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慧天地,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地理上的各种海域名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地理上的各种海域名称(海底地名命名新成果)

地理上的各种海域名称

本文内容转载自慧天地,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吴自银研究员担任主编、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共同编制的《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与地名图》,已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以中文、英文两个版本出版发行。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与地名图》中文版书封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与地名图》英文版书封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地名还是国家领土主权的标志、民族尊严的象征。对我国周边海域新发现的海底地形特征提出命名,参与国际海底地形命名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各类海洋图件的编制和海洋的科学勘测、开发管理,也体现了我国对命名海域的管辖权,提高了我国在相关海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是对我国国际责任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一种展现。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与地名图》包括《渤海黄海东海海底地形与地名图》《南海海底地形与地名图》2幅地图,以及《渤海黄海东海地理实体名录》《南海海底地理实体名录》,是我国首套以我国周边海底地理实体划定与命名为主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地图。该图基于海底地理实体四级分类体系,采用“地貌定通名、文化定专名” 命名原则,以图表结合的方式,在海底三维地形图上首次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新命名的769项我国周边海域海底地理实体名称。天宝海山、腾蛟海山、哪吒海丘……这些地名专名均来自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浓郁“中国风”。海底地貌晕渲基于主编单位自研的我国周边海域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水深模型,首次实现了我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高精度三维呈现,也全面支撑了海底地名命名研究。

《中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形与地名图》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其出版不仅为公开地图上我国周边海域海底地名的标注提供了规范依据,在维护我国海洋主权权益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提升全民的“蓝色国土”意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审:张艳玲

复审:宋启凡

终审:金 君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