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潼关附近有一个华县,那里有一个小村庄叫做露泽院,根据华县文史研究人员考察后发现,露泽院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是闯王李自成大顺军的后裔,根据《潼关志》记载,1644年李自成从京城败退回到西安,当时潼关还驻扎有7000多人的精锐部队,面对清军的猛烈进攻,潼关守将马世耀率部投降了清军。没想到清军以狩猎为名,将7000多名将士全部屠杀在潼关以西10里外的金盆口山坡上。后来这7000将士的骨骼埋在了华州漏泽园,其家属和亲人也随之隐居下来。

李自成陕西造反第一站 陕西现李自成闯王刀(1)

根据村中80多岁的老人回忆,村中原来有一座老爷庙,外人称之为关帝庙、寄刀庙。整座寺庙是十里八乡最大的一座,占地超过十亩,甚至在整个关中地区都算是大寺庙。在庙中供奉的是一位“老爷”,在他的身边有十位元帅,老爷塑像身姿为出征挂帅型。在寺庙的大殿之内,还供奉这一把大刀。村中人古老相传,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三攻潼关,最后一次在返回西安途中,路经华县露泽院,受到村民热烈欢迎。闯王出于“为解民悬举义旗”的情感,临走时将宝刀寄存于露泽院关帝庙内,以镇魔驱邪,保佑一方平安。

李自成陕西造反第一站 陕西现李自成闯王刀(2)

在1993年的时候王新记想要把这把刀交给国家,专家经过仔细测量、鉴定发现,这把刀长101厘米,呈凹背凸曲型,背有一刺,刀锋随刀同向背部曲斜。刀的颈部为一个铜铸的张着大血口、吐着舌头的龙头,龙头颈后为铁柄。从整体造型、制作工艺、特别是从铜质龙头型刀颈判断,极具明代末年、清代初年特点与风格。尤其构思巧妙、做工精细,威杀森严的龙头,使人望而生畏。

李自成陕西造反第一站 陕西现李自成闯王刀(3)

可是直到今天,“闯王刀”仍在王新记家中,原因竟然是该刀目前损毁情况较为严重,目前能认定为“一般文物”,是不是闯王李自成的遗留,还需进一步的鉴定。真诚的希望大家共同研究探讨,让这段被湮没的历史重见天日,大白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