失去了联系,但那段被刘国云温暖的日子,一直记在曾益民心里,“没有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度过那段时间,如果还有机会能见到他,我想好好谢谢他,告诉他,我现在过得还挺好的。”

潇湘晨报记者 王芊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