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张爱玲是名女,是两层意思。一是她本身由于长于写作,是著名的女作家;二是她出身名门,家世十分显赫。

张爱玲生于1920年,原籍河北唐山,出生在上海。她的曾祖父是张印塘,曾任安徽按察使。

咸丰年间,李鸿章回乡间办团练时曾得到张印塘支持,两人共同镇压太平军,可称世交。

张印塘的儿子张佩纶,即张爱玲的祖父,少时熟读经书,23岁便中进士,开始就是翰林,1875年,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

由于父辈的关系,张佩纶受到了当时权倾一时的李鸿章的关注。

1882年,张佩纶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他参倒了一些贪官,也得罪了不少的人,被誉为清流健将,名震天下。

李鸿章很欣赏张佩纶的品行与才识,遂把大女儿李菊耦嫁给张佩纶做当填房夫人。当时张佩仑因年过四十,丧偶两次,而李菊耦是初婚,二十岁出头,正当芳华。

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是张佩仑与李菊耦所生,李鸿章是张爱玲的外曾祖父。

张爱玲父亲这辈人中,最辉煌的是她的“三大爷”张人骏(父亲张志沂的堂兄)。张人骏是清朝最后一任两江总督,总督府就在南京。如今南京长江路总统府内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楼,就是张人骏任两江总督是所建,1910年建成。

此后张爱玲又在一些刊物发表了《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一系列小说,散文,再度声名鹊起。

这一年的除夕,有名的文化汉奸、汪精卫政府宣传部部政务次长胡兰成看到女作家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中张爱玲的小说《封锁》,大为赞赏,胡兰成写信给苏青询问张爱玲情况,张爱玲也从苏青那里知道了胡兰成的情况。

胡兰成登门拜访张爱玲,两人长谈5个小时。这两个年龄相差14岁的人,一见倾心,坠入了爱河。

胡兰成此时并不是单身,他已有家室。用现在的说法,张爱玲就是“小三”,但张爱玲毫无道德感,毫不顾及胡兰成妻子的感受,爱了就是爱了,哪怕明知是飞蛾扑火她也义无反顾。

1944年8月,胡兰成的妻子对已有外室张爱玲的胡兰成彻底绝望了,于是提出与他离婚,她的这一举动成全了胡兰成和张爱玲。

胡兰成与张爱玲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经过法律程序,仅仅是一份结婚证书。因为胡兰成害怕未来形势的变化,他的身份会拖累张爱玲,同时也侧面显示出胡兰成并没有打算对张爱玲从一而终。

不管怎么说,这个结婚证书让张爱玲得遂心愿,算扶正了。当然,也成了名正言顺的汉奸婆。

后来,胡兰成赴武汉担任《大沽报》的编辑,开始与张爱玲长期两地分居。来到武汉后不久,胡兰成遇到了汉阳医院17岁的护士周宣德,爱上了这个妙龄女子,于是他又有了另一场婚礼,完全忘记了张爱玲的存在。

可悲的是张爱玲对此一无所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作为一个汉奸,胡兰成逃到了浙江温州,又遇到了一个新的女人——范秀梅,又与之结为夫妻,可见其多情又无情!

胡兰成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我在忧患惊险中,与秀美结为夫妇,不是没有利用之意,要利用人,可见我不老实。但我没利用人,必定弄假成真,一分情还他两分,忠实与机智唯一,要说这是我的不纯,我亦难辨。”

真是不要脸。

1946年,张爱玲决定来看看已安顿好的胡兰成,从上海一路到了温州,胡兰成顾着自己逃命,隐居,并不喜欢张爱玲过来,见到之后并无惊喜之色。张爱玲知道了范秀美的存在,却对胡兰成仍一片情深。她对胡兰成说:“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里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那里,和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

真是贱骨头。

女汉奸被处决原因(名女甘心给汉奸当小三)(1)

胡兰成与张爱玲

张爱玲住了几个月后,觉得自己争不过范秀美,就对胡兰成叹道: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1947年6月,张爱玲与胡兰成分手了。

胡兰成在其著作《今生今世》里说,张爱玲在1947年6月写信给他时,信中附了30万元,并说张爱玲写了电影剧本《不了情》和《太太万岁》才有这钱。其时,胡兰成因汉奸罪被国民政府通缉,而匿居于浙江温州。

胡兰成是个十分无耻的人,不仅毫无国格人格,而且在与张爱玲的婚姻内,与好几个女人乱搞。这笔钱给的很不值,且是助汉奸跑路。

国民政府通缉汉奸很不给力,胡兰成居然靠东躲西藏,逃过了审判,后亡命日本。在日本,他娶了上海滩黑帮老大吴四宝的压寨夫人、上海滩的大姐大佘爱珍,相守于老。

在抗战时期的汉奸中,生活作风最差的当属胡兰成。《今生今世》是胡兰成的自传体作品,里面写了与胡兰成都有一腿的8个女人,分别是应英娣(歌女小白杨)、玉凤、女教师全慧文、护士小周、斯家小娘范秀美、日本女子一枝、张爱玲、佘爱珍。

胡兰成作为文化汉奸有多么无耻,可从其所著的《今生今世》中看得很清楚:在汪伪政府宦场失意后,他直接投向日本人,为日本兵作战场报告,与日本大将促膝谈心,最为丧心病狂的是,在日皇宣布投降后,他居然劝阻日军投降,并妄想拥兵割据另开新局。

在其另一著作《山河岁月》中“抗战岁月”那章,胡兰成一上来就说:“抗战是非常伟大的,它把战前十年间种种奢侈的小气的造作都扫荡了,于是中华民国便非常清真。”

所以日本侵华导致的惨烈抗战,其实对“奢侈小气造作”的中国是好的。他以流亡学生举例:“中国人是喜欢在日月山川里行走的,战时沿途特别好风景,许多没有到过的地方都去到了。除了工厂内迁与走单帮,学校亦迁到内地,年青学生连同婉媚的少女渡溪越岭,长亭短亭的走,好像梁山伯祝英台唱的:“过了一关又一关,前面来到紫金山。紫金山上般般有,缺少鲜花共牡丹。”但她们的人就是那鲜花与牡丹。她们都是各有好家乡的,却能够不贪恋。”

对逃难的夫妻,他这样描写:“还有携眷逃难的,及去重庆投效抗战的,忧患这样大,心思这样坚,他们反会没有悲愤,没有营谋挂念,天涯道路,只更爱惜起眼前的人来。”

在胡兰成看来,这些中国男女老少都该感谢日本侵略,否则年轻人哪有机会郊游恋爱,夫妻感情也不会分外深重了,真是荒天下之大唐。

为了躲避汉奸婆的骂名,张爱玲在建国后选择了逃避,先到香港,1955年,又从香港移民到美国。

1957年,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在英国病重,可是张爱玲此时自顾不暇,甚至连买一张机票的费用都没有。

黄逸梵孤苦地离世了。

在美国,张爱玲又与比她大29岁的赖雅结婚了。赖雅是什么人,据张爱玲自己说是一个“并无作品出版的作家”,其实也是渣男一枚。

女汉奸被处决原因(名女甘心给汉奸当小三)(2)

张爱玲与第二任丈夫赖雅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志清是张爱玲的好朋友,他与张爱玲信件往来很多。他在谈到张爱玲时,曾愤怒地说:“张爱玲去世前几个月给我写了最后一封长信,哀叹老年孤独生活的不易和对文学的依恋。唉,胡兰成是个大坏蛋,什么女人都要沾手,生活品格比政治品格更低下;而赖雅又太老太穷,自己明明中风多次却不告诉比他小近30岁的张爱玲。结果婚后仅两个月再次中风,给了她沉重打击。张爱玲为了给丈夫筹钱治病不得不为港台写应景笑剧,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才华和大好时光。嫁给这两个丈夫,真真作孽!”“这个赖雅,因为穷得淌淌滴,一定要张爱玲流产!孩子对于女人就像生命一样重要啊。张爱玲流产后真真是萎谢了。如果她有个一男半女,在以后寡居的几十年中会给她带来多大的欣慰快乐!我想,这可能是她在最后的《对照记》中既没有胡兰成,也没有赖雅的照片文字的原因。这两个男人实在都不值得她爱恋思念!”

1995年9月8日,七十五岁的张爱玲被发现死于洛杉矶公寓,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当警察接到张爱玲邻居的报警进入张爱玲的寓所时,发现她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验尸证明她应该是在6-7日前死亡。

这位毫无民族气节的一代杰出才女就这样香消玉殒,“从尘土里开出的花”复归尘土。(刘继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