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生,52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于近日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最初应用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管通路,但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给他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52岁的高先生需要更高的生活质量,经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为其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治疗而建立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成型术简单说就是一种血管吻合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吻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回路。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分的保障。

动静脉内瘘的优点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不影响日常生活,并且易于穿刺。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却长久的生命通路。

顺利手术

2021年12月22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翠萍副主任医师和李亚伟副主任医师顺利为高先生实施了头静脉-桡动脉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瘘(筑建生命线)(1)

术中发现高先生静脉两处血栓形成,桡动脉的内径仅为1.5mm,小于指南建议的动脉选择标准的2mm。因血管内径越细吻合难度越大,内瘘失败率也会增加,术中两位医生向高先生交代了血管条件后,沉稳应对,经过3个小时,终于成功完成头静脉和桡动脉的吻合,且没有出现常见的术后吻合处出血。

术后,高先生的血管震颤及杂音良好,待内瘘成熟后,即可应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并且拔除中心静脉置管。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瘘(筑建生命线)(2)

首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型手术的顺利完成,是我院肾内科开科十几年来迈出的重要一步,对肾内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肾内科将继续开展相关诊疗技术,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文 | 刘翠萍

北京老年医院肾内科简介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瘘(筑建生命线)(3)

北京老年医院肾内科成立于2003年,下设肾病科门诊和血液透析中心。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现已拥有40张透析床位,为海淀区、西城区、昌平区血液透析质控医联体成员单位。

肾病科门诊诊疗范围: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衰竭、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泌尿系感染等。

血液透析中心开展血液透析、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开展无肝素透析、序贯透析、可调钠曲线透析、可调超滤曲线、个体化透析液配方、枸橼酸抗凝技术等技术;开展临时静脉插管术、长期静脉插管术、动静脉内瘘手术、彩超引导下穿刺手术、内瘘评估监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