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1)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2)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3)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4)

源远流长的乞巧文化,

已成为西和县一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秦文化发源于天水西南的西汉水上游之地,西和的乞巧节民俗文化保存得如此完整,与其所在特殊地域文化不无关系。”有专家说,这里作为秦文化和周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多一些,它是星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得以保存至今。

近年来,西和县围绕境内乞巧文化、伏羲文化、仇池文化、先秦文化等文化资源和仇池山、晚霞湖、云华山等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乞巧民俗的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乞巧文化。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5)

毋庸置疑,这些都为西和乞巧节走向全国、乞巧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七夕乞巧,是中国传统民俗,流传甚广,历史悠久。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后来演变成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已经记载七月七为重要民俗节日,但并未言及乞巧,而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文献中关于乞巧民俗的最早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求,“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相传周人的始祖叔均发明了牛耕,女修与叔均的传说结合在一起,逐渐演变后形成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也是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的反映。

乞巧的来历50字以上(乞巧专题源远流长)(6)

据西和当地传说记载,很早以前,仇池山高耸入云,傲视群峰, 雄踞八方。有一年,观世音菩萨(传说是古代西峪国妙庄王的三女儿修成;西峪国遗址尚存,在如今的西和县西峪坪上和皇城上。)应邀去赴王母娘娘的寿筵,各路大仙念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功德无量,轮番劝酒。她本来不胜酒力,但盛情难却,只好多饮了几杯。当她踏莲云、乘风车归来时,经风一吹,有点晕晕颠颠,一脚不慎,将仇池山的山尖给撞飞了,便成了现今的样子。后来,王母娘娘云游路过仇池山,见险峻异常,心里非常高兴,便在山顶上撒了几把桃核。她有了瑶池的蟠桃园还不满足,有孙猴子捣乱,实在不好看管,于是产生了营造人间仙桃园的想法。这核桃,落土生根,见风就长,越长越高,越长越大,很快便开花挂果。此后,每隔三百六十年,王母娘娘便打发七彩仙女来此地采摘。一轮又一轮,桃子酬众仙,别有风味。话说七彩女中有个小仙女,来仇池山摘桃子的次数多了,痴迷上了人间美景,也恋上了山下的一个小伙子。后来,她偷偷溜出了牢笼似的纺织房,悄悄和小伙子结了婚,过起了人间男耕女织的逍遥日子。仙女配凡郎,气坏了王母娘娘。她风闻此事,暴跳如雷,凶神恶煞似的来到仇池山,无情地拆散了这对鸳鸯。后来,小仙女和小伙子坚持不懈地跟王母娘娘斗智斗勇,历经了重重磨难,在观世音菩萨的帮助下,赢得了重返仇池山的自由。不过百年之后,小仙女不得不遵守诺言,返回天廷 。

来源:陇南之声

责任编辑:杨建辉 编辑:刘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