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北大校长读错字

彭思源北大(也谈北大校长读错字)(1)

彭思源北大(也谈北大校长读错字)(2)

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120周年校庆中读错字,将“鸿鹄志”中的“鹄”读错了,据说还读错了“莘莘学子”的“莘”,“谆谆教诲”的“谆”。这件事引起了网民热议,说什么的都有。在此,我也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彭思源北大(也谈北大校长读错字)(3)

这样的错误有什么影响?影响不过就是林校长丢了自己的脸,让自己很没有面子,引起了包括我在内的无聊网民的议论。至于有没有给“北大”丢脸,我认为没有。我不主张一个人可以代表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本身是什么东西的集体。钱理群教授讲,北大培养了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果此说为真,北大还有脸可丢吗?

林校长读错这几个字,并不影响意义传达理解,更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危害,比如让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或者让人失去生命。说到底,也就是个无伤大雅的错误而己。

怎样避免这样的错误?读错字,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无足轻重,但还是能避免则避免,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像这次林校长这样。有些错误,可能就不好原谅的,比如语文老师读错字,正好学生记住了,正好高考考了,正好学生做错了,正好差这3分与北大失之交臂,那么语文老师的责任就大了!

有人认为林校长没有提前看秘书写的稿子,这个是误会,林校长在道歉信中说,稿子是自己写的。如果真是自己写的,林校长可能就难以意识到自己不知道这几个字的正确读音。

有些网民指责林校长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做事马胡不认真,这还真有一些道理。如果林校长提前找一个中文系的教授,把稿子给其读一遍,指出错误,润润色,这样低级的错误完全可以避免!这里存在一个做事的态度与方法问题。

彭思源北大(也谈北大校长读错字)(4)

彭思源北大(也谈北大校长读错字)(5)

最后讲点自己的亲身经历。本科毕业找工作时,石家庄一中学来校招聘,当时我就把“谆谆教诲”的“谆”读成了“纯”,那个高大的男校长就讥讽说:“一个中文系的本科生,连谆字都不认识!”结果没有要我,其实最终谁他也没看上!一字之误,我可能与石家庄失之交臂,谁知道是幸也还是不幸?

摘选自:自由精神,版权属原作者

力荐编审:刘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