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11月,一部名为《中国梵高》的纪录片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首映。

人们通过这部纪录片,认识了一个名叫赵小勇的中国男人。

他的长相和名字一样普通,身份也仅仅是深圳大芬村里的一名油画画工。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

为什么有人会特意用镜头记录他的生活呢?仅仅因为他的画技更出色吗?

在众多为了生计仿画梵高画作的画工中,赵小勇是最成功的一个。

他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拥有稳定的国外订单,绝对是画工中的佼佼者。

但是这并不是他身上最为人称道的地方。

他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虽然处于产业链流水线的最低端,只是一名高仿画的制作者,却不忘仰望“星空”,最终完成了从画工到画家的华丽蜕变。

2

1972年,赵小勇出生在湖南邵阳的一户农家,由于父亲早逝,母亲无力承担家庭重担,刚上初一的赵小勇就被迫放弃了学业。

幼年辍学是赵小勇心中最大的遗憾。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2)

即便已经时隔几十年,赵小勇的孩子都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但是每当他回忆起那时叔叔对母亲的埋怨,母亲无奈地说出“没钱”时,他还是会难过得掉下眼泪。

赵小勇总是想,如果能继续读书,如果能取得更高的学历,也许他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光景吧。

他也不会早早步入社会,吃了那么多的苦吧。可是一切都是如果,现实中的赵小勇,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年仅十五岁就只身来到深圳打工。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3)

可是,那时的赵小勇只是一个半大孩子,长得又瘦又小,想要找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稳定工作简直是痴心妄想。

赵小勇经历的艰苦是旁人无法想象的,食不果腹,居无定所,最困囧的时候甚至坟地都住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差点饿死在街头的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从小对画画颇有兴趣的赵小勇,刚好碰到藤篮厂招聘精描工,主要工作就是为树脂画上的图案描边上色。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4)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去应聘了,竟然真的被留下了。

终于安定下来的赵小勇很知足,如果没有意外,也许他会一直安心在藤篮厂工作,并成为厂里最优秀的精描工。

但是,一个电话却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那时赵小勇的一个老乡正在大芬村做画工,因为订单量很大,人手又不够,他就突然想到了赵小勇。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5)

于是他辗转联系到了赵小勇,在赵小勇面前把这份工作描绘的天花乱坠,既不用出苦力,收入又高,听了老乡的话,赵小勇果然动心了。

赵小勇辞去了工作,去投奔他的老乡,但是当他刚按照老乡给的地址来到大芬村后,他有些后悔了。

这个名为大芬村的地方,还有个别名叫“大粪村”。

因为这个村子环境特别差,到处都是污水,恶臭扑鼻。

此时的赵小勇已经没有了退路,只好留下。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6)

老乡口中的画工,原来就是根据接到的订单,仿画各种名人油画,然后按照画幅的大小,画技的不同,换取不同的酬劳。

整个大芬村几乎都是从事这份工作的,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香港富商在大芬村培训了第一批画工以来,大芬村就成了一个油画村,那时世界各地销售的油画中,八成以上来自中国,而中国油画的绝大部分出自大芬村。

很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来到这里建立画室,招聘画工。

画工中虽然偶尔也有美术院校落榜生这种接受过一定系统学习的,但是更多的则是丝毫没任何美术功底的人。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7)

他们之所以拿起画笔只是为了糊口,赵小勇也是其中一员。这群农民工一样的人聚在一起,每天起早贪黑作画,和艺术没有半毛钱关系,只是为了赚钱。

那时的赵小勇也是如此,只是他没想到,他一拿起画笔就是半辈子,甚至在他的影响下,他的整个家族都以此为生。

3

经历了最初的学徒阶段,赵小勇凭借比其他人更高的天赋,逐渐在仿画的路上越走越顺。

大概半年左右,他就出师了,搬出了和老乡合住的房子,他有了独立的住所和工作室。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8)

一年后,他的画已经越卖越好了。

刚开始,他有订单就接,谁的画都画,可是收益却很一般。慢慢地,他发现梵高的画是需求量最大最好卖的,与其画多,不如画精,自此开始专心画梵高的作品。

那时的赵小勇,除去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在钻研梵高的画作上。

构图、色彩、笔法,他都十分认真地边画边研究,在日复一日地仿画过程中,他的绘画技术也缓慢提高着。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9)

大芬村的很多工作室都是采取流水线作业的方式,每名画工只负责一副画的一个部分,就比如一副《蒙娜丽莎》,可能左眼、右眼、鼻子、嘴巴都是由不同的画工完成的。

这个做法很聪明,并不要求每名画工都画技高超,也能画出一副合格的仿画作品。

但是,这样的方式更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绘画机器在重复生产,赵小勇觉得这样画出的作品是没有感情的。

赵小勇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他的工作室中,每名画工都要能独立完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0)

他的妻子专画《星空》,他的弟弟主攻《自画像》,诸如此类。

而他本人,对于梵高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了然于胸,画得时间久了,甚至无需看图片,不用打草稿,就能直接作画。

梵高画向日葵用了多长时间没人知道,但是赵小勇只需要28分钟。为此,他感觉到很骄傲。

他凭借仿画,为他的家庭创造了富足的生活,虽然最忙碌的时候他每天要画十几张画,但是每完成一副,他都能获得相应的酬劳。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1)

画的越像,卖的越贵,这是那时的他对画画的全部理解。

可是,一件事情坚持二十年以上,一定会萌生出一些特殊的感情。赵小勇也是,他发现,他竟然慢慢爱上了梵高,甚至有的时候拿起画笔,在画布上复制梵高的一幅幅画作时,他感觉他就是梵高。

如果没有那次欧洲之行,也许赵小勇的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直到有一天,再也接不到订单了,或者,他画不动了。

但是,当那个他合作了很久的荷兰大客户对他发出邀请时,他突然有些心动了。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2)

或许,更早以前他就想去亲眼看看梵高的真迹,看看梵高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可是,当赵小勇真正踏上阿姆斯特丹的土地时,他的内心竟然没有想象的激动,尤其是当他看到一幅幅出自他笔下的高仿梵高名作时,他甚至有些怅然若失。

他一笔一笔画出的画,被随意挂在一个纪念品商店的墙上,甚至连个画框都没有,过往的游人可以像翻报纸一样随意翻看它们。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3)

而这些仿画的原作,就被挂在不远处的美术馆里,每天都有无数人专门为它们而来。

不是说他的画已经能够以假乱真了吗?为什么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竟有如此巨大的反差?

此时此刻,赵小勇更加迫切想要亲眼看看梵高的真迹,找寻差距在哪里。

当赵小勇亲自走进美术馆时,他终于找到了一切的答案。

4

原本对自己的仿画技术信心十足的赵小勇,看到真正的大师之作时终于明白了,原来他画得不对,色彩、笔法统统不对。

一直以来,他都是对着书本和电脑上的图片临摹,那些因为复制、打印而失了真的图片,早已经不是原画作的本来面貌。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4)

他又如何能从中发现梵高画作的真谛呢?

赵小勇在梵高的每幅作品前都停留许久,一幅一幅看过去,每幅画都这么熟悉却又陌生。

从前,赵小勇仿画了无数次的画作,如今就在他的面前,而那些画中透出的勃勃生机,和对生活的热情,是赵小勇的仿品中从来没有过的。

自己二十年来画的近十万幅画,加起来竟然都比不过美术馆里的任何一副,赵小勇开始迷茫了。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5)

这二十几年,自己究竟在做什么,未来的日子,自己又该怎么做?

离开美术馆前,一名工作人员得知赵小勇是专门临摹梵高作品的画工后,特意上前和他打了招呼。

在对赵小勇取得的成绩稍加赞叹后,随口问了一句:

“你有自己的作品吗?”

这句看似无心的话,却仿佛给了赵小勇一些启示。

赵小勇的答案显然是没有。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6)

但是,为什么没有呢?为什么他不从现在开始画属于自己的作品呢?冒出了这个想法的赵小勇既兴奋又害怕。

自己真的可以吗?也许他还需要一些勇气。

离开美术馆后,赵小勇决定再去梵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

于是他来到了巴黎,行走在梵高曾经居住过的画家村,在那里,他看到了梵高笔下的咖啡馆,想象梵高在画布上一笔一笔涂抹上颜色的样子;他又来到了圣雷米疗养院,透过铁窗他看到了狭小的房间,想象梵高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病发的间隙,从屋子里仰望星空,画下了《星月夜》。

带着朝圣般的心情,赵小勇走过梵高生前走过的路。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7)

最后一站,他来到了奥维尔墓园,那里是梵高长眠的地方。在梵高的墓前,赵小勇点燃了三支香烟。

回想梵高的生平,赵小勇终于找到了些许勇气。

梵高的一生,凄惨却伟大。

他身处的年代和社会并不能接纳他所坚持的艺术,生前,他的生活贫困潦倒,画作不被认可,终其一生只卖出了一副作品,但是他的内心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火,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写到:哪怕只是无名小卒,哪怕只是区区贱民,也要始终心有绚烂,辉煌璀璨。

欧洲之行结束,赵小勇重新返回大芬村,他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变了。

当他回到熟悉的画室时,他做了一个十分重大的决定。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8)

赵小勇再次拿起了画笔,这次,他不画梵高,不画任何人,他只画他自己。

赵小勇说,从今以后,他的生活就是他的艺术,虽然原创的路可能很难走,但是他坚信,身处当今时代,他已经比梵高幸运很多,即便不能取得梵高的成就,但是他也想用他的画笔描绘他感受到的一切。

赵小勇的选择没有错,随着纪录片的播出,他被更多人认识并认可,甚至有人专门为他来到大芬村。

赵小勇用他的经历告诉所有人,模仿只能产出商品,而原创出来的才是作品。

如今,他的原创作品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所创作的画作甚至可以卖到一万二一幅,这是过去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赵小勇原创画作(赵小勇从高仿到原创)(19)

赵小勇不再是技艺精湛的画工,他成了一名真正的画家。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虽然浪费了人生最宝贵的三十年,赵小勇才找到真正要走的路,但是一切都不晚.

正如梵高所说的,一个人绝对不可以让自己灵魂里的熄灭,而要让它始终不断地的燃烧。

独属于他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