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币圈,接触到的最多的二个词,就是“薅羊毛”、“割韭菜”,然而,全面搞懂这二个词的关系,花了很长的时间。

先说说“薅羊毛”

薅羊毛一词源于春晚白云大妈“薅社会主义羊毛织毛衣”的做法,被定义为“薅羊毛”。主要是指人们对银行、商家开展的一系列优惠活动引发兴趣,从而获得优惠乃至金钱上的回报,被认为是理财族惯用的手法之一。(引自百度词条)

薅羊毛不只在币圈,在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商家优惠券、超市送鸡蛋、信用卡刷积分、还有各种注册送现金、入会送体验券等,羊毛已成为商家的重要推广手段,中间巨大利益当然吸引了众多的羊毛党来“薅羊毛”。

“ 薅羊毛”可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人的水平都相同。就拿币乎来说吧,高手一天在币乎撸个几万KEY如探囊取物。他们有的利用规则缺陷,频频现身各类榜单;有的手法惊人,擅长一阳指,前排常客;也有资金大佬 ,锁仓动辄千万起,一赞下去KEY币滚滚而来。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高度。

羊毛还培养出了职业羊毛党和灰色产业链,币乎发展早期就有“点赞工作室”,还有币乎帐号买卖中间商,不少人撸币乎这个大羊毛盈利达到六位数。

羊毛党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很好的宣传项目,提高日活率,有不少羊毛党甚至转变为忠实的用户。弊在控制不好的话,将对项目是个灾难,犹如蝗虫过境。被羊毛党薅到破产的项目不在少数。2015年1至9月交通银行就被羊毛党薅去9亿元。

割韭菜

韭菜又名懒人菜、长生韭等。具有适应性强、搞寒耐热等特点,可以多次收割。投资市场通用韭菜来形容新人。

割韭菜有如下特点:

1、每当韭菜进入成熟期后,都会面对镰刀;

2、每次收割后,都会有人施肥、灌溉,并给韭菜一定的生长期;

3、韭菜被收割是因为有收割的价值,通常这部分价值会被机构、庄家、无良大V占有;

4、韭菜也有共识,即“傻B共识”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大抵混币圈的,都收割过别人,也曾被别人割过。是收割别人还是被别人收割,全靠认知。一般规律是认知先的收割认知后的,认知深的收割认知浅的。

刀法也不尽相同,有突然死亡法,拉升途中突然暴跌直至归零,割个干干净净;有慢刀细割法,温水煮青蛙,等反应过来,已深度套牢;还有阴阳刀法,涨跌之间割韭菜于无形;最厉害的莫过于交易所的定向爆破法,反正是单机版,无论高低一律爆破,想平仓?才发现网线已拨,堪称最不要脸割法。

然而韭菜的记亿时间只有不到四年,基本上四年韭菜就可以完全恢复,币圈又迎来最为黄金的收割季。

每个羊毛党心里,都有一个收割韭菜的美梦。然而美梦成真,还得提升实力。光靠“薅羊毛”是割不了韭菜的。

很多羊毛党都经历过从“薅羊毛”到想“薅更多羊毛”到“被割韭菜”过程。

从“薅羊毛”到“割韭菜”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它反映了羊毛党追求财富自由梦想,已经不满足于“薅羊毛”织毛衣了,而是要通过“割韭菜”实现财富飞跃。只是现在看来,能够成功的并不多。

其实安心做个羊毛党,挺好的!

币圈薅羊毛是啥意思(小白了解下啥是币圈的褥羊毛和割韭菜)(1)

,