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从无到有,从“零”破“万”,十年时间,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了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随着“钢铁驼队”的脚步不断向前,中欧班列逆势而上的“中国力量”,不仅亚欧大陆两端的区域整体发展,更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中欧班列持续强劲增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欧班列持续强劲增长(助推世界经济共繁荣)

中欧班列持续强劲增长

来源:环球网

从无到有,从“零”破“万”,十年时间,中欧班列已经成为了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随着“钢铁驼队”的脚步不断向前,中欧班列逆势而上的“中国力量”,不仅亚欧大陆两端的区域整体发展,更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欧班列续写源远流长的“中国奇迹”。古有悠悠驼铃响彻神州,今有嘹亮汽笛传遍亚欧,丝绸之路为中华上下5000年的悠久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丝绸之路是古人打通欧亚大陆的一次尝试,那么在以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和公路运输为主的现代化社会中,中欧班列的开行又何尝不是一次“破冰之旅”呢?仅仅十年时间,中欧班列就成为了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路,它不但增强了国家彼此之间的经济繁荣,更让中国和欧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中欧班列再现守望相助的“中国温暖”。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下滑,而受疫情影响,航空、公路、港口等运输方式全面受阻,许多企业受到严重打击。面对疫情,中欧班列首开生命通道,挑起驰援全球抗疫的重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向欧洲发运防疫物资1420万件、10.9万吨。休戚与共、共克时艰,中欧班列的开行意义早已超越单纯的物资运输,而是进一步扩大到一种理念的传播,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

中欧班列传递责无旁贷的“中国担当”。在“运出去”和“拉进来”中,中欧班列在探索中前进,以“创新”为“驱动”,通过研发保温集装箱突破了冬季运输瓶颈,设立欧洲联络处以提高双向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依靠稳定常态化开行的双向、公共、固定班列,中欧班列出境货物也从最初的小商品和电子产品为主逐步丰富到纺织品、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家具等,让逐渐崛起的国货也能走上世界的舞台。同时,西班牙红酒、波兰牛奶、保加利亚玫瑰精油、德国汽车等国外品牌,都能顺势搭上中欧班列的国际列车,进入中国市场。

十年巨变,不变的是中欧班列的为民情怀,在车来车往中、在沙漠与绿洲中,中欧班列为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带去了发展的新机遇。伴随着嘹亮汽笛,中欧班列扬帆远航、阔步前行迈向下一个辉煌十年。(蒲诗琴、黄琦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