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非常有名百灵庙的很多故事和发生的事件也多为大家熟悉下面,头发花白了的小编就和大家唠唠百灵庙不为人知的一些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百灵庙好玩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百灵庙好玩的(你所不知道的百灵庙)

百灵庙好玩的

包头市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在上世纪30年代左右非常有名。百灵庙的很多故事和发生的事件也多为大家熟悉。下面,头发花白了的小编就和大家唠唠百灵庙不为人知的一些事。

一、百灵庙镇的“吉祥湾”得名来由

常听人们说百灵庙镇是个风水宝地,当地蒙古族居民历史上就把广福寺(俗称“百灵庙”)周围一带叫“乌力吉套海”(汉语意为“吉祥湾”),但为什么是风水宝地,为什么“吉祥”,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据个人综合各方资料,认为百灵庙是风水宝地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从军事上看:百灵庙位于地形起伏较为平缓的阴山北麓草原深处,山河表里,当地蒙古人称为“巴图哈勒嘎”(汉意“坚固的关隘”),历来为军事要地。

上世纪80年代的百灵庙。图中左侧的桥是当年日本人用浸透了沥青的木方修建的木头大桥

(二)从交通上看:民国时,百灵庙是“大盛魁”等旅蒙商赴外蒙大库伦(今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新疆哈密、迪化(今乌鲁木齐)驼道的重要节点。

(三)从风水学上看:百灵庙四周群山环抱,艾不盖河从西南流入,绕镇多半周,从镇子的西北方转东北方向流出,在风水学上称作“玉带缠腰”,也称为“腰带水”,属于藏风聚气之所在,居住生活此间,主事业成功,富贵双全。

艾不盖河绕百灵庙镇多半周,在风水学上称为“玉带缠腰”。

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也是“玉带缠腰”

二、“百灵庙”的名称由来

百灵庙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历史上是塞北草原重要的喇嘛教活动中心,与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齐名,是漠南佛教圣地,九世班禅大师曾在这里讲经布道。广福寺共建有八座殿堂,分五大学部,即朝克沁拉桑、却伊拉拉桑、纠德巴拉桑、满巴拉桑、多音科尔拉桑,香火最盛时有喇嘛1000余人(一说有3000余人)。

广福寺,俗称百灵庙

达茂联合旗是由原喀尔喀右翼旗和茂明安扎萨克旗合并而成的。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汗贝勒旗,因此当地蒙古人就习惯吧广福寺称作“贝勒因庙”(“因”为助词,相当于汉语“的”),汉族人俗称“白林庙”;时至今日,当地汉族按发音,还是叫“白林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蒙古地方政务委员会(简称“蒙政会”)在百灵庙成立,蒙政会秘书长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取“人杰地灵、百灵相助”之意,改“白林庙”为“百灵庙”。后来德王依附日本人,名声臭了,改名的事就不提他了。

三、解放前的百灵庙

(一)百灵庙曾是乌兰察布盟政府所在地。因担任乌兰察布盟盟长、蒙政会委员长的云端旺楚克亲王(云王)是达尔罕旗人,所以百灵庙就成为了乌兰察布盟政府所在地。现在百灵庙镇河东新区一带的“南营所”就是乌兰察布盟的办公地址。

(二)解放前日本人在百灵庙修建有飞机场。

(三)解放前百灵庙的普通居民和商业网点都在河东。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百灵庙河东,街上有骆驼商队。

1、当时百灵庙有店铺20家左右,最大的叫“集义公”,资本千余元,每年盈利四五千元。主要业务为收买蒙古族牧民的羊毛皮货,出售布匹、茶叶、面粉、白糖等日用百货,同时兼营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长途汽车,日常有汽车来往,票价每人10元。

2、邮局。1934年5月1日开办,局长为北平刘炳榕先生,有邮差4人用马传递,挂号、快信、包裹都可办理,每隔日收发一次。

1934年,雷洁琼、顾颉刚、郑振铎、冰心、吴文藻等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到过百灵庙,此照应为当时所摄。

四、驴qiu塔镇压女儿山

这一节真是有点重口味,不过周边的人们都相信这是真的,也一直存在这种传说。

百灵庙镇塔尔浑河、艾不盖河交汇处有一座独处一地的小山——女儿山(当地蒙古族称“呼恒乌拉”)。女儿山相比它西面的群山,并不高大,却自古以来有着许多神秘而美丽的传说。据老喇嘛讲,那个小山原来不叫呼恒乌拉,叫查干哈玛日,汉语为象鼻子似的白山。别看这查干哈玛日山不高,却非常有灵气。关于它有三个古老神秘的传说故事。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百灵庙镇西口森金阿玛(夹皮沟)外有一处古迹—康熙营盘。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亲自率领中路军征伐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失利后退到巴图哈勒嘎地区,在森金阿玛外的巴令少布哈山(尖山)南麓安营扎寨。夜间听到有女子谈歌小唱,如是几日。为了弄清这怪异现象,康熙帝命侍臣,找来牧民询问。牧民回答说:“声音发至查干哈玛日山。而且,夜晚山顶上发出蓝色光束,光环中隐约看到一个抱马头琴的仙女在唱歌。”康熙于是亲自巡视,见东面这女儿山较其他山为低,但气象不凡,觉有帝王祥瑞,怕产生真命天子,威胁清朝国运,因此命令建庙镇压。

位于百灵庙镇西南山上的“康熙营盘”遗址

康熙营盘遗址一角

公元1670年,由归化城席力图召第四世活佛阿卜干拉布腾指导设计庙型和规模,制定了建设方案,并呈报康熙皇帝恩准。公元1702年正式破土动工,模仿归化城席力图召的建筑模式,采用汉、藏融合风格,利用三年零两个月建成了朝克沁独宫,并在庙群西北建了高大的白塔,遥指女儿山。康熙皇帝为庆贺建庙嘉奖诺内亲王,赠送朱墨《甘珠尔经》赞礼,赐名“广福寺”。

庙和塔建好后,人们传说,女儿山的仙女就羞走了。

1913年6月,外蒙古吉森丹巴活佛派出的中路军攻占了百灵庙,袁世凯派齐胜武带兵赶走外蒙古占领军,把百灵庙也烧成一片废墟。1925年,达尔罕旗王爷云端旺楚克重新修建百灵庙,把双塔挪到了庙群的西南。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首先拆毁双塔,塔中藏有五谷、经卷和许多小陶佛外,还装有用红胶泥烧制的约1米长的雄性生殖器(即当地人们传说的“驴qiu”),正对准女儿山。“建塔镇女儿山”的传说得到了验证,凡是拆除双塔时在场的人都看过。

1934年,平绥沿线旅行团所摄的百灵庙,可见有覆钵式白塔。

1989年10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女儿山”上修建了“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1989年19月,“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落成仪式。山上满满的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