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考错题锦集11.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氯化铝的熔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高中化学三年易错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学三年易错题(高中化学选考错题锦集1)

高中化学三年易错题

高中化学选考错题锦集1

1.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为了降低氯化铝的熔点,

在实际生产中,向氯化铝中添加冰晶石。

(错因:应该电解氧化铝而不是氯化铝,纯净氧化铝的熔点很高(约2045℃),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lF6)在1000℃左右就可以得到熔融体.

但不能说是为了降低氧化铝的熔点,只能说降低熔化的温度。)

2.红外光谱、质谱仪、核磁共振、紫外光谱仪和元素分析仪,

都是用于测定有机物结构的现代仪器。

(错因:元素分析仪是用来检测C、H、O、N、P、S等非金属,金属也可以检测出来,

但是不能用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只能测定有机物的成分。)

3.雾霾天气首要污染物PM2.5,在空气中有可能形成气溶胶。

(错因:气溶胶的直径比PM2.5要小,如云、雾、烟都是气溶胶。)

4.金属汞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然后深埋地下。

(错因:深埋地下会污染水和土壤的,应该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防止挥发,

或撒些硫磺,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5.胶状沉淀和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使用抽滤的原因是快速过滤时沉淀易透过滤纸。

(错因: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纸,

沉淀颗粒小的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后,将移液管稍倾斜的放入容器中,且不能与容器内壁相接触,

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错因:应该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相接触。)

7.将水杨酸、乙酸酐和浓硫酸在锥形瓶中混合后,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锥形瓶,

为了使阿司匹林完全结晶,需向锥形瓶中加适量的水,并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

(错因:阿司匹林在温度低的时候容易结晶析出,所以应该放在冰水浴中。)

8.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甜味剂,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错因:木糖醇不是糖类但却有甜味,淀粉是糖类,却没有甜味,所以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

糖也不一定有甜味。即木糖醇不是糖类更不是葡萄糖的同系物。)

9.许多水果和花卉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含有油脂

(错因:不是含有油脂,而是含有酯类。)

10.煤中加入烧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汽车中加装尾气处理装置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兜能有效减少污染。

(错因:煤燃烧应加入生石灰或者石灰浆,而不是烧碱,产生的硫酸钙可以用于制造石膏。)

11.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珍珠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而水晶、石英、青花瓷、玛瑙、石英玻璃,有机玻璃、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错因:珍珠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水晶、石英、玛瑙及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普通玻璃、陶瓷、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有机玻璃的成分是有机物而不是硅酸盐,

分子筛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作高效干燥剂、选择性吸附剂、催化剂、离子交换剂等,

常用的分子筛为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

12.乙醇消去反应所用的催化剂只能用浓硫酸,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催化性。

(错因:也可以用五氧化二磷或者氧化铝。)

13.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错因:酸性高锰酸钾虽然可以除去乙烯,但是会产生二氧化碳变成新的杂质。)

14.通常用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反应速率,

如比较在不同条件下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错因: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快慢来判断速率的前提是该气体不溶于水,

该反应只能通过观察沉淀产生的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

15.实验中需要2mol/L的碳酸钠溶液950mL,配置时应称取碳酸钠的质量201.4g.

(错因:容量瓶的体积应该用1000mL,不能用950mL来算。)

16.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时,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偏低。

(错因:一开始有气泡,后来没有气泡,测定结果应该是偏高的,

因为那段原本是空气,计算的时候也把那段液体也算进去了。)

17.实验室用氯化钾和硝酸钠制备硝酸钾晶体的步骤是:

准备原料→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提纯

(错因:配制成热饱和溶液后,因为氯化钠溶解度不高会析出,

所用应该趁热过滤,除去氯化钠,再冷却结晶。)

18.乙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加热制取溴乙烷时,往往加入大量蒸馏水,

主要目的防止硫酸浓度过大而产生溴单质,二氧化硫等副产物。

(错因:应该加少量的,否则加水太多,浓硫酸会变的很稀,不能起催化作用。)

19.为了精确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热,

当两者混合后,立刻读取温度计的度数,防止热量丧失。

(错因:应该一开始还未混合时就分别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温度,

然后再混合,测定它们反应的最高温度。)

20.甲烷与氯气1:1混合,在光照时发生自由基型的取代反应,

最后的生成物中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但是不会有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烷。

(错因:产生自由基甲基的时候也有可能会产生乙烷,

同时产生的一氯乙烷还可以继续反应产生二氯乙烷,以此类推。)

21.乙酸蒸汽中含有少量的二聚体,这与乙酸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有关,

因为氢键可以影响化学性质。

(错因: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一种作用力,

主要影响物理性质 如熔沸点、溶解度 密度等,而不会影响化学性质。)

22.有机物中的氮元素不仅可以用钠融法分析,也可以用铜丝燃烧法和李比希法检验。

(错因:用钠融法可以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存在的N、Cl、Br、S等元素,

铜丝燃烧法可以确定有机物中是否有卤素,如果存在,则火焰为绿色。

李比希法是用来检验有机物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的。)

23.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催化剂可以提供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错因: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而不是提供活化能。)

24.将淀粉与稀硫酸混合加热,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观察物砖红色沉淀产生,

可以证明淀粉水解的产物是否有还原糖。

(错因:稀硫酸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结束后还有剩余的,会和加入的氢氧化铜反应,

正确的操作是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之前,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形成碱性环境。)

25.验证一氯乙烷中的氯元素,

先加氢氧化钠让其水解产生乙醇和氯化钠,再加入硝酸银,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错因:因为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银反应,所以应该先加入硝酸,

中和氢氧化钠,形成酸性环境,再加入硝酸银。)

26.纸层析法分离铜离子和铁离子时,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

(错因:应该用毛细管蘸取,而不是玻璃棒。)

27.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为准确测得反应的计量点,

应尽量满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窄于突跃范围,且滴定前后指示剂的颜色应该由深到浅。

(错因: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微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如石蕊变色范围太广,我们就不用它做指示剂,因为颜色变化不易观察。

然后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到浅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28.制取摩尔盐时用冷水洗涤产品,制取阿司匹林用酒精洗涤。

(错因:摩尔盐可以溶于水,所以最好用酒精来洗涤,

而阿司匹林是有机物,有机物易溶于有机物,

为了防止产率变低,所以应该用冷水来洗涤,减少损失。)

29.溴乙烷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消去反应,封液时应该用油脂。

(错因:溴乙烷不溶于水,应该用水封。)

30.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是可以由汽车排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在阳光辐射条件下生产,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但对植物没有什么影响。

(错因:对动物和植物都有严重的危害。)

31.海水制镁、煤的气化、石油的分馏、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错因: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32.煤经过液化和气化可以变成清洁燃料,且属于物理变化。

(错因:关于煤的液化、气化还有干馏都是化学变化。)

33.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硫酸铜固体,几天后晶体的外形发生改变,但是晶体质量不变。

(错因:硫酸铜有吸水能力,会把溶液中的水吸出,导致溶液中的硫酸铜析出,

所以晶体质量会发生改变的,但是如果加入的是硫酸铜晶体的话,

外形会变但是晶体质量不会变。)

34.制备硝酸钾晶体实验中先后进行了两次过滤,分别是先常温减压过滤,后高温常压过滤。

(错因:应该先高温常压过滤,后常温减压过滤,

第一次需要高温蒸发浓缩,让氯化钠析出,减少杂质,然后在常温减压过滤使硝酸钾析出。)

35.纸层析法分离微量成分时均需要有以下流程:

装置制作→点层析试样→配制展开剂→层析操作→显色反应。

(错因:有些物质本身就是有颜色的,所以不需要显色反应。)

36.玉兔号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而光导纤维是硅单质。

(错因:太阳能电板是硅,而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且不会导电,

因为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37.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原子吸收光谱,

都可以用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错因:原子吸收光谱只能检测C、H、O、N、P,而别的都可以用来分析有机物的结构。)

38.含氟元素牙膏有毒,所以不能用。

(错因:不是氟单质,无毒,反而会使牙齿更加坚固,因为含氟的钙的化合物更难溶。)

39.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当反应速率突然降低时,

立刻取出铁皮用蒸馏水洗净,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将导致实验结果偏高。

(错因:应该用酒精灯的小火烘干,灼烧会产生氧化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40.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过程中,

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错因:正确的顺序是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41.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率将持续加快。

(错因:随着温度变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受到破坏。)

42.钾钠合金在常温下下固体,且可以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的交换剂。

(错因:钾钠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合金的熔点会降低的。)

43.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在使用前都要用待测液润洗。

(错因:滴定管、移液管在使用前都要用待测液润洗,而容量瓶、锥形瓶不需要润洗。)

44.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氧化铁的操作步骤为:

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错因:应该先加盐酸,把氧化物变成盐,注意不能加硝酸。)

45.碘单质和食盐的分离常用萃取法。

(错因:碘单质易升华,应该直接加热,用升华法,若是碘水中提取碘单质则用萃取法。)

46.铝硅酸盐分子筛能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不能用于做干燥剂和催化剂。

(错因:铝硅酸盐分子筛,既可以用于分离提纯,也能用于做干燥剂和催化剂。)

47.油脂的摄入不利于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错因:某些维生素是脂溶性的,摄入油脂利于吸收维生素,但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

48.“血液透析”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错因:“血液透析”利用的是胶体的性质。)

49.水在4℃时形成了分子内的氢键。

(错因:是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使密度增大。)

50.利用乙醇的氧化性,可用经硫酸酸化处理过的三氧化铬硅胶检验酒后驾车。

(错因:是利用乙醇的还原性,红色的三氧化铬被酒精还原成绿色的硫酸铬,

同时乙醇被氧化成乙醛,交警一般用的是酸性重铬酸钾检验酒驾,现象相似。)

51.不能用蒸馏水湿润过的pH试纸检验氨气。

(错因:pH试纸必须是湿润的,要不然遇到氨气不会有显色反应。)

52.将移液管中液体放出时,移液管不能与容器内壁相接触,以免污染试剂。

(错因:移液管必须和内壁相接触,类比下胶头滴管,胶套滴管是不能碰到内壁的,

否则会引起污染的。)

5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无色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

说明样品中含有钠元素,但是不能肯定是否有钾元素。

(错因:应该用洗净后的铂丝,或铁丝代替,

如果要确定是否有钾元素,则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54.氯碱工业生产时采用阴离子交换膜,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错因:应该用阳离子交换膜,阻止氢氧根与氯气反应。)

55.丁达尔现象可以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云、雾、烟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但是淀粉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错因:淀粉溶液的本质其实是胶体而非溶液。)

56.有些氨基酸的熔点很高,且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原因是形成分子间的氢键,且检验氨基酸可以双缩脲现象时显紫色。

(错因:熔点高的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内盐,而不是氢键的原因,

检测氨基酸用的是茚三酮,煮沸后现象是蓝紫色,检验蛋白质才是用双缩脲的。)

57.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者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房的废物合理利用,

生物柴油和柴油本质相同,都是烃类有机物。

(错因:柴油是烃类有机物的,生物柴油是酯类的衍生物,不是烃类。)

58.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广口试剂瓶中。

(错因:溶液都是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的,固体是保存在广口瓶中的。)

59.生物炼铜是指把难溶性的铜盐氧化成铜单质的过程。

(错因:生物炼铜是指将难溶性的铜盐如硫化铜氧化成可溶性的铜盐如硫酸铜的过程。)

60.实验室制取肥皂: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

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即可得到肥皂。

(错因:得到肥皂之前需加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后才会得到肥皂。)

61.阿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在粗产品中加入饱和NaOH液处理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错因:司匹林制备实验中,在粗产品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处理除去水杨酸聚合物,

在粗产品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使聚合物转化为沉淀,而阿司匹林的钠盐溶于水,

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62.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加AgNO3溶液、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就说明含有氯元素。

(错因:火柴头含有Cl元素,以KClO3形成存在,

不能电离出氯离子,无法利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氯离子,

如果没有经过燃烧,则应该先加入亚硝酸钠溶液,把ClO3—还原成氯离子。)

63.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鱼肝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错因:鱼肝油的本质是油脂,所以水解后得到的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64.我们不能根据硫酸密度的大小来判断铅蓄电池是否需要充电。

(错因:放电时,硫酸参加反应生成水,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增大,密度减小,

充电时,生成硫酸,溶质的质量增大、溶剂的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

所用是可以通过密度大小来判断是是否需充电的。)

65.同位素示踪法、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技术都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重要手段。

(错因: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技术不能用于研究反应历程。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

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可以用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及物质的浓度大小;

而核磁共振用于研究物质的结构。)

66.氢氧化铜溶液不能久置,因为久置后会变成沉淀而不易与还原性糖发生作用.

但银氨溶液是可以久置的。

(错因: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而容易爆炸.另外某些强氧化剂

(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

67.可通过滴加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

观察是否产生蓝色溶液来检验Fe2+的存在。

(错因:产生的是蓝色沉淀,而不是溶液。)

68.可通过滴加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

观察是否产生蓝色溶液来检验Fe3+的存在。

(错因:产生的是蓝色沉淀,而不是溶液。)

69.可以通过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产生血红色沉淀产生来检验Fe3+的存在。

(错因:产生的是血红色溶液,而不是沉淀。)

70.牙膏中的安息香酸钠、氟化钠等溶于水,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错因:安息香酸和氢氟酸都是弱酸,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71.减压过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错因:减压过滤又叫抽滤或吸滤,

减压过滤只是加快过滤的速度,并不会改变晶体的结晶状态。

晶体颗粒的大小是结晶速度、时间、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的。

若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溶液的浓度越大或者溶剂的蒸发速率越快或者溶液的冷却速率越快,

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细,反之则越大。)

72.重结晶提纯产品时,从杂质角度考虑,选择的溶剂是杂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为宜。

(错因:选择的溶剂是杂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或很小都可以。)

73.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

其晶体主要以内盐形式存在,所以熔点比较高,调节溶液的pH可改变它的溶解度。

(错因:氨基酸、单糖,二糖、油脂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多糖、核酸都是高分子。)

74.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因此裂化、炭化属于化学变化,风化、老化则属于物理变化。

(错因:风化是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或全部的结晶水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

老化是被氧化,有新物质生成,也属于化学变化。)

75.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油漆涂料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而花岗石不会产生甲醛气体,对人体是无害的。

(错因:花岗岩虽然不会产生甲醛,但是会有辐射,对人体也是有伤害的。)

76.食品包装中常放入小袋的生石灰,目的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错因:生石灰的作用是防止变潮,起吸水作用。防止氧化应该加入硫酸亚铁。)

77.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

说明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较Cu2+小。

(错因:应该是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Fe3+,

滤纸上端呈棕黄色是因为铜离子和铁离子在滤纸上的移动速度不同,铜离子比铁离子重,

在下层,上层是铁离子,所以是Fe3+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更强些。)

78.中和滴定实验中,若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会影响测定结果。

(错因: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

79.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都是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它们在使用时都要进行检查是否漏水、水洗、润洗、注液、调整液面等几个过程。

(错因:移液管不需要检测是否漏水。)

80.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将硫酸铵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蒸发浓缩至出现大量晶体后,自然冷却,晶体析出后抽滤,并用少量乙醇洗涤。

(错因:是出现晶膜,而不是出现大量晶体。)

81.在用简易量热计测定反应热时,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热保温的作用、普通玻璃棒进行搅拌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准确读取实验时温度计最高温度、并且取2~3次的实验平均值等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错因:不能用普通玻璃棒,必须要用环形玻璃棒。)

82.分液漏斗使用时不需要检查漏水。

(错因:在分液漏斗的检漏操作时,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少量水,检查旋塞芯处是否漏水,

然后将漏斗倒转过来,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待确认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