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火热的说唱节目让“双押”“hook”“freestyle”“punchline”等词变得耳熟能详。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1)

(图源网络)

不只是说唱中有激动人心的“punchline”,其实这个词有着更为广泛的外延。

Punchline意为(笑话最后)妙趣横生的语句,或文章中画龙点睛之笔。

莫言曾说:

十五年前冬天里的一个深夜,当我从川端康成的《雪国》里读到“一只壮硕的黑色秋田狗蹲在那里的一块踏脚石上,久久地舔着热水”这样一个句子时,一幅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我感到像被心仪已久的姑娘抚摸了一下似的,激动无比。我明白了什么是小说,知道了应该写什么,也知道了应该怎样写。

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一句话,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这便是Punchline的神奇之处!

正如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阅读中让人福至心灵的句子,每位读者和它们相遇的时刻可能不尽相同。

偶尔出现在翻开的第一页、或者是结尾轻飘飘落下,却有万钧之重的那句话,也可能是俯首可拾的某一段,未必只是幽默风趣的语句,更多的是那些在情感和思维上击中灵魂的部分,却能让我们瞬间种草一本书!

在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让人拍手叫好的Punchline(妙语)时刻呢?

-凤头篇-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段站在未来追忆过去的回溯描写,可谓是当代小说开头的名场面。

据说,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书店看到盗版《百年孤独》时,他说:“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所以,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

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2)

(图源电影《红高粱》)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现代主义小说开头的名场面之二,便是加缪的《局外人》。短短一句话却达到一种石破天惊的效果。

面对母丧这一人生痛事,“我”的疏离、冷漠,情感的克制一览无余。让人在震慑与不解中想要继续往下看……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3)

(图源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雪国》

川端康成

作为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雪国》的第一句便营造出一种清冷洁净,氤氲着淡淡悲哀的氛围。读者也像乘坐着雪国的列车,望着这片无暇的天地,徐徐进入唯美动人的故事之中。

岛村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自己到这个温泉浴场同驹子相会,在火车上山野的灯火映在叶子脸上时的情景,心房又扑扑跳动起来。仿佛这一瞬间,火光也照亮了他同驹子共同度过的岁月。这当中也充满一种说不出的苦痛和悲哀。

《雪国》将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的融合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4)

(图源:all about Japan 曹雨)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了不起的盖茨比》

菲兹杰拉德

这是在小说开头父亲对“我”说的话,令人醍醐灌顶。这不仅是一句代表着绅士与修养的劝告,也拉开了“我”看待周围的人、事的距离,正因为我们不了解别人经历过什么,所以不能随便以自己的道德、智识标准去评价他人。

这句话放到如今也是常读常新,能让我们时时引以为戒。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5)

(图源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

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 。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

《聊斋志异》自序

蒲松龄

这段是蒲松龄写在其旷世奇著《聊斋志异》前面的话。通过这段自序,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落魄老书生”枯灯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

狐媚鬼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理想抱负,读罢让人生出“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励志之感。

-豹尾篇-

妻子绝望了。“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你说,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吃屎。”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是马尔克斯认为自己最好的作品,他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生活,但是一直到小说的结尾,他什么都没等到。

上校的一生正如@胖狗玻璃杯所说:

明明活着,却被每日相见的人和世界遗忘着。

这段“重口味”的结尾也与马尔克斯的另一本书《活着为了讲述》梦幻联动。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6)

(图源水印)

我的整个生命,只是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

《那不勒斯四部曲》

埃莱娜·费兰特

这句话是故事步入尾声时,主人公埃莱娜,在她58岁,功成名就,子孙满堂,回忆过去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那不勒斯四部曲》讲述的是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主人公,通过不同努力方式逃离既定命运的故事。

“为了改变命运,埃莱娜的做法是逃离和向上爬;而莉拉的做法是扎根在悲剧发生的地方,与暴力正面抗衡,试图重建当地的社会秩序。”

当埃莱娜跨越了阶级,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后,她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庸常、奋斗的卑琐目的,正视了原先自己无法正视的人生。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7)

(图源《我的天才女友》)

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

有人问她哭什么?她说她要回家。那人若说:“明天,我送你回去……” 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

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

《呼兰河传》

萧红

这段是《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尾声,被接连“跳大神”、热水浇灌而死的团圆媳妇,死后还在找寻回家的路。

她是一个纯洁、天真的孩子,又是一个被折磨致死的无辜亡魂。这段让人心碎的“传奇”,真正诠释出了悲剧的真谛——把美的东西撕碎给别人看。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8)

-惊鸿一瞥篇-

@丝瓜藤与肉豆须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这句话被很多演员奉为人生箴言,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很少。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Spring酱

好好地忍耐

不要沮丧

你想,如果春天要来

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

《给青年诗人的信》

里尔克

@闲拾二三事

今天早晨我没在绝望的深渊。我从来不在早晨处于绝望的深渊。我们有这么多清晨,太神奇了,你说呢?

《绿山墙的安妮》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9)

我听着父亲口气睿智地告诉我:听凭自己的直觉与热情十分重要。他说,人生其实很短暂,如果知道自己这一生想做什么,那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一辈子写作、画画的人,能够享受更深刻、更丰富的人生。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奥尔罕·帕慕克

“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帕慕克的语言中始终蕴含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忧愁和欢乐。

这本书你现在能看懂吗(又被书中这些话击中了)(10)

(图源网络)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我老觉得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当代社恐和回避型依恋人格是否在这段话中找到了深深地共鸣?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情。

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畏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堕怠,就是我的全部了。

《山月记》

中岛敦

中岛敦又瞎说什么大实话,真实的“反矫达人”,这下连最后一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借口都公诸天下了!

没有必要把你懂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那很不淑女——再说,人们不喜欢他们身边有人比他们懂得更多。那会让他们很恼火。你说得再正确,也改变不了这些人。除非他们自己想学,否则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要么闭上嘴巴,要么就使用他们的语言。

《杀死一只知更鸟》

哈珀·李

“瞎说大实话其二”——我愿将该句收入《人际交往黄金法则》(自编版),简单说就是”不与傻瓜论短长“。

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但是,当那人想方设法摆脱了不幸,旁人忽然就有些怅然若失,说得夸张些,他们甚至想让那人再蹈覆辙。不经意间,虽说是消极的,对那人心中却萌生敌意。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

“瞎说大实话其三”——点破了“他人即地狱”的人性幽暗之处。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小杂感》

鲁迅

精辟!这就是punchline的精髓所在。

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或许,正是这些阅读中击中心灵的punchline,让我们在一次次的心流中,不断地冲刷、塑造、更新着自身人格健全的大厦!

来源 :豆瓣话题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