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中德的含义(立德树人中的德)(1)

德的涵义

“立德树人”中的“德”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国学经典著作《道德经》里面。道德二字是我国文字中含义最深远的两个字了,我们今天常常将道德理解为文明礼貌之类。其实,这并不是这两个字最原始的含义。《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可以和出自《道德经》引用最多的成语“上善若水”来一起理解。

上善也就是最好的真善,像水一样,润物细无声,帮助你却不让你察觉。上德,最好的德也一样,因势利导学生却让学生觉察不到,而不是去显示,去张扬。如果你把给别人的益处,给别人的资助,给别人的培训。看作是自己给别人的恩惠。这实际上是没有德的,也就是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立德树人中德的含义(立德树人中的德)(2)

师德,教师的自我修养

现在中国国学在世界范围热度很高,开了很多孔子学院。大学里面呢?也开了很多的国学课。但是呢,国学不太容易教好。为什么呢?因为教师要懂得国学,不能只会死记硬背或者去指绘,或者只会讲几个故事,模仿一下。而应该是能灵活运用国学的道德理论,哲学原理去解答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求学中的困惑。我可以这么说:要想真正悟道国学,需要练内功。郭德纲相声讲的好。他的说,学,逗,唱的基本功非常扎实,随机应变的能力非常强。这个对于教师上课,值得借鉴。实际上,所有的明星都练过功,吃过苦。可以这么说:练过功德的人,不见得当明星。但是能当明星的,那肯定练过内功。老师就应该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明星。

国学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世界上的人。人种,肤色,文化,语言,都不相同。但是在我看来,他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贪的人,一种是不贪的人。“贪”这个中国字很有意思:今日之贝。就是今天很有钱。明天可能就会失去了,没有德,钱就是祸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