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踏上费县的土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带着环境保护的专题考察了那里的山水林泉路。费县的山不高,人们把路修到山顶上,于是山有多高,路就有多高,汽车在山路上盘旋,忽儿跃上山巅,忽儿旋下谷底,山上的果树长的不安分,把挑着硕果的枝头伸到路上来,在车里伸手就可以摘到果子。这里的土地是红土,稀薄的红土铺盖着丘陵,不知在什么地方,泉水就从石缝里钻出来,流成溪汇成渠,费县人就在山山凹凹建起拦水坝,水塘就明镜似的嵌镶在青山中。山环着水,水拥着山,这就是费县。

那里的乡亲说,你来的早点,再完两个月,山上的薄皮核桃就下来了,给你带些回去。我就说,我已经把这些青山绿水装在记忆里带走了!直到多少年后,我才发现当时确实忘记了带一样东西,那就是费县的歌。

歌在费县不叫歌,叫小调。那里的乡亲说,有了费县就有了费县的小调。从唐唱到宋,从宋唱到明清,又从明清唱到而今。颜真卿是费县人,我就想,当年他走出费县的群山,也是哼着这里的小调出去的吧?有什么不可能呢,生活就是吟唱,这里的三教九流都在唱,农夫工匠、商贾走卒,甚至乞讨者、流浪者都在唱着自己的小调。各类人群有各类人群的小调,从远古唱过来,唱出了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著名的《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就诞生在这里,我原以为,那就是一支歌,谁知那是沂蒙山人间大合唱中的一支散曲。

1940年的费县艰苦卓绝,全国人民都在浴血抗击日本侵略者,一支神秘的队伍从晋东开到这里,那是抗大一分校,一支在祖国危难关头培养抗日干部的大学。当时日寇猖獗,扶持当地一个道会门黄沙会进行反人民的汉奸活动,沂蒙山的人民除了被日寇侵略压迫,还被这些反动宣传洗脑。黄沙会教唆这里的人甘心做奴隶,而且与抗日武装为敌。一场文化上的抗战首先在这里打响。

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有一对夫妻,丈夫叫李林,妻子叫阮若珊,他们在这里的白石屋村创作了沂蒙山小调《反对黄沙会》: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自从那个起了哎黄沙会,

大家那个小户哎遭了殃。

牛角那个一吹哎嘟嘟响,

拿起那个刀枪哎上山岗。

硬说俺的那个肉身子哎能挡枪炮,

谁知那个子弹哎穿过见阎王!

装神那个弄鬼哎把人害,

烧香那个磕头哎骗钱财。

八路那个神兵哎从天降,

要把那个害人虫哎消灭光!

沂蒙山的那个人民哎得解放,

男女那个老少哎喜洋洋。

在歌声中八路军一举消灭了黄沙会,沂蒙山区的人民取得了武装斗争和文化斗争的双胜利。

转眼,中国人民渡过艰难的战争岁月,新中国对于曾经的战争史、革命史进行了深情地回顾,在电影《红日》中把这支小调做为沂蒙山革命斗争的主调,歌词也做了改动: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

高粱那个红来哎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仓。

咱们的共产党哎领导好,

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

这支小调是从沂蒙人民的心底唱出来的,一经传唱,经久不息,唱了七十年。如果从它诞生那天算起,整整八十年,唱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费县小调是沂蒙山的,又是世界的。过去的故事可能随风飘散,伴随那些故事的歌声却留在时光的胶片里,永不磨灭!

在费县还有一对夫妻,丈夫叫陈明,妻子叫辛锐。1934年期间辛锐就读于济南正谊中学,她的父亲辛铸九是当地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济南“经文”绸缎庄的创始人,并经营着裕兴,仁丰两大纺织厂。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辛锐绘得一手好画,精于木刻创作。就是这一年抗战的枪声响起来,她在山东民众教育馆举办画展,把全部收入捐给抗日将士和东北流亡的同胞。当辛铸九把万贯家财捐献给抗日战争,也把自己膝下的两个女儿辛锐和辛颖送上了抗日前线。姊妹俩来到费县,进入抗大一分校,迅速成长为抗日的领导干部。1939年元旦,抗战的《大众日报》创刊,辛锐精心创作了一副毛泽东头像木刻版画刊登在创刊号上,旋即她就投入到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中,任中共山东姊妹剧团团长。

谁都没有料到,费县的青山中除了抗大一分校,还藏着中共山东局,八路军115师师部机关,山东纵队,山东省战工会等华东抗日战争的所有领导机构,群众团体,再就是医院,被服厂,银行。1941年冬,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发动了第三次“强化治安运动”,他嗅到了这里,旋即以10个师团,五万兵力合围沂蒙山。五千日军长驱直入扑向费县,仓促中费县军民组织向大峰山突围。他们都是后勤保障人员,手无寸铁,即使有武器也是短枪,无法长距离射击。抗大一分校五支队担任了掩护突围的任务,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的机枪搏杀,所有的女医生、炊事员,办公人员都与敌人扭打到了一起,陈明在这次突围中战死,辛锐双腿被机枪打断,腹部中枪。战友们没法带她突围了,把她藏在山涧一处石洞内。日本鬼子搜山发现了那个山洞,最后时刻辛锐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年她只有23岁。

在这次突围中,美国《太平洋事务》月刊记者、作家汉斯.希伯也在拼杀的队伍中,他是波兰人,德国共产党员,生死关头他选择了战斗,两个警卫员先后牺牲,翻译也死在他的面前,他没有放下枪,躲在一块巨石后面射击,身中数弹,倒下后手里仍然紧紧地握着枪。

我想,这就是一支歌,一支用英勇和正义唱出的歌。过去的沂蒙山小调有民谣、山歌、盘歌、劳动号子;论种类有四句头、赶五句、小对二、五更调。1941年沂蒙军民唱出的是一曲战歌。于是我写下新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鲜血染,

松柏那个层林哎莽苍苍。

英魂那个浩气哎四野香,

米粥那个乳汁哎见亲娘!

千颗那个麦子哎万粒米,

世世代代哎跟着共产党!

啊,费县,我的歌乡。

壹点号孙葆元墨寓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费县有哪些好听的歌(费县留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