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初一的学生在反应,感觉到下册数学的难度突然增加了,感觉到很多的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初中数学中几何部分难度较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些大的考试中,一般都是以几何探究或函数与几何综合的题目来压轴的。

为什么几何部分要难一些呢?

首先,几何图形很抽象,变化多端、灵活性很强,很多的东西很难形象化地去描述,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理解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几何的题目一般综合性比较强,一道题目会涉及很多的知识点,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共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再次,几何题目的解答,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构造辅助线,难就难在辅助线的构造,如何构造,为什么要这样构造,如果想不清楚、弄不明白,那么这块问题始终就会存在。

平行线学习的几个要点

任何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从最简单和基础开始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最开始的基础学习,比如,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我们能快速识别三线八角,如果对三线八角的识别都没掌握,平行线的学习肯定会困难重重。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1)

在做题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题目不仅仅会考查到平行线线,还会涉及到角平分线,对顶角,三角形,三角板等,一旦把多个知识点糅合在一起,那题目的难度就会增加,要想顺利解答,就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几何的学习,一定要养成画图,分析图形的习惯,比如已知平行线,先在图上把平行线勾出来,再找到截线,再寻找相关角,然后找角之间的关系,互补还是相等,这些条件一定要在题目中标清楚,如果看了半天图,图上都是干干净净的,很难把题目做出来。

几何题目的解答重点在做题的思路,比如看到平行线,理解要想起平行线的三条基本性质,再结合图形去寻找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同时,看到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也要想到可能与平行线相关,这是平行的判定,很多同学在初学平行线的时候很容易将判定与性质搞混,性质是已知平行线,可以得到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判定是根据角相等或互补,得到平行线,当然前提都是三线八角。

前面也提到了,几何难就难在很多的题目往往会涉及到多个知识点,像在平行线中,经常会几何角平分线来考查,那我们就需要掌握,平行线与角平分线组合起来会得到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必须要有这样的 意识。

在几何的学习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就是一定要重视几何模型的总结和运用,想在平行线中,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几何模型,这些模型是从题和图形中国抽象和总结出来的,对于满足一些特征的图形可以共用,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掌握一些常用的几何模型可以帮助我们在解题中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

平行线拐点问题常用几何模型:

在平行线的学习中,常见的有三种几何模型:锯齿模型,鹰嘴模型和铅笔头模型,解决类似的图形是一般都需要做辅助线,怎么做辅助线才是关键,通常是过拐点做平行线,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计算,当然,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内外角和定理后,也可以过拐点,做延长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来分析和解答。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2)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3)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4)

当然,几何模型可以当成是二级结论,在课本中并没有出现,是根据基本的性质、定理和图形,总结得到的,可以帮助我们找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我们不能去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需要掌握其原理和特征,理解其适用条件、方法和原理,否则题目稍微一变形,我们就会用错或者不知所措了。

数学学习的关键:首先弄懂知识点是什么;其次弄明白怎么用。

数学的学习其实就两点,首先掌握知识点是什么?其次掌握用的方法就可以了,这两点虽然说起容易,但真正用起来真不简单,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连基本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和理解透彻,又谈何灵活运用了。

比如很多同学看到平行线时,眼中就只有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只能想到这点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看到平行线,首先要去寻找三线八角,然后是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分析,而不能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转。

再次强调。平行线学习有两大核心基础点,一是三线八角的识别,这是前提;二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注意两者的区别的联系。

为了帮助各位学员系统地掌握本章节的知识点,将本平行线章节的知识要点和细节做了如下的整理: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5)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6)

七年级数学下平行线的知识点总结(平行线章节学习要点)(7)

如果觉得资料不错,别忘记点赞、转发和评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