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西瓜成为了热门水果,在所有西瓜中,硒砂瓜以个大、汁多、色泽艳丽、爽脆可口、口感极为独特,受到吃瓜人士的拥簇。硒砂瓜在全国种植范围很小,主要生产于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由于该地区生产出的西瓜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硒、锌、铁等矿物元素, 硒砂瓜由此得名。这里硒砂瓜种植历史超过200年,被誉为“中国硒砂瓜之乡”。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1)

中卫市西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值达25亿,然而今年,在中卫市,硒砂瓜却遭到局部禁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硒砂瓜种植模式

硒砂瓜采用的是西北地区独创的旱作模式——压砂种植技术,宁夏中部旱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边缘,而位于宁夏中部的中卫市香山地区,海拔1200米至1800米,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年均降雨量仅200多毫米,生长季节日照时数1080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0%以上,无霜期153天,有效积温2529.3℃,5—8月份昼夜温差一般在15.5℃-12.6℃之间。

压砂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为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利用砾石和粗细砂的混合体为覆盖材料,依赖自然降水创造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种植户在裸露的沙地上人为铺上一层10~15分公分厚的碎石砂砾。砂砾作为优良的覆盖材料,能够有效阻挡强光照射,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保水作用显著,在改善土壤环境、抑制蒸发、增加入渗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2)

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西瓜的种植。也正因为如此,大面积的压砂地往往被用来种植西瓜,一年只种一茬。硒砂瓜在每年4月中旬定植,每亩可栽800~1000株,7月中旬陆续上市,亩产可达3000~5000斤。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3)

硒砂瓜种植带来的环境问题

但 近年来,随着压砂地种植年限的增加,覆盖层的含土量逐渐增加,其抑制蒸发、增加入渗的作用减弱,且随着气候干旱化趋势的日益显现,及压砂地作物耗水量的持续提高,该区自然降水、土壤贮水和农作物耗水关系失衡,导致土壤水库深层贮水量显著降低, 土壤干燥化现象普遍发生,压砂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现快速下降。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4)

土壤干燥化的产生会导致硒砂瓜生长衰败,产量波动加剧,同时土壤干燥化的长期存在会阻隔土壤水分垂直入渗,影响陆地水分 循环过程,从而阻碍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小循环和水文大循环,严重影响生态稳定。

而且随着硒砂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 虽然中卫市有环香山地区硒砂瓜抗旱补灌引水工程,但受到地理位置和工程配水量的制约,抗旱补灌引水工程辐射区域非常有限,工程涉及补灌面积仅2.0万公顷,加上井灌和集雨补灌面积,仍然使3.3万公顷压砂地在干旱时无法得到及时补水。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5)

除此之外,硒砂瓜的种植离不开砂石颗粒的覆盖,而有些沙地却缺少天然的砂石,无法直接种植硒砂瓜。

为了改造更多的压砂地,很多农民大肆垦殖、采挖砂石,破坏了山区地貌和地表植被。由于新沙地比老化沙地的西瓜产量更高,因此农民都倾向于在新沙地上投放更多的瓜苗,进一步加剧了新沙地的土壤老化进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老砂增温效果差,严重缺少有机肥,病虫害逐年加重。压砂地主要由宁夏中部干旱地区的荒山荒地经压砂后形成 ,压砂后大面积连片连年单一种植西瓜、 甜瓜 ,造成病原菌积累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单一 ,压砂地枯萎病、蔓枯病 、疫病、炭疽病、白粉病、蝗虫等病虫害危害压砂瓜的生产。硒砂瓜质量下降了,那将会有损中卫市这么多年打造的硒砂瓜品牌。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6)

目前,中卫市10年以上老砂地35万亩左右,20年以上老砂地10万亩左右,未来必将对硒砂瓜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由此,为了恢复生态,所以中卫市才局部禁种硒砂瓜,2021年7月6日,宁夏中卫市发布《关于红寺堡区范围内硒砂瓜地退出种植的通告》:至2021年起,红寺堡范围内硒砂瓜地全部予以退出,不再种植,全部恢复草原植被和原土地用途。

而允许种植的地方,也要推行“三年轮作制”,即农户每年必须有三分之一的压砂地休耕轮作,通过对休耕地进行机械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恢复土壤地力。在硒砂瓜扎根缓苗及成熟收获两个阶段,坚决杜绝灌水;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全过程禁止使用化肥。针对蚜虫等病虫害,将采用无人机实行统防统治,使用生物农药、免疫诱抗等技术推进科学用药。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可循环种植。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7)

那很多人就有意见了,不种硒砂瓜,那农民种植户如何生活呢?

发展金银花种植

为此,中卫市开始把老砂地用来种植金银花,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具有抗旱、耐寒、生命力强、适应性广、茎蔓着地即能生根的生物学特性,压砂地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透气性良好等特点,故金银花在压砂地这种特殊立地条件种植更具优势性,金银花种植后给予少量的水分补充,其两到三年便可成林,是砂地种植较为理想的灌木树种,大面积种植可快速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有着促进作用,可以说也有利于促进生态的恢复,更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目前,中卫市正在打造“中国富硒金银花之乡”。

吸干土壤破坏生态因素(吸干土壤破坏生态)(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