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袁圣、无锡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蒋蓉、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蒋火金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鲫鱼是命运多舛的,存塘的鱼种及成鱼经历了鳃出血、孢子虫、细菌性败血症的轮番侵袭后,近期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死亡。主要症状为吻部溃烂、赤皮、竖鳞及体表溃烂等,发病规格以鱼种为主,成鱼少量发生,病程长,处理效果差。

鲫鱼常见病的症状图(鲫鱼鱼种大规模发病要如何处理)(1)

图1,2:示发病鲫鱼的吻部溃烂,背部溃烂

2019年下半年鲫鱼鱼种鳃出血发病率较高,疫区达到70%以上,导致很多池塘不能正常投料,普遍存在体质较差的情况,开春以后鲫鱼性腺进入快速发育期,对营养的需求很高,如果没有及早投料,投喂好料就会造成性腺发育迟缓,产卵不遂、免疫机能下降甚至继发细菌感染形成爆发性疾病。预测到今年开春可能迎来发病的高峰,在一个月前就提醒养殖户要做好饵料投喂及疾病的预防管理工作,但是不少养殖户仍然处理不当。

鲫鱼常见病的症状图(鲫鱼鱼种大规模发病要如何处理)(2)

图3,4:体表的溃烂、竖鳞也是此次发病的重要病症

近期气温回升较快,建议养殖户抓紧做好以下工作:

1.逐步提高投饵率

仍有不少养殖户的投饵率低于0.2%。过低的投饵对鱼的体质的提升是不利的,鱼的投喂量应该跟水温结合起来。目前水温已经达到16℃左右,应该逐步提高投饵率到0.5%以上,以满足鲫鱼对营养的需求。

2.适当提高饵料质量

越冬期不喂料或者投喂差料是传统的做法,部分鲫鱼池塘目前仍在投喂菜籽饼或者保膘料,营养低,满足不了性腺的发育及免疫机能的耗能,应该投喂添加鱼粉的稍高品质的饵料。

3.及时对鱼体进行检查

冬末春初水温较低,细菌生长繁殖较慢,鱼病的病程也较慢,加强对鱼体的检查是有意义的。通过检查,及早发现细菌感染的迹象,并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发现伤口后,尽早使用优质碘制剂泼洒两次,中间间隔一天。除了碘制剂,二硫氰基甲烷、苯扎溴铵等慎重使用,极有可能加大死亡量。

4.苗种尽早下塘

随着疫情的减弱,商品鱼流通加快,目前成鱼出售通畅。成鱼销售后,尽快清塘,确保在清明前将鲫鱼苗种投放到位,过晚下塘又有可能诱发鳃出血。

5.做好保健

已经下塘的鲫鱼苗,在饲料中加量添加有益菌或者发酵料及维生素尤其VC、VE等,提升肠道状态,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性腺发育,快速提升体质,增强抗病力。

病鱼吻部受伤后摄食困难,加之当前投饵率较低,投喂抗生素存在摄入量较少,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实际情况,而发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到了溃疡中后期,病灶大、深,单纯使用外用药物难以进行很好的治疗,治疗效果会较差。因此应通过科学的投喂、管理、检查、预防,将越冬综合征扼杀于初期。

【关键字】:鲫鱼鲫鱼病害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